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城獨家迴應西安撤資傳聞,“央地混改”模式受阻

收購曲江文旅失敗後,近日,又有西安當地媒體報道稱,華僑城集團(000069.sz,下稱:華僑城)在西安投資的2380億項目或將撤資。就此事,華僑城方面獨家對藍鯨房產回應道:“華僑城在西安各項目,目前仍在正常推進。2380億投資是5年計劃,並非短期投資計劃。”

這則傳聞與華僑城收購曲江文旅一事告吹不無關係。5月30日晚,在西安市推進上市公司數量倍增計劃的大背景下,曲江文旅(600706.sh)發佈公告稱,終止與華僑城收購一事,這意味著華僑城希望借“央地混改”撬動更多資源的計劃在西安遭遇了失利。收購失敗雖不會終止華僑城在西安的投資,但失去了本地上市平臺的支持,華僑城將不得不與其他企業同臺競技,展開激烈廝殺,這為其在西安的發展平添了幾許困難。

華僑城西安投資再掀撤資傳聞

風起於青萍之末。

近日,有西安當地媒體報道稱,華僑城在西安投資的2380億項目可能撤資,這又為華僑城的西安之路蒙上了更多不確定性因素。

作為從西安走出的“紅頂商人”,華僑城董事長段先念對西安有著深厚的感情。2017年6月,華僑城與西安市政府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預計總投資約2380億元,分別投向7個項目,華僑城西部投資有限公司分別與西鹹新區灃東新城、曲江新區、未央、碑林、蓮湖分別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藍鯨房產西安站記者實地調查華僑城西安灃東新城

其中,灃東新城的投資金額最大,達到670億元。根據公開資料,該項目將由華僑城和灃東新城各指定下屬單位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運營,合資公司註冊資金為50億,其中華僑城西部投資有限公司持股65%,西安灃東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持股35%。根據規劃,合資公司將在此重點打造包括鎬京國家大遺址保護、斗門歷史文化名鎮、歡樂谷都市旅遊度假區等在內的9大主題項目。

然而,藍鯨房產西安記者調查發現,該項目雖於今年2月25日宣佈正式啟動,但至今仍未見動工跡象,這讓上述傳聞愈演愈烈。

另據藍鯨房產西安記者瞭解到,目前秦嶺華僑城國家級生態旅遊度假區項目的整體規劃正在等政府回覆,該項目尚在正常運轉之中。此外,華僑城·西安國際文化中心項目已正式破土動工,該項目總投資預計在40億元,計劃於2021年7月竣工。

究竟是撤資還是繼續開發,多個項目不同的開發現狀讓這則消息撲朔迷離。對此,華僑城相關負責人向藍鯨房產西安站記者回複稱:“華僑城集團在西安各項目,目前仍在正常推進。2380億投資是5年計劃,並非短期投資計劃。”同時,他也稱,華僑城西安項目工作進展得到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均在正常推進過程中。

發生在西安華僑城身上的多項傳聞與其收購曲江文旅失敗脫不開關係。

5月30日,曲江文旅發佈公告稱,公司收到西安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西安曲江新區管理委員會、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華僑城西部投資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文化控股有限公司簽訂的《終止協議》。這意味著,華僑城百億要約收購事宜終止。這場失敗的收購,無異於華僑城大手筆佈局西安的“黑天鵝”事件。

對此,上述負責人表示:“增資控股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是華僑城集團與曲江新區合作的子項目之一,合作目前終止,不影響與西安戰略合作項目的推進。”

華僑城在西安的投資確實不會因此而撤資。一個有力的證據是,2018年6月8日,在收購曲江文旅9天之後,華僑城再次與曲江新區簽約產業基金、城市配套、文化旅遊類項目3個,總投資300億元。這得到了華僑城的確認,“華僑城投資西安的決心從未改變,力度只增不減,將全力加快項目建設,拓展更多合作領域。”

華僑城西安發展路徑轉道

但這場收購的失敗仍為華僑城的“西安之旅”平添了幾許困難。

一位接近華僑城的相關人士對藍鯨房產西安站記者表示:“作為西北地區極為重要的旅遊城市,西安對於華僑城來說可謂重中之重,也是華僑城集團未來重要的業績規模增長點,此次失敗至少短期內對於華僑城在西北地區的戰略化佈局影響非常重大。”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段先念接任華僑城董事長,之後其為華僑城帶來了多項改革,其中,對華僑城至關重要的是“文化+旅遊+城鎮化”、“旅遊+互聯網+金融”模式的確立。

段先念希望與各領域的優秀企業合作,並積極參與地方國企改革,採用“央地國企混改”(央企參與地方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在各個地方尋找資源開疆拓土。

旅遊資源豐富的雲南成了段先念的第一塊試驗田。2016年,華僑城與雲南省簽訂全域旅遊框架合作協議,之後,2017年華僑城重組了雲南世博集團、雲南文投集團,控股“雲南旅遊”。2018年7月22日,華僑城舉辦了“雲南大會戰”,會上,段先念宣佈,華僑城集團旗下的雲南集團、世博集團、文投集團與雲南各級政府、企業及華僑城集團二級企業簽訂60個項目的合作與投資,涉及規模超過千億。雲南華僑城就此步入了發展的快軌道。

華僑城與西安政府戰略簽約現場

第二年開始,華僑城希望把這種模式帶進西安。2017年6月,華僑城集團與西安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預計總投資2380億元,試圖系統梳理和整合西安的文化旅遊資源。隨後,華僑城集團和曲江新區管委會簽署了《西安曲江新區管理委員會、華僑城集團公司投資平臺及合作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其中,華僑城集團方面擬增資曲江文旅控股方西安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113.58億元,從而達到控股,並間接控制曲江文旅。曲江文旅之外,華僑城還意圖控制西安市另一上市平臺——西安飲食(000721.sz)。

不難看出,華僑城仍希望借“央地混改”來撬動西安更多的旅遊資源。不過上述華僑城負責人卻對藍鯨房產西安站記者表示:“西安地處西北、雲南地處西南,兩座城市有著地域、文化和經濟的差異,華僑城集團在兩地的投資不可能完全相同。”

即便如此,在這場收購失敗之後,華僑城不得不轉變在西安的投資模式。深圳華僑城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李勁東曾表示,華僑城參與雲南全域旅遊佈局最初有兩種路徑:第一,華僑城佈局雲南,從零開始做,這樣就要考慮華僑城與其他公司之間的競爭格局;第二,華僑城與雲南省合作,形成親密無間的夥伴關係。

這也代表了華僑城發展的兩種路徑。據此來看,很明顯,西安市政府拒絕了第二種路徑,這意味著華僑城將無法復刻此前在雲南的開發模式,其不得不從零開始,在西安市場與各大房企同臺競技,展開激烈廝殺。

西安上市平臺整合浮出水面

伴隨著華僑城在西安的一系列失利,西安市國資委想要自行整合旗下上市公司平臺的計劃浮出水面。

2017年12月,《陝西省加快培育上市後備企業資源行動計劃(2018—2020年)》發佈,根據文件,2018年至2020年,全省至少新增上市公司23家。其中,西安市至少新增10家,榆林市、安康市各至少新增2家,寶雞市、咸陽市、銅川市、延安市、渭南市(含韓城市)、漢中市、商洛市、楊淩示範區、西鹹新區各至少新增1家上市公司。

緊接著,2018年1月,西安市召開了金融工作會議。在這次會議上,西安市提出了代號為“龍門行動計劃”的上市公司數量倍增計劃。針對上市企業數量少的短板,該計劃提出上市掛牌實現倍增的目標,到2021年境內外上市企業達到100家,新三板掛牌企業達到300家,5年內實現翻番。

這是華僑城收購曲江文旅失敗的背景因素,而就在曲江文旅宣佈收購終止之後,西安市另外兩家上市公司再起漣漪。7月19日晚,西安飲食、西安旅遊(000610.sz)同時公告稱,收到控股股東西安旅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西旅集團)轉來的公司實際控制人西安市國資委通知,西安市國資委擬將持有的西旅集團100%國有股權無償劃轉至西安曲江新區管理委員會。

若上述劃轉完成,西安旅遊、西安飲食的實際控制人將由西安市國資委變更為西安曲江新區管理委員會。值得注意的是,西安曲江新區管理委員會還通過100%控股西安曲江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持有曲江文旅100%股權。也就是說,在這場交易完成後,西安飲食、西安旅遊、曲江文旅三家公司將擁有同一個控股股東:西安曲江新區管理委員會。

一位長期觀察華僑城的人士向藍鯨房產西安站記者指出,這場股權騰挪的背後意味著西安國資委將把西安飲食、西安旅遊的資源注入到曲江文旅。因華僑城曾與曲江文旅有過“短暫交集”,上述接近華僑城的人士表示:“西安旅遊、西安飲食之間一直就存在著同業競爭,通過整合形成協同效應對於發展將更有好處,因此,從長遠來看會有更多項目注入曲江文旅。”

而根據上述文件,有投資者懷疑道:“西安旅遊的資源或將全部注入曲江文旅,騰出殼給西鳳酒。”該消息未得到西安市國資委的確認,而截至目前市場也尚未釋放出相關消息。接下來,華僑城將如何推動西安項目的落地與發展?陝西省及西安市又將如何推進上市平臺整合?藍鯨房產將持續關注。(藍鯨房產西安站石青玲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