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愛抱怨的媽媽,心裡都藏著一句話

作者:叢非從,公主號ID:congnotcong

在我們工作坊裡,有大量處理原生家庭關係的主題,這就會涉及到大量談論自己的媽媽。然後我們發現,媽媽這個存在,著實有很大的共性:

愛抱怨。

我收集了一些媽媽們常抱怨的話。看看你的媽媽,有沒有說過這樣的話:

  • 你怎麼這麼不懂事,一點都不知道幫忙。
  • 我在外面累死累活,回來家裡,飯沒煮,地沒掃。
  • 一點都不知道體諒大人的辛苦。
  • 我就該累死嗎?我就活該幹這麼多活嗎。
  • 累死我吧,你們就都有好日子過了。
  • 你們再這麼不體諒,一點都不分擔,我就走了,看你們怎麼活。
  • 我這酸那疼,你怎麼還老氣我?怎麼這麼不懂事。

聽到媽媽這麼抱怨的時候,你會怎麼反應呢?

在工作坊裡我訪談過的案例中,多數人的反應是,想矯正她。然後我總結了下他們想矯正媽媽的主要手段有:

反駁:我也幹了啊。碗我剛洗了,垃圾我剛丟了。你憑什麼說我啥也不幹啊。他們覺得,證明了自己也幹了,就可以證明媽媽的話錯了,他就可以閉嘴了。

劃清界限:你這是自願的啊,沒人逼你幹。他們以為,讓媽媽意識到自己是自找的,活該的,她就不會抱怨了。

分擔:這種人會帶著心煩、心疼或內疚,主動默默地替媽媽分擔。他們以為,去滿足媽媽的要求,媽媽就不會那麼累那麼慘,就不會抱怨了。他們的本意,是心疼媽媽。

然鵝,結果是……

媽媽還會抱怨。

當你反駁說自己其實也幹了啥,媽媽就會找出其他事來抱怨。

當你劃清界限說她是自願的。她就會更生氣地說:好,我自願的,我活該,我以後都不管你了,什麼事都別找我。

當你想替媽媽分擔一點,她又會找理由不讓你幹。

你的這些策略,都失效了。第一回合結束。

這些方法都失敗後。你終於煩了,使出了終極大招,開始使用第四個策略——

迴避。

你不想見她,減少跟她見面、聯繫的次數。儘量避免正面接觸。終於,開始有點效果了。眼不見,心不煩。

只是,

你有沒有想過,媽媽怎麼就這麼愛抱怨,讓人心煩呢?你以為媽媽抱怨累,抱怨自己慘,就是想讓你分擔,就是想讓你幹活嗎?

圖樣圖森破。

02

因為你只聽到媽媽外面說什麼,沒聽到裡面說什麼。

其實,有一個真相,你可能從來沒思考過。當你發現這個真相,你會發現,化解媽媽的抱怨,只需要一句話。

而且當你學會了這句話,從行為層面來說,你啥活也不用幹了,而且媽媽還會願意為你做更多的事。

當你學會了這句話,從內心層面來說,媽媽的愛會正面流動起來,讓你感動地稀里嘩啦。

這句話就是——

謝謝媽媽。

它的變式有很多:

謝謝媽媽為我做的一切。媽媽,你真好。媽媽,你真辛苦。媽媽,你真厲害。媽媽,你對我太好了。

其實能幹的人需要的從來不是分擔,而是看見。

能幹的人擅長地就是幹活,為家操心,為你操勞。人付出擅長的東西,希望的是能換來自己缺少的、不擅長的東西。

能幹的人缺少的是什麼呢?

是被看見,被認可。

能幹的人心裡一直有一句話:

我做這麼多,你看見了嗎?

媽媽之所以要這麼努力地希望別人看見她,是因為她從小就匱乏被看見。從小她媽媽就抱怨她:你怎麼就是知道玩,不知道幹活!我這麼累,我這麼慘,你怎麼還……

當年她以為媽媽這句話是責怪她。所以她拼命地幹活,希望媽媽能滿足。這樣她媽媽就不會抱怨了,就會對她滿意,就會誇獎她了。可是她替媽媽承擔了那麼多,付出了那麼多,最終也沒得到一句認可、誇獎和滿意的話。

但是她並沒有放棄過這個幻想。她還是以為:只要我付出的足夠多,就可以被看見。

如果你們沒有看見我,一定是因為我付出地不夠多,做得不夠好。我只要做得足夠多,你們就看見我了,就對我滿意了。

這個模式會被保留下來。隨著她的長大,她結婚,生娃,組建家庭,然後在新的關係裡繼續付出,繼續用同樣的方式渴望被看見。

兒時沒有實現的心理滿足,人會花盡一生的時間去索取。

可是她在付出的時候,已經做的非常累了。現實層面上,她實在付出不了更多了,或者說不想付出更多了。可是她又希望你能知道她做了很多,付出了很多。那怎麼辦呢?

潛意識就要啟動她偉大的保護機制——

抱怨。


每個愛抱怨的媽媽,心裡都藏著一句話


03

抱怨累、抱怨慘、抱怨你不幹。

累是什麼意思。累的意思,就是在強調我幹了很多啊。我越是證明自己累,越是說明我付出的多啊。

慘是什麼意思。我這裡有毛病,那裡有毛病。我都這麼虛弱這麼慘了,我還在付出,你說我到底是能幹不能幹!

抱怨你不幹是什麼意思。你看你,這沒幹,那沒幹。意思就是提醒你快看看,我幹了啊,我幹了啊,你看到了嗎?看到了嗎?

所以,抱怨的意思就是:我付出了這麼多,你看到了嗎?我這麼能幹,你看到了嗎?

重點不是累,不是慘,不是你怎麼不長眼,重點是:

你看到了?

抱怨的好處,就是現實沒付出那麼多。但是通過抱怨,就可以讓自己在感覺上付出了很多。

這個時候你你找出證據證明自己幹了很多,你說她自願的跟你沒關係,你滿懷內疚去幫媽媽做,她還是沒有被看到啊,還是白乾了。

目的沒達到,當然要繼續抱怨,繼續襯托自己能幹。

所以媽媽不能對你滿意。對你滿意了,還怎麼向你索取。也不能接受你替她分擔,你分擔了,她還得做更多才能襯托出自己做了很多。多累。

媽媽的信念就是“有多少力氣,就要付出多少”。這時候你心疼媽媽,告訴她不要太累。那你知道她身體變好了後,會有什麼後果嗎?

身體好著呢,還有力氣沒用完。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乾的不多啊。乾的不多,還怎麼索要愛?

所以你讓她別太累,你就是在告訴她:你就是付出的不夠多啊。

所以她只有感覺自己很累,很慘,很委屈,她才能感覺到“我付出了很多”的偉大感。

而你,幫她分擔,你這不是在幫她,你這是在害她啊。

你是在赤果果地告訴她:你也沒付出多少啊,所以我不會愛你的。

你那些都是無效策略。

有效策略就是看見。怎麼看見呢?

四個字——謝謝媽媽!

五個字——媽媽你真好!

如果你是你的媽媽,付出了很多,在抱怨的時候,聽到了這四個字,你是什麼感受呢?

你還會抱怨下去嗎?

孩子做了什麼,或沒做什麼,還那麼重要嗎?

當然了,這時候媽媽需要一個臺階下,所以會補充一句:盡說些沒用的。

實際上,媽媽這時是害羞了,但是又不能直接把板著的臉笑起來。總得有點緩衝吧。其實這時候,你幹不幹已經不重要了。

04


媽媽需要被看見。她為什麼不直說呢?

你在付出的時候,會好意思直接說“我要求表揚”嗎?你能意識到自己有這個需求嗎?

這是潛意識裡的需求。很難被自己意識到,但的確存在著。

媽媽在付出的時候,有兩部分同時存在著:

第一部分:她為你服務,為家付出,這就是在表達愛。這是她作為母親、妻子角色的部分,是她成人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她向你索取認可,看見,關注,這是她兒時未被滿足的部分,是她小孩的部分。

當媽媽抱怨,其實只是因為她第二部分沒有被滿足。當她第二部分被滿足,第一部分就更有力量,就會給你更多的愛。

其實媽媽,一直在用她的方式愛著你。她向你索取關注和認可,不代表她沒有在表達愛。

她的抱怨、慘、累,只是她的表達方式。最舒服的表達方式。這種方式,不需要被矯正。

而你,你只需要一句話,就能讓媽媽停止抱怨,不用幹活了,就可以得到媽媽更多的愛了。

多划算。

小編髮布了很多李玫瑾老師家庭教育的講座!關注我,點開【視頻】一欄即可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