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禹:为共享经济呐喊——评《共享经济100问》

陈禹:为共享经济呐喊——评《共享经济100问》

为共享经济呐喊

——《共享经济100问》书评

终于等到了张新红等朋友撰写的《共享经济100问》的出版。非常及时,非常解渴,值得庆贺!

作为社会迅速变化的阶段,信息社会天生就是一个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共享经济就是这样的新事物、新现象的一个突出的代表。近十年来,我们见证了它的诞生、兴起、发展和演变,也经历了种种质疑、迷茫、尝试和探索。回想起来,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老话:“现实比幻想美得多”,也许说的更准确的是:“社会现实比任何理论体系都要丰富得多、精彩得多!”不管是经济理论中的各种模型,还是现行管理体制中的种种规范,面对现实中涌现出来的新事物,常常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不要说引导、规范、管理它们,甚至无法准确地认识、理解、或描述它们。电子商务是这样,共享经济也是这样,还可以举出许多别的例子。

从现实的迫切需求来讲,面对信息时代的这些新事物,我们首先要问的往往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本书紧紧围绕着共享经济是什么,它的产生原因,如何迎接和对待共享经济等一系列紧迫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大量实际案例的基础上,给出了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明确的回答。我相信,读了这本书,对于共享经济的本质(第二章)、它的产生背景(第四章)、它需要怎样的制度环境(第六章),读者都会得到及时的、满意的解答。及时、解渴,是阅读这本书的最直接的感受。

然而,这本书的意义还远远不止于此。它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值得进一步深思的议题。比如,新的产业和业态究竟是怎样涌现出来的?新的分工格局对于从业者、管理者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在变化了的经济环境中,资源的需求、利益的分配、风险的分担需要怎样重新考虑和安排?说得再深一点,那就是:财富究竟是怎样增长起来的?财富究竟从何而来?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究竟是什么?这些需求究竟是怎样得到满足的?这些都是经济科学的最根本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持续研究和思考,必将最终促成经济学理论的彻底的变革。

信息社会50人论坛的同仁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出发,从各种不同的切入点,身体力行地深入改革开放的宏大实践,考察着一个共同的研究对象——信息社会。共享经济就是其中的一个突出的领域。所以,对于大家来说,这本书是一个榜样、一个范例。无论从立意来说,还是从研究方法来说,包括从第七章到第十一章的丰富案例和最后一章的展望,这本书的作者们都给大家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值得赞扬,值得提倡,值得学习。

期望着作者团队继续努力,在这个领域取得更多成果;也期望着论坛的所有朋友们,从这本书中得到启示和激励,同样地取得更多的成果,为丰富我们对于信息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添砖加瓦。

陈禹 2018.12.24

陈禹:为共享经济呐喊——评《共享经济100问》

陈禹:为共享经济呐喊——评《共享经济100问》

陈禹:为共享经济呐喊——评《共享经济100问》

陈禹:为共享经济呐喊——评《共享经济100问》

陈禹:为共享经济呐喊——评《共享经济100问》

陈禹:为共享经济呐喊——评《共享经济100问》

张新红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信息社会50人论坛”理事,“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执委兼秘书长。主要从事信息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与规划等政策研究。主持完成了50余项省部级委托研究及咨询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发改委优秀研究成果奖;参与一系列国家信息化发展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2010年开始组织发布年度《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5年以来致力于分享经济发展研究,2016年以来组织发布年度《中国共享经济年度发展报告》,已连续发布三年;出版了《分享经济:重构中国经济新生态》《共享经济:中国新故事》等著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