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騙局:蕭翼,你欠慈悲一聲歉

雲門騙局

蕭翼,你賺了蘭亭序,卻辜負了世間最寶貴的慈悲與善良,欠歷史一聲歉!

雲門騙局:蕭翼,你欠慈悲一聲歉

大唐,來浙東尋訪的詩人,多為懷舊賞景,心靈乾淨。只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蕭翼,他受唐太宗指使,懷著個鬼胎來到雲門寺。老和尚辯才,滿懷慈悲,卻被他暗施伎倆,騙得團團轉。

蕭翼賺走《蘭亭序》,絕塵而去。辯才死難瞑目,臨終前估計還在向弟子玄素吐槽:徒兒啊,騙子不可怕,就怕騙子有文化!

蕭翼賺蘭亭——一個可愛的文化騙子與一個同樣可愛的佛門高僧,成就了紹興雲門寺一段千年傳奇,讓後人津津樂道……


雲門騙局:蕭翼,你欠慈悲一聲歉

今天紹興平水雲門寺

雲門騙局:蕭翼,你欠慈悲一聲歉

馮承素臨《蘭亭序》,被認為最接近王羲之真跡

雲門騙局:蕭翼,你欠慈悲一聲歉

唐朝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

  本期,古古閣為你講述這雲門騙局。

01

鎮寺之寶,《蘭亭序》秘藏雲門寺

紹興雲門寺,在今天平水鎮的平江村,秦望山腳下。歷史上,這座晉朝古剎曾是浙東的文化中心,輝煌無比。書上,能查到名姓的唐朝詩人,曾在此駐足的,就有四百多位,我們一般人所能背出的詩人,幾乎全部囊括。如今,這裡已是一片落寞,惟留一小廟,一孤僧。

雲門騙局:蕭翼,你欠慈悲一聲歉

雲門騙局:蕭翼,你欠慈悲一聲歉

雲門孤僧清慧法師,一直致力於雲門文化復興

雖然落寞,也不掩其偉大,這裡依然是很多人心靈的嚮往。每到週末,三三兩兩的遊人,會來此尋求精神慰藉。甚至日本、韓國等地之人,每年也會來此朝拜。村裡老百姓看不懂,這麼一個破落小廟,有什麼好看的,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雲門寺真是一個極具魅力的文化符號,是唐詩之路上最核心的節點,可以成為很多人的心靈歸宿地,旅遊開發很有潛力。可惜,我們至今還沒有對此地進行很好地思考和規劃。


雲門騙局:蕭翼,你欠慈悲一聲歉


還是趕快切入故事主題吧。

唐朝開元年間,有個朝官叫何延之,挺能寫文章。他有一篇《蘭亭記》,詳細記載了蕭翼賺蘭亭的精彩過程。何延之年輕時,曾遊訪越州,在雲門寺拜見了92歲的玄素大師,聽他細講了辯才被騙《蘭亭序》的經過。玄素大師是辯才的徒弟,見過《蘭亭序》真跡,他的講述,應該最接近於歷史真相。

據記載,《蘭亭序》寫成後,王羲之本人也很珍惜,視之為平生最得意創作,將作品交給家族傳承。代代相傳,直到七世孫智永和尚手裡。

智永生活在陳、隋間,那是門閥制度被不斷打擊的時代,也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智永萬念俱灰,與哥哥一起出家。智永常在永欣寺的閣樓上苦臨王羲之書法,據說是三十年不下樓,寫壞的筆一簍接一簍,瘞之,留下一個“退筆冢”。因深得王家筆法之妙,來向智永求字者踏破門檻,於是封個鐵皮保護起來,又留下“鐵門限”故事。大家所熟知的永字八法,就由智永和尚創造。智永另一個壯舉,就是不斷臨寫《千字文》,挑選了寫得較好的八百本,廣發浙東各寺院,由此名氣更大。


雲門騙局:蕭翼,你欠慈悲一聲歉

雲門寺洗硯池

智永三十年不下樓,肯定是後人的誇張,但他這麼不願出門,我覺得除了勤學書法外,另一個原因,就是要守著鎮寺秘寶《蘭亭序》,擔心一離身,就有什麼差池。因為梁武帝蕭衍的推崇,王羲之書法此時已地位日隆,到智永時,《蘭亭序》已真正成為無價之寶,老和尚心裡清楚,盯著這件寶貝的人,世間不知有多少。

練王羲之書法,真能安神養身,智永活了一百餘歲。臨終時,智永把寺中一切託付給弟子辯才,特別交待,不管發生什麼,一定要保護好《蘭亭序》。

辯才非凡僧,乃相門之後,是梁朝司空袁昂的玄孫。袁昂是個忠誠度很高的人,在齊朝為官時,品行端正,讓人稱讚。齊朝末年,梁軍攻到建康,所向披靡,州郡望風而降,唯有袁昂嚴防死守。梁武帝寫信勸降說:大樹已倒,你這枝葉還能往哪依附,識時務者為俊傑,趕快投降,可享高官厚祿,不然,誅滅三族。袁昂不肯降,對梁武帝說,我享人之祿,當效人之忠,否則,就是你也要鄙視我。

建康被平定後,袁昂自縛至宮闕,梁武帝敬其忠誠,不僅免了他罪,更是委以重任。袁昂後來官到司空,萬人之上,一人之下。袁昂也是書畫集大成者,所撰一卷《古今書評》,歷數二十五位名家書跡,見解深刻,為人稱頌。

辯才和尚受這種家訓家風影響,富才華,講義氣,重然諾,一言九鼎。所以,後來,當唐太宗為了得到《蘭亭序》,兩次三番用高官厚祿來誘惑他時,他都絲毫不為所動,寧可冒欺君的死罪,也要兌現對師傅的承諾,保護好《蘭亭序》。如此誠信,也就很好理解了。


雲門騙局:蕭翼,你欠慈悲一聲歉


雲門騙局:蕭翼,你欠慈悲一聲歉

02

無欲則剛,唐太宗搞不定辯才和尚

出自相門的辯才和尚,從小受到良好教育,能詩善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他臨寫智永禪師的書法,能以假亂真。為了讓《蘭亭序》萬無一失,他悄悄在自己居住的香閣大梁上鑿了一個暗格,將《蘭亭序》藏在那裡,其珍愛程度,比師父智永更甚。

坐穩江山後,唐太宗雅興大起,酷愛王羲之書法,民間二王之帖,蒐羅殆盡,唯獨不見《蘭亭序》真跡,太宗甚為遺憾。後來終於從朝臣那兒打聽到,《蘭亭序》藏於雲門寺。關於這消息來源,史上並不確切,但可以判斷,可能性最大的是,直接或間接來自於虞世南。因為智永和尚有兩個得意門徒,一個是佛門弟子辯才,另一個就是俗家弟子虞世南。虞世南幼時,跟隨智永和尚練書法,所以,他肯定見過《蘭亭序》。皇帝近臣中,能確定這寶貝藏在雲門寺的,只有他一人。


雲門騙局:蕭翼,你欠慈悲一聲歉

蘭亭墨池

雲門騙局:蕭翼,你欠慈悲一聲歉


目標鎖定後,唐太宗出招了。他頒發詔書,要辯才和尚入宮,主持道場。辯才來到宮內,唐太宗好酒好菜招待。數日後,唐太宗假裝隨意問起《蘭亭序》,想要辯才說出真相,貢獻珍本。辯才警惕性很高,矢口否認,說:侍奉先師時,倒是真見過《蘭亭序》,但先師死後,幾經離亂,真跡已不知亡於何方。

辯才油鹽不進,唐太宗也沒辦法,只好將他放回。

辯才走後,唐太宗繼續推敲,覺得《蘭亭序》一定還在辯才手上。於是,再詔辯才入宮,繼續主持道場,繼續好生招待。辯才和唐太宗,兩人心知肚明,一冊《蘭亭序》,一個要謀取,一個要護住。如此來來往往,折騰了三次,辯才只說王羲之蘭亭真跡已不在。

為了斷絕皇帝的念想,省卻麻煩,辯才還寫了一首《赴太宗召》,以表明心跡:

  雲霄咫尺別松關,禪室空留碧障間。

縱使朝廷卿相貴,爭如心與白雲閒。


雲門騙局:蕭翼,你欠慈悲一聲歉


塵世浮華吸引不了辯才,他在詩中明確告訴皇帝,你的高官厚祿,我不稀罕!

唐太宗怎麼使招,也搞不定辯才和尚,心中又氣又恨。但作為高立牌坊的一代明君,他又要顧及民間輿論,不好硬來,只好從長計議,一次次召辯才來,又一次次放他回去。

這下,輪到蕭翼出場了——

雲門騙局:蕭翼,你欠慈悲一聲歉

03

有備而來,假扮書生詣雲門

“這個老頑固,這麼大年紀了,還守著《蘭亭序》幹什麼……”作為一國之君,想取一物還這麼難,唐太宗很惱火。

看著皇上悶悶不樂,心頭如此縈繞《蘭亭序》,朝臣們聚在一起,紛紛出鬼點子。尚書右僕射房玄齡說:皇上,我聽說監察御史蕭翼,是梁元帝的曾孫,這人頗有才華,機巧多變,現在在魏州莘縣任職,讓他去想辦法,一定能拿到《蘭亭序》。

唐太宗立即詔見蕭翼。

蕭翼說:皇上,此事若公事公辦,肯定拿不到你要的東西,你把權力下放,任我私下行事。同時,請給我幾件二王雜帖,作道具用。

唐太宗一一應允。

蕭翼於是脫下朝裝,改穿微服,坐商人船隻,趕赴越州。到了越州後,又換上寬大粗糲的黃色長衫,背個小書箱,打扮成山東落魄書生模樣。為更顯風塵僕僕,他特意選擇黃昏時進入雲門寺,來回看廊間壁畫。經過辯才香閣時,故意停了下來。

一個人,讀過的書,都會寫在臉上。蕭翼是梁朝皇胄,唐朝命官,一生飽讀詩書,自有超出常人的風度,即使穿得再破爛,也氣質逼人。同樣才華橫溢的辯才和尚,人群中遠遠一看,就與蕭翼對上了眼。他主動上前詢問:施主哪裡來?蕭翼趕忙雙手合十:弟子從北方來,到江南賣點蠶種以餬口,今日來寺裡逛逛,有幸遇到禪師!

蕭翼有備而來,句句順著禪師心意走,三言兩語,辯才就已滿懷欣喜。於是,相邀入禪房,品茗暢談,開展深入交流。兩人共同語言很多,圍棋、撫琴,投壺、握槊,談文、說史,玩得很嗨。辯才以為遇到了人生知己,動情地說:白髮如新,傾蓋如故。人與人相處,就是這樣,有些人,打了一輩子交道,心就是貼不到一塊去;有些人呢,偶然相遇,卻心心相印,如多年故交。我與你,相見恨晚,以後,就不要見外了。

當晚,蕭翼留宿寺內,辯才好酒好茶招待。辯才怎麼這麼不嚴肅,還喝酒呢?不要奇怪,那時沒這禁令,所以能看到很多高僧都與詩酒相連。

酒酣耳熱,兩人詩興大發,玩起了和詩遊戲。辯才探得“來”字韻,先吟一首:

初醞一缸開,新知萬里來。

披雲同落寞,步月共徘徊。

夜久孤琴思,風長旅雁哀。

非君有秘術,誰照不燃灰。

辯才和尚真是個性情中人,你看,剛見面講了席話,他就把蕭翼當成了知己,敞開胸懷,親熱地說,你用了什麼秘術啊,讓我的心,死灰復燃了。辯才哪裡知道,這不是秘術,是詐術!

蕭翼抽到了“招”字韻,和詩一首:

邂逅款良宵,殷勤荷勝招。

彌天俄若舊,初地豈成遙。

酒蟻傾還泛,心猿躁似調。

誰憐失群翼,長苦業風飄。

辯才的詩很真誠,蕭翼就虛偽了,吹牛不打草稿,假話張口就來:辯才師傅啊,謝謝你這麼熱情款待,雖然你我是一僧一俗,但我們都是胸志不凡的人,一見傾心,沒有阻隔。我落魄江湖,漂泊無依,謝謝你給了我溫暖。

聽到這麼一番表達,善良的辯才哪抵擋得住,衝動得一塌糊塗,相知恨晚,80歲的年紀了,還與蕭翼玩了個通宵。至此,在這場較量中,他已一敗塗地。


雲門騙局:蕭翼,你欠慈悲一聲歉

秦望山

雲門騙局:蕭翼,你欠慈悲一聲歉


接下來,為了鞏固戰果,蕭翼又與辯才吟詩作賦,還一起登秦望山,玩得不亦樂乎,傳下兩首詩來:

《登秦望山》

絕頂高峰路不分,煙嵐長鎖綠苔紋。

獼猴推落懸崖石,打破下方遮寺雲。

《宿雲門辯才東院》:

路入山西更向西,雨和春雪旋成泥。

風吹疊巘雲頭散,月照平湖雁影低。

拄杖負琴尋遠寺,倩童牽鹿度深溪。

今朝獨宿巖東院,惟聽猿吟與鳥啼。

蕭翼的詩,格局很大,水平不錯,辯才越接觸越喜歡。如此,詩酒為務,你來我往,十多天時間,已僧俗混然,親密無間,不分彼此。

蕭翼越來越靠近目標——

04

漸入主題,激將法引出《蘭亭序》真跡

蕭翼展示梁元帝畫的《職貢圖》,辯才讚歎不已。由此,話題自然地過渡到書畫上來。蕭翼說:說到書法,我們祖上一直傳授二王楷法,我也從小就喜歡,身邊還帶著幾件寶貴的法帖呢。

辯才立即興奮起來,說:明天拿來我看看。

第二天,蕭翼就把法帖拿給辯才看。辯才仔細看了很久,說:真跡倒是真跡,但不算精品,我有一件真跡,很不尋常。蕭翼問:什麼帖?辯才說:《蘭亭序》。蕭翼哈哈一笑,假裝不信,揶揄說:拉倒吧,幾經離亂,《蘭亭序》早沒影子了,你這兒還會有真跡?肯定是複製品。辯才說:絕對是真跡,我師傅臨終前親手交給我,不信,你明天來看。


雲門騙局:蕭翼,你欠慈悲一聲歉

明代畫《蕭翼賺蘭亭》圖

雲門騙局:蕭翼,你欠慈悲一聲歉

唐 馮承素臨摹《蘭亭序》

雲門騙局:蕭翼,你欠慈悲一聲歉

唐 褚遂良摹《蘭亭序》

雲門騙局:蕭翼,你欠慈悲一聲歉

明 王鐸臨摹《蘭亭序》

雲門騙局:蕭翼,你欠慈悲一聲歉

清 鄭板橋臨摹《蘭亭序》

翌日,蕭翼一到,辯才從樑上暗格中取出《蘭亭序》,展示給他看。蕭翼看後,故意找些缺點出來,說:果然是件假的!

蕭翼裝作對《蘭亭序》毫不在意,故意與辯才紛爭不定,辯才因此毫無警惕。之後,辯才也沒將《蘭亭序》放回暗格,而是與蕭翼的雜帖一起放於几案上,依然每日臨摹。兩人來往久了,寺間上下,也都視蕭翼為自己人,不再有任何戒備。

時機成熟,蕭翼準備下手了——

05

調虎離山,成功擼走天下第一帖

一天,辯才外出,赴人家齋。他前腳剛出門,蕭翼後腳就到。邏輯判斷,這場飯局,應是蕭翼的精心安排,調虎離山。

蕭翼對小和尚說:我的隨身帕子落在辯才房間的躺椅上了,請幫我開下門。小和尚沒猜疑,幫他開了門。蕭翼順利地擼走了《蘭亭序》和自己帶來的雜帖,立馬奔赴永安驛站,對驛長凌愬說:我是御史,奉詔來此,請通報你們都督齊善行。

齊善行一到,蕭翼將事情來龍去脈說了一遍,善行趕快召辯才來見御史。辯才此時尚在飯局中,匆匆趕來一看,御史乃蕭生也。得知《蘭亭序》已在御史手中,辯才一下驚倒,昏了過去,良久始蘇。

蕭翼告別,快馬加鞭,趕往朝廷報喜。得到夢寐以求的法帖,唐太宗龍顏大悅,重賞房玄齡和蕭翼等人,又獎房子又獎金銀,並提拔蕭翼為五品員外郎。而對辯才呢,唐太宗起初想治他欺君之罪,後又念及他年事已高,不忍加刑,就此放過。畢竟是用不正當手段騙了老和尚,唐太宗、房玄齡、蕭翼等人,估計都內心不安,商量後,覺得還是要補償一下老和尚,於是,數天後,唐太宗又賜給辯才錦彩三千段、谷三千擔。辯才也不敢佔為己用,用這些東西修了座三層寶塔,十分精美。因為受了嚴重驚嚇,又失了《蘭亭序》,辯才精神垮了,飯也吃不下,只能喝點稀粥,一年後逝世。

唐太宗拿到《蘭亭序》後,命人或拓或臨了眾多版本,賜給近臣和皇室,《蘭亭序》由此更加光大。馮承素、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等,都有摹本傳世,其間馮承素神龍本被認為最接近羲之真跡。唐太宗臨終時,要求將《蘭亭序》帶入昭陵,後不知所終,留下千秋之謎。

對《蘭亭序》本身而言,遇到唐太宗,是一件幸事。因為由辯才和尚藏在寺廟,想象不出,能保存多久就會煙消雲散。正是因為唐太宗的推崇,王羲之才有了書聖的地位,他的眾多真跡,才能妥善保存至今。


雲門騙局:蕭翼,你欠慈悲一聲歉


康熙以臨蘭亭為聖事,曾恭書之,並刻巨碑於蘭亭。乾隆也收集各名家版本,集為蘭亭八柱。


雲門騙局:蕭翼,你欠慈悲一聲歉


蕭翼賺蘭亭,千百年來,都是最吸睛的文人逸事,大家以此為題,繪畫、書寫,不亦樂乎。而我,卻為辯才之死感到疼痛。因為今天我們常見的騙局,多是利用人之貪念設局,而辯才不貪,是因為慈悲和善良才入了彀。所以,我覺得,蕭翼雖得到了《蘭亭序》,獲得了皇帝歡心和自己想要的官位,卻辜負踐踏了世間最寶貴的慈悲與善良,讓人如鯁在喉,理當受譴責。

蕭翼,欠辯才一聲歉!欠歷史一聲歉!


雲門騙局:蕭翼,你欠慈悲一聲歉


喜歡,就別忘關注古古閣

古古閣 生命如此美好,我們有情有義相守

講述最有情懷的故事

推薦最有歷史的風景

歡度最有味道的人生

長按二維碼關注古古閣


作者簡介:古古,微信號LZLLZL9,四川大學中文系畢業,現為媒體工作人員,性樸拙,愛山水,愛家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