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大師的作品怎麼淪落到如此地步

新年就要到了,送大家一套書吧!

畢竟人醜,多讀書總沒壞處;人美,咱們就錦上添花嘛~

文學大師的作品怎麼淪落到如此地步

怎麼樣?這一盒彩虹糖~

哦不,七彩色的書,還喜歡嗎?

如果你覺得還可以的話,請仔細閱讀書名以及作者,然後再告訴我你的最新感受。

文學大師的作品怎麼淪落到如此地步

如果這是一道連線題,我可能這輩子也做不出來了。

煙花易冷?雨紛紛~舊故里草木深~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也情不自禁的唱了出來?

所以這是方文山的作品嗎?

文學大師的作品怎麼淪落到如此地步

敲黑板認真看,作者可是徐志摩哦~

就是那個說河畔的柳樹像新娘的人。

文學大師的作品怎麼淪落到如此地步

現在感覺從劍橋跑到了趙州橋。


文學大師的作品怎麼淪落到如此地步


文學大師的作品怎麼淪落到如此地步

還有這本《風彈琵琶,凋零了半城煙沙》,作者是,魯迅。

文學大師的作品怎麼淪落到如此地步

有網友大膽猜測,文章內容肯定是這種風格

確定不是《小時代》的內容節選嗎?

文學大師的作品怎麼淪落到如此地步

說到《小時代》,我想給大家介紹另外一套書——季羨林的斑斕人生書系列。

文學大師的作品怎麼淪落到如此地步

灰黃、金黃、銀紅、紅黑,真是斑斕多彩,可季老先生偏偏是個低調質樸的人。

看看他的代表作品就知道了,明明是低調的奢華,卻非給鑲上五塊錢十塊兒的炫彩玻璃大寶石,頓時想做成手套替老先生打個響指。

文學大師的作品怎麼淪落到如此地步



文學大師的作品怎麼淪落到如此地步


所以好好的文學大師作品硬給配上個青春冰冷疼痛小說名,究竟為了啥?

猜想一:出版社營銷

主編:我們是一家很棒的出版社,今年有個“老書新出”的活動,快去給大師的經典作品想個名字,讓讀者一看就想買的那種。

【小編加班3天也沒想出好名字,於是他去西二旗花了200塊僱了一位程序員朋友,幫他分析大數據。】

【這位朋友隨手打開電腦百度了一下:2108暢銷書排行。】

程序員:最熱銷的是傷痛青春小說,你就照著這個去起名字吧!

小編:感謝感謝感謝,果然科技改變生活!

猜想二:暫時沒想到

明擺著,出版社之所以這樣出,必然是因為好賣啊!

畢竟情懷這種東西還是要先吃飽飯才能生髮出來,不然就只是一肚子情緒而已,而這些名字,就正代表著那些年我們的青春中無處安放的小情緒:

回想一下,我們的青春,大多淹沒在補課班和題海里,或是以上課鈴和下課鈴為鬧鐘沉睡在一個個回籠覺裡,冰冷疼痛的感覺大概也就冬天上完廁所用涼水洗手的時候最真切吧。

那段青春裡,誰有過傾城春色?聽過風彈琵琶?唱過向晚笙歌?許過一紙繁華?誰一直未曾走遠,誰又有半城煙沙可供凋零?

然而在課本里,閱讀理解裡我們讀了太多某處雜憶、某時抒懷、某地遊記、懷念某人,以及古詩二首、現代詩兩篇……

那時還年輕的我們,需要一些涼水之外冰冷疼痛的東西,刺激感官,享受虛妄,這些名字是巨匠們不屑一顧的。

因為巨匠的文章已經不需要一個譁眾取寵的名字來吸引注意,這些名字卻是年輕的人們需要的,沒有什麼才華卻在奮力裝逼,正像我們的青春。

想買就買吧,想留就留吧,我們嘲笑這些名字的時候,也是在嘲笑自己當初的幼稚,懷念那段還可以這麼幼稚的時光。

把這些冰冷疼痛的名字擺在書架上,既祭奠了青春,翻開又能看到大師的情懷,多好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