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兒子的,媽媽換衣服時要做到這一點,不然後果嚴重

孩子在幼兒園的一次見聞提醒了我,媽媽換衣服時要做到一點,否則對孩子影響很大。孩子在幼兒園午休時,他們班上的一個男孩執意要看著老師,幫一個女孩脫衣服睡午覺。老師的耐心勸導也沒有讓男孩改變他的想法,經過溝通後瞭解到男孩一直和媽媽形影不離,無論是吃飯、穿衣、睡覺,甚至是洗澡,媽媽都是跟孩子一起。這就導致孩子形成了一個慣性思維,認為看女性的身體沒什麼的。所以就有了午休時的那一幕。男孩想比較一下那個女孩的身體與媽媽的身體有什麼不同,所以一直堅持要看著老師給那個女孩脫衣服午休。

家裡有兒子的,媽媽換衣服時要做到這一點,不然後果嚴重

1、孩子還小

很多媽媽之所以沒有避諱,是覺得孩子年紀還小,什麼都不懂。況且孩子都是自己生下的,還有什麼可避諱的呢?其實啊,孩子在三歲左右就已形成基本的性別意識。他們已經知道爸爸媽媽是不同的性別,也大概能看出爸爸媽媽性別原因所導致的不同。並且對異性有了更多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所以有些媽媽認為的孩子還小,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家裡有兒子的,媽媽換衣服時要做到這一點,不然後果嚴重

2、家長引導

這孩子對異性產生了好奇心和探索慾望後,家長必須及時加以正確引導。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觀念,並且有兒子的家庭應當告訴孩子,尊重女孩。不可因一時的好奇而欺負女孩子。如果孩子年齡已經到3到4歲,這時候家長可以結合相關書籍,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給孩子講解男女性別的不同,以及因為男女性別的不同而該保持的距離與尊重。

家裡有兒子的,媽媽換衣服時要做到這一點,不然後果嚴重

3、消除好奇

家長不可過於保守,羞於對孩子講解基本的性別知識。要勇敢的跨出這一步,告訴孩子基本的性別知識,用孩子能懂的語言與比喻解除孩子的疑惑,從而消除孩子對異性的好奇心。倘若不及時處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一些錯誤的觀念會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傷害他人。但是家長在教育過程中應當注意語言與方法的準確與否,得體與否,避免孩子因為自己的錯誤而厭惡自己的性別或者異性,對以後成長髮育有害。

家裡有兒子的,媽媽換衣服時要做到這一點,不然後果嚴重

總而言之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凡事多想一步,不可想當然地認為孩子年紀還小,什麼都不懂。有些時候看似很小的一件事,對孩子的影響卻非常大。家長們認為的小事,很有可能對孩子而言就是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