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京大学献艺的平凉农民书法家王科

原载平凉日报2018年6月7日第三版,记者 胥富春 报道

  5月4日,在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庆典之际,我市农民书法家王科应邀参加“北京大学120华诞书法交流活动”,受到了北大师生、校友,以及多名外国友人的高度赞扬,现场创作的40多幅作品被一抢而空。当天活动结束后,他又受邀到北京其他高校、机关、社会团体现场献艺,开展书法交流活动,前后持续近半月时间。

走进北京大学献艺的平凉农民书法家王科

王科献艺期间向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院长李建新赠送书法作品

  王科是崆峒区安国镇上颉河村人,1980年上完初二后就辍学回家。因为他家住得有点偏僻,离学校要6公里的路程,走一趟得一个半小时,加之家里经济也不宽裕,上学的开支是个沉重负担。

  这个年龄辍学回家也干不了啥事,他就寻思着学门手艺用以谋生。在崆峒山游玩时,他被山上不计其数的石碑吸引,碑刻上不仅有文字和意境十分优美的诗词楹联,而且其书法造诣也很深,他越看越爱,心想要是自己也能写一手好字,并且能刻在石碑上该有多好!

走进北京大学献艺的平凉农民书法家王科

  树立了目标,人生就有了新的方向。他从书店买来颜真卿的《多宝塔》、王羲之的《兰亭序》开始临摩。经过两年多时间坚持不懈地努力,在书法上终于感觉能拿得出手了。他又学习手工刻碑,逐渐的在附近有了小名气,不断有人在立墓碑时来找他。后来他的业务又扩展到为宗教场所刻碑,这一干就是六年多时间,大大小小的石碑刻了无数。

走进北京大学献艺的平凉农民书法家王科

  这时他发觉身体有些吃不消了,因为手工刻碑非常费时间,作业时一个石碑短则两三天,长则十多天,完工后往往腰酸背痛,身体极度不适。同时,电脑雕刻技术已经问世,他感觉这方面的发展潜力已不大,他决定转型,放弃刻碑,专攻书法。

  此前,王科的书法、刻碑算是应用型的,书写工整就行。1990年以后,当他放弃刻碑,专注书法时,他觉得需要提升档次了。他认为,要称得上书法作品,就得有自己的风格,师古而不泥于古。

  为此,王科一有闲暇时间就去观摩各种书法作品,从崆峒山的石碑到书店的各种字帖;从外地来平的各种书法展览,到本土书法爱好者的交流创作,他把自己沉浸在对书法艺术的无穷探究之中。

走进北京大学献艺的平凉农民书法家王科

  通过长时间地观摩、习悟,王科对文字逐渐产生了一种亲切感,他觉得文字都是有生命的。汉字是古老原始的文化,虽经多次改革其意义变化不大。“人”的一撇为男,一捺为女,和而为人,因为撇向前以动而成,捺后靠以静而立,合而为人;在上古时代,天是阴阳气说,人立于阴阳气之中,故而为“天”字;“生”为生命之始,撇为自然而降,三横在古代是天地水,或日月星,或精气神,或上中下,且用竖划为之贯通……

  有了这些认识,他在书法创作时心境就不一样了,他的一笔一划都要力求表现出文字的内涵深意,就算不认识字的人看到某些书法作品,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感情色彩,能感受到一种无以言表的喜怒哀乐。

走进北京大学献艺的平凉农民书法家王科

  由于经常到崆峒山上观摩碑刻书法,王科与多位宗教人士交流较多,这种交流增进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有时他也会把自己的书法作品赠送给宗教人士,他当时并没有考虑过这里面的经济价值,而后来有一件事却从客观上体现出了他的作品价值。1990年的一天,有一位新加坡游客看中了崆峒山上一位宗教人士悬挂在房中的一幅字,很想收藏,而这位宗教人士又不想给,就随口要了个高价,最后经过商量,被以270元的价格买走。这在当时相当于一名干部两三个月的工资。

走进北京大学献艺的平凉农民书法家王科 

 此后,王科逐步进入平凉市书法圈子,各种交流活动越来越多。交流中,他发现自己在书法艺术上有了一定长进,但给别人解说起来还是有些欠缺,不能很好地表达内涵。为此,他于2015年8月专门赴西安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口才培训,进一步提高和充实自己。

走进北京大学献艺的平凉农民书法家王科

走进北京大学献艺的平凉农民书法家王科

  2017年3月,王科参加了由北京一家书画研究院组织的赴印尼交流活动,此后,他的文化交流活动走出了平凉,多次参加境内外各种交流。2017年5月赴香港,8月赴台湾,10月赴日本……他把书法艺术和平凉文化带到了海内外。

  “北京大学120华诞书法交流活动”共邀请书法家2人,他是其中之一。而在北京大学历史上,受邀进校园现场创作的书法家并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