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簡—綠茶製作工藝

大道至簡—綠茶製作工藝

自古就有絲綢之路、茶船古道的說法,茶已是文人雅士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活中的社交、禮儀、節慶幾乎都離不開茶。中國的十大名茶分別是: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茶、黃山毛峰茶、廬山雲霧茶、六安瓜片、君山黃針、信陽毛尖、武夷巖茶、安溪鐵觀音、祁門紅茶。其中君山黃針我國著名黃茶之一;安溪鐵觀音屬青茶類,是我國著名烏龍茶之一;祁門紅茶是我國著名紅茶精品。其他七種都是綠茶,由此可見十大名茶綠茶就佔七席,因此茶中的翹首非綠茶莫屬。

大道至簡—綠茶製作工藝

綠茶是歷史上最早的茶類。古代人類採集野生茶樹芽葉曬於收藏,可以看作是廣義上的綠茶加工的開始,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

綠茶的原料是茶樹新梢,經殺青、揉捻、乾燥等工藝過程製成茶葉。開水沖泡後的葉底以綠色為主,故名綠茶。綠茶的製作過程中較多的保留了茶樹葉內的天然物質,茶多酚咖啡鹼保留80%以上,葉綠素保留50%左右,維生素基本也沒有太多損失。綠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質成分,對防衰老、防癌、抗癌、殺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為其他茶類所不及。

大道至簡—綠茶製作工藝

如若說喝普洱是喝其“陳”,紅茶喝其“醇”,那麼綠茶則是喝其“鮮”。保證鮮葉的原汁原味是製作綠茶的核心。一籃子新鮮採下的茶葉送到工廠,為了保證茶葉的新鮮,路上的時間不能超過3個小時,這樣製出的綠茶口感更佳。

綠茶的加工,簡單地可以分為殺青、揉捻和乾燥三個步驟。其中關鍵在於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殺青。

大道至簡—綠茶製作工藝

頭撥春茶口感最好,採摘也要最為細心,一芽一葉或者一芽二葉的茶葉是最適宜做綠茶的,如果是製作毛尖綠茶,則要採摘茶芽,之前有數據統計六萬根嫩芽才能做一公斤的毛尖,從採摘到製作,都耗工耗時,但是卻能做出最頂尖的綠茶。

大道至簡—綠茶製作工藝

殺青對綠茶品質起著決定性作用,殺青是指通過高溫,破壞鮮葉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類物質氧化,同時蒸發葉內的部分水份,使葉子變軟,隨著水分的蒸發,鮮葉中低沸點芳香物質揮發,從而茶葉香氣得到改善。

大道至簡—綠茶製作工藝

揉捻是綠茶塑造外形的一道重要工序。通過外力作用,使葉片卷轉成條,便於沖泡。制綠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與熱揉兩種。所謂冷揉是指殺青葉經過攤涼後揉捻;熱揉則是殺青葉不經攤涼而趁熱進行的揉捻。嫩葉宜冷揉以保持嫩綠的葉底,老葉宜熱揉以利於減少碎末。

大道至簡—綠茶製作工藝

最後一步是乾燥環節,乾燥的目的是蒸發水分,並整理外形,充分發揮茶香。乾燥方法有烘乾、炒乾和曬乾三種形式。綠茶的乾燥工序,一般先經過烘乾,然後再進行炒幹。揉捻後的茶葉,含水量很高,如果直接炒,茶汁易粘結鍋壁。因此,茶葉先進行烘乾,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鍋炒的要求。綠茶的製作工藝複雜繁瑣,因此好的綠茶更是價格不菲,各位看官且喝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