雪天行車,後驅悠著點,前驅也別嘚瑟!

今日上海的鵝毛大雪讓我們這群“沒見過世面的南方人”又一次刷屏了朋友圈。

而雪天的景色雖然美麗,但對南方人來講,雪天開車又成了一件讓人頭疼的事。後驅車車主顫顫巍巍,前驅車車主也不好過,那麼前驅車和後驅車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呢?


原來,這是一個科普貼

對於車輛的驅動形式,有前驅、後驅和四驅之分。在不討論四驅的情況下,前驅和後驅是一組對立的關係。前驅真的如想象中那般弱小嗎,後驅就可以肆意妄為嗎,待我們好好探究一番。

我們先從頂級的超級跑車說起。


雪天行車,後驅悠著點,前驅也別嘚瑟!


超級跑車對後輪驅動十分青睞(就算是四驅的超跑也是基於後驅的四驅),原因十分的淺顯易懂——當動力只從後輪輸出時,前後輪的分工更加明確,互不干擾。

此外,後驅等於從後推車前進,相比前驅的從前拉車前進,效率更高,也比四輪驅動動能損失更少。尤其是車輛在高速行駛時,車輛前部會撞風導致前輪對地面的壓力要明顯小於後輪,後輪對地面的貼合力更大也更方便動力輸出。


雪天行車,後驅悠著點,前驅也別嘚瑟!


那麼前驅車就真的不如後驅車麼?非也。我們不能把超跑的模式(後驅)直接套用在普通的車型上。至少,在馬力相對不大的情況下,我們是否有必要採用後輪驅動的形式?


雪天行車,後驅悠著點,前驅也別嘚瑟!


後驅的優勢在於方向指向感明確,以及轉彎半徑較小,概括起來就是操控性好,過彎漂移也正是後驅車的專長。

但與此同時,因大部分車都是前置發動機的佈局,後輪驅動就需要傳動軸,不僅損失了部分動力,還增加了車重,增加了成本。

在溼滑路面或雨雪天氣下,後驅車的駕駛相比前驅車就很考驗車手的技術了,輪胎打滑、轉向過度甚至失控的問題不可避免,即便是小馬力後驅車,應付冰雪路面也會顯得捉襟見肘。

因為,後驅車因為動力集中在後輪,當輪胎上的動力一瞬間突破路面摩擦力的時候,後輪就會出現打滑,嚴重時會導致車身無法控制的側移。

當後輪和地面摩擦力之間的平衡被瞬間打破出現停車打滑現象,前輪又無法驅動,車會與地面形成一定的靜摩擦力F,後輪傳輸動力後,與雪面的摩擦產生的驅動力F’<F,這就會導致車輛無法前行。因此理論上,後驅車比前驅車在雪天行駛,難度要高的多。

而前驅車雖然沒有四驅車那般穩定,但相對後驅車,應付一般的溼滑路面都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基本上所有前驅車都是“前置前驅”,因為前輪既是驅動輪又是轉向輪,且車輛重量集中在車前部,因此在冰雪路面,前驅車往往能夠比較平穩得行駛。


雪天行車,後驅悠著點,前驅也別嘚瑟!


我們再從賽道的角度來看前驅與後驅的問題。在賽道,即便是在被後驅車霸佔的地盤裡,也能有前驅車的一席之地。紐博格林賽道北環是很多汽車廠商證明自己車輛性能的著名賽道。


雪天行車,後驅悠著點,前驅也別嘚瑟!


梅甘娜275 Trophy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紐北前驅車的王者,而2014年西雅特推出LEON CUPRA,280馬力是350Nm的最大扭矩助其成為第一臺跑進8分的前驅車型。

僅僅過去了幾個月,雷諾梅甘娜RS 275 Trophy殺來一7分54秒的成績再次奪得紐北最快前驅車的桂冠。時間到了2015年的4月,本田思域Type R以7分50秒的成績傲視群雄。

而如今,大眾高爾夫GTI Clubsport S已經將前驅車的極限推送到了7分49秒!這個成績的後方,有法拉利F430、寶馬M4等一眾大馬力後驅車。

很多時候,前驅不代表弱,後驅也不代表強,它們各有適合的領域,至少在300馬力一下的家用車上,何必對後驅那麼執著呢?


雪天行車,後驅悠著點,前驅也別嘚瑟!


即便對是在300馬力以上的後驅車型,我們也應當抱有一種敬畏的心,因為,大馬力後驅,控制不好的話,就是洪荒猛獸了。

雪天行車,後驅悠著點,前驅也別嘚瑟!

後驅車型的驅動力在後方,前方的阻力更大,所以後輪很容易突破極限導致側向位移,這就是所謂的側滑,特別是對於大馬力的後驅車來說,很容易產生轉向過度的情況。

雖然它的操控樂趣正是源自那不安分的車尾,但這個樂趣也伴隨著危險。操控得當,這就是一次刺激的體驗,操控不當,這就是一次噩夢之旅。


雪天行車,後驅悠著點,前驅也別嘚瑟!


對於大馬力後驅,正確的態度就是:不想讓它虐你,那你最好不要虐它!

四驅車似乎能在雪天秀一把了。因為四驅,顧名思義就是四個軲轆都能動,理論上,只要四個輪子中有一個保持摩擦力,車輛就可以繼續行駛;同理,在脫困的時候,四個輪子,只有有一個輪子的摩擦力能夠大於車輛與雪面的靜摩擦力F,就完全不礙事。世界上著名的四驅系統有很多,尤其是奧迪的quattro四驅,確實是信仰級的存在。

雪天行車,後驅悠著點,前驅也別嘚瑟!

照我上述的說法,四驅車可以完全在雪地肆意撒歡了?

我可沒這麼說,哈哈。其實對於任何車來說,雪天最重要的關鍵詞是啥,應該是摩擦力,縱然你四驅系統再厲害,四條輪胎的摩擦力不行的話,還是容易陷入危險的境地之中。北方的車主應該深有體會,一到冬天就會換上雪地胎,可以說雪地胎就是為了應對雪天而生的,雪地胎的作用,就是大大增加輪胎與雪地的抓地力,儘量少的避免車輛打滑。

雪天行車,後驅悠著點,前驅也別嘚瑟!

可以這麼說,在雪天,雪地胎的作用,大於任何一種驅動形式。所以,絕對不要迷信四驅。

雪天行車,後驅悠著點,前驅也別嘚瑟!

同時再多提幾點,前驅車型,雪地胎換到前輪,後驅車型,雪地胎換到後輪即可。至於四驅車型,則分為基於前驅的四驅和基於後驅的四驅,至於前驅的四驅,省事點前輪換雪地胎就可以,基於後輪的四驅同理。不過要是不知道自己車輛具體是什麼形式的四驅,四個輪子都換,也沒費多少事!

雪天行車,後驅悠著點,前驅也別嘚瑟!

最後的最後,還得提醒各位老鐵們,不是換上雪地胎就完事了,保持車速和車距,永遠都不會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