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死海谷底的猶太聖地,曾發生過集體自殺的悲劇


馬薩達是以色列古代猶太國的象徵,公元1世紀晚期被突然徹底摧毀,猶太人就此散居在世界各地;馬薩達的希律王宮殿是早期羅馬帝國奢華宮殿建築的代表,至今保存完好;當初猶太人藉助希律王宮和周圍的帳篷、防禦工事成功的抵禦了迄今時間最長的、著名的“羅馬圍攻”;躲避在馬薩達古堡希律王宮的猶太難民在城池被攻破前全部集體自殺的悲劇事件不僅僅描述了猶太人的歷史,更是人類自古以來尋求自由、反抗壓迫的鬥爭精神的歷史寫照。

馬薩達是猶太人的聖地,聯合國世界遺產之一。位於猶地亞沙漠與死海谷底交界處的一座岩石山頂,北距En Gedi約25公里。其東側懸崖高約450米,從山頂直下死海之濱;西側懸崖高約100米。山頂平整,呈便菱形,南北長約600米,東西寬約300米,周圍城牆長約1,400米。通向馬薩達的自然道路都極為險峻,最主要的是東側的“蛇行路”

耶路撒冷第二聖殿時期,猶太人反抗羅馬人侵略的最後戰役就發生在馬薩達。近千名猶太男女佔領了死海附近的馬薩達希律王山頂宮殿並構築防禦工事。他們在這裡堅守了3年,最後900多名馬薩達居民集體自殺,並燒燬宮殿和房屋。今天,馬薩達古城仍然是每年猶太成年禮儀和新軍誓師大典的舉行之地。“永不陷落的馬薩達精神”也成為全人類共同的瑰寶。


“馬薩達”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希臘文手抄本中,可能是亞拉姆語中“堡壘”的意思。關於它的歷史,主要的瞭解途徑是弗拉維斯·約瑟夫的記載。據約瑟夫《猶太戰記》記載,馬薩達最初由Jonathan所建,但史學家們對於這個Jonathan究竟是何許人並無一致意見,有人認為他是猶大·馬卡比的兄弟,有人則認為他是亞歷山大·亞納伊。

不過好像約瑟夫本人對這個問題也搞不太清楚,他在《猶太戰記》的另一章節中,又說馬薩達是“古代的國王們”所建。公元前40年,希律王為躲避帕提亞人扶植的國王Mattathias Antigonus,曾從耶路撒冷逃到馬薩達避難。之後,從公元前37年到公元前31年,希律王在馬薩達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並把它作為緊急情況下的避難所。

希律王面臨的威脅一方面來自桀驁不遜的猶太人,一方面則來自南邊虎視眈眈的埃及豔后克里奧帕特拉七世。有記載表明,希律王死後,從公元6年到公元66年,曾有羅馬軍團在此駐紮。


1838年,美國考古學家Robinson和Smith首先確認了這一地點就是歷史上的馬薩達——當時阿拉伯人叫它al-Sabba。1848年,來自美國、英國的考古學家開始在此進行發掘。但主要的發掘工作是在1963年-1965年間完成的,負責人是以色列的著名將軍兼著名考古學家Yigol Yadin。 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馬薩達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馬薩達是一個地勢險峻的天然堡壘,它威嚴肅穆地矗立在猶地亞沙漠中,俯瞰著死海。馬薩達是古代以色列王國的象徵:公元73年,在羅馬軍隊的圍攻下,該城池遭到嚴重摧毀,它是猶太人愛國者在這片土地上陷落的最後一個據點。

馬薩達是由朱迪亞王國的希律王修建的宮殿群,帶有典型的早期羅馬帝國的古典建築風格。當初猶太人藉助希律王宮和周圍的帳篷、防禦工事成功的抵禦了迄今時間最長的、著名的“羅馬圍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