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不要让老师们忙到“怀疑人生”!

一线教师忙到没有请假,最有力的佐证是什么?

今天看到一个数据:老师平均每周工作52.5小时。


即便是这样,老师们的手头仍有一大堆工作没做完。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午餐,以及处理班内日常事。


够不够?不够!各种会议要参加、各类评比要准备材料、各种来访要接待、各类微信群要回复…


拜托,不要让老师们忙到“怀疑人生”!


拜托,不要让老师们忙到“怀疑人生”!


老师们忙到“怀疑人生”

“这几年,我校一学期最多曾接待过50个访问团,有上级有关部门推荐的,也有同行介绍的,或是友好学校,还有好多慕名而来的。”

杭州某知名公办小学校表示,“每年有两个访问高峰,一个在四月和五月,另一个在十月和十一月。在高峰期,我校曾有过一周接待5个团,甚至一天接待3个团的经历,负责接待的老师简直忙到怀疑人生。”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杭州某区教育局内各种和教育无关的临时任务多达188件。

随便举几个例子,大家感受一下:

《关于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征文比赛的通知》

《关于开展“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的通知》

《关于报送优秀家规家训和家风家教故事暨廉政文化微作品的通知》

《关于区“学法明理进校园”主题培训活动暨青少年普法志愿者“尚法骑、筑梦行”活动的通知》

《关于开展“反邪教志愿者讲好故事”活动的通知》

……

甚至还有《关于警钟微信号吸粉的通知》

连公众号吸粉都可以如此地轰轰烈烈,霸气侧漏!

仅这个学期,扫黑除恶、禁毒、反邪教、国防教育、人防工作、扶贫走访、语言文字规范、文明单位、平安城区建设……各种的检查、评比已让老师不堪其扰。


拜托,不要让老师们忙到“怀疑人生”!


拜托,不要让老师们忙到“怀疑人生”!


教师负担过重在国内是普遍问题

2016年2月,世界经合组织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初中教师每周工作39.7小时,其中用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是13.8小时,占工作时间的1/3,远低于国际平均值19.2小时。

2017年6月,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做了一项“关于减少教师非教学工作”调查,结果显示占用教师时间的四大因素分别是:完成各级各类检查(68.4%)、参与临时交办的非教学类任务(54.1%)、完成各类网上学习(41.1%)、参与各级各类会议培训(33.1%)。这些跟日常教学工作并无直接关系,真正用于教学及相关准备的时间占比不足1/4。

2018年3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两会答记者问时特别呼吁:我们给学生减轻负担,也要给老师减轻负担,现在老师的负担很重,压得有些老师喘不过气来。

拜托,不要让老师们忙到“怀疑人生”!


拜托,不要让老师们忙到“怀疑人生”!


减负“六大行动”

近日,为减轻教师负担,让老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教学、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打造“有温度”的教育,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研究决定,实施区教育系统“减轻教师负担提升教育品质”六大行动:

1.精简会议。

区教育局每学期集中召开校长园长会议不超过3次(上级部门规定召集会议除外),机关各科室、直属单位召开中小学、幼儿园各条线分管校长会议每学期1次,科室间会议整合,严控会议时间。

2.任务筛选。

上级各单位、各部门布置的工作任务,由相应职能科室、直属单位先行甄别,根据工作任务性质、类别,筛选后下发学校,主动“过滤”对学校不必要的工作布置。

3.简化考核。

除个别学校参加的省市相关考核评比外,区内各项评比考核都以过程性评价和电子台账为主,减少纸质报送。严格控制优质课、案例、征文等评比活动,各学科只允许每年1次的相应区级教师业务技能评比。降低对教师课题参与率、获奖率的要求。

4.规范建群。

局层面设立校长(书记)钉钉(微信)工作群、日常交流群各1个,各科室、直属单位原则上各设立相应业务钉钉(微信)群1个,个别科室因工作需要,确需增加的,不超过2个。临时工作群待任务完成后即行解散。各类通知除紧急通知和重大活动通知,原则上通过教育内网发布。

5.电子政务。

10月底前开通视频会议系统和教研视频系统,鼓励各类会议可以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布置的由视频会议落实,可以通过视频教研开展的,由视频形式多渠道便捷教师研训模式。开通电子请假系统,系统校级干部外出请假报批实现网上报批。

6.精准培训。

完善教师培训制度,精准教师培训内容,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培训和教研培训实效,筛除不必要的培训内容。融合教研训活动,不重复组织。教师学分培训严格控制次数,相同等次只需参加1次,无需重复参加。


拜托,不要让老师们忙到“怀疑人生”!


给老师减负,就是给学生和家长减负

“家长群”此前曾被网友诟病为家长的“负担”,可如今又有许多老师抱怨其成为他们的“隐形负担”,原本为方便家校沟通的“家长群”,缘何事与愿违、成为两边不讨好的“负担群”?

这几天,拱墅区一些学校已经出台了相应的细则。纷纷给家长微信群定了群规:

卖鱼桥小学就定了24条群规,其中包括微信群只用于家校沟通交流,不做聊天使用。家长有个别突出问题建议私信交流。

群内互动时间为7:00-21:00,过早和过晚都不宜在群里发布消息。

此外,家长在群里不能发布炫富和吐槽有损孩子身心健康的内容。

文晖中学则要求每个班级只能建一个家长微信群,反对各科任老师建立各学科家长群。

群里以发重要通知、事项为主,家长不用排队说“收到”或是点赞。

这些群规发布后,立刻收到了老师和家长的一片支持声,还有老师家长笑称“家长微信群里的清流来了”。

文晖中学还提出,严格控制老师非教学型工作任务,包括“各类涉教部门布置的与教学无关的工作,各类社会性评比、竞赛、汇演、征文、发动投票、调查等,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无特别要求的前提下,教师有权拒绝参加,学校各部门不得硬性布置。

红缨学前教育集团园长黄静就在此次减负行动中定了个小目标。“幼儿园经常需要布置环境,还需要老师创新。如今我们减少了每年环境创设中不必要的更新、求新,应该能为老师们节省大量的精力。”黄静说。

文津小学则将两周一次的行政例会改为每月一次,每次会议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同时,取消青年教师手写教案,以年级组集体备课为主,青年教师再进行个性化修改。

......

“教育最重要的两个主体,一个是学生,一个是老师。这次推出的活动初衷只有一个,减轻老师非专业的负担,尽可能让他们把时间花在教学和必要的教育管理上,把时间还给学生。”

拱墅区教育局局长赵群筠说,这不仅是简单“瘦身”,更是一次质量“塑形”。作为特级教师,她最怀念的就是自己当一线老师时,有很多时间跟孩子相处、跟同伴探讨解决专业问题,去感受工作的幸福和快乐。

所以,只有给老师减负,让老师从纷繁复杂的非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一门心思地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因为把时间还给老师,就是把老师的时间还给孩子。

从这个意义上说,给老师减负,其实就是给学生减负,给家长减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