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假面舞会,做真正的自己

很多时候,家庭中的战争是没有硝烟的,婆媳问题在我们的社会环境里,比较普遍地存在着。欧美国家相对少一些,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们与婆婆同住的情况比较多。在武志红和青音的《中国式的情与爱:把爱活出来》里分享过一个案例。武志红的女性朋友在家里,觉得不对劲,打开门时,看到她的婆婆正贴着门,听房间里的动静,这让他的朋友震惊不已。武志红在《中国式的情与爱》里提出,想要真正解决婆媳关系,关键在于儿子的觉醒,婆婆对儿子的控制欲,只能由儿子来决断。

父母对子女的控制,属于情感勒索的一种形式,苏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里提出,想要改变父母的情感勒索,做子女的,就要对控制的父母敢于说不,与父母建立界限感,主动做出改变。

告别假面舞会,做真正的自己

苏珊•福沃德博士是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演说家和作家。关于家庭问题,苏珊•福沃德写过多部畅销书《抑郁的爱》《中毒的爱》等等。她同时拥有二十多年的心理治疗经验,对家庭方面的见解很深刻。


情感勒索的范围

每一种关系中,都有具体的相处模式。而每一种相处模式的建立,基本上是由双方互相推动而形成的。在《情感勒索》里,苏珊•福沃德总结了情感勒索的6个特征:要求、抵抗、施压、威胁和屈服。

可以说每一种情感勒索的关系里面,都有这6个特征。虽然有具体的特征,用于辨别情感勒索,但有时候我们也是难以区分,苏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里提到了非情感勒索的情况:“如果有人对我们的所作所为表达出强烈的言语及行为反应,但不带威迫也没有施压,就构不成情感勒索。适时声明原则并不等于强迫、施压或是不断纠缠于某人的缺失,只是重申我们能接受的行为范畴罢了

我们有必要了解,真正的情感勒索是怎样的,以免自己掉入情感勒索的漩涡中。

模式形成

一个巴掌拍不响,能最终形成情感的勒索与被勒索,受害者也提供了很多的方式。

《情感勒索》里苏珊·福沃德写道:“每一天,我们都在用行动告诉别人,我们希望或不希望受到怎样的对待,不想正视什么事,会对什么事持放任态度。”“不直接反对的态度只会告诉别人:你这么做是对的,继续做吧。”

在孩子小的时候,最了解孩子的就是父母。父母想要控制孩子,易如反掌。令人难过的是,很多父母,在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依然想控制,如果孩子自己不觉悟,不做出改变,父母是很难认识到自己的越界。

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里指出: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产生了一种防范的本能,也可以称之为自私的本性,对于自己拥有的东西保持着强烈的占有欲

这种天生的占有欲,会渐渐演变成对孩子的控制欲,控制欲如果把握不好,即使孩子长大成人,也是“巨婴”一个。父母过多的介入,导致孩子的婚姻维系不下去,习惯了几十年的相处模式,如果没有一方主动去寻求改变,也许这一辈子,都会是那样的相处模式,孩子会永远听命于爱控制的父母。


建立界限感

人与人的关系中,最难把握的就是界限感。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婆媳大战,归根到底,是因为婆婆在儿子的婚姻关系中,没有界限感,想要控制儿子的一切,包括儿子的婚姻生活。

曾看过演员朱雨辰的一个节目,节目里,朱雨辰谈了与他妈妈的相处之道,朱雨辰因为妈妈的照顾,觉得透不过气,即使朱雨辰快40岁了,却依然单身,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妈妈,可他妈妈却认为,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儿子。“我是为了你好”,这是最经常听到,也是父母最经常用的套路,在“听话就是孝顺”的观念支配下,孩子即使有反抗,最终也会选择顺从。

苏珊·福沃德的另一本书《中毒的爱》里提到的过:像“这是为了你好”啦,“我这样做是为你”啦,“只是因为我太爱你”啦,这一类话其实都出于一种用意,就是:“我这样做是因为太怕失去你了,所以情愿让你过不好。

“为你好”这是情感勒索的父母中,最常用的方式,利用的是孩子对父母的内疚感和责任感,可以说,屡试不爽。武志红 / 青音的《中国式的情与爱》提到“控制是任何关系中的大敌。”人都有追逐爱和自由的本能,即使父母采取了手段,而使子女产生了对他们的恐惧感、内疚感、责任感,人最终还是想成为他自己。想要改变这种情况,想要成为一个完整的自我,只能作为子女,主动做出改变。


做出改变

苏珊·福沃德提出想要冲出情感勒索的困境,就要“调整回应中的情绪,改变以往习惯性回应的方式,不要再走消极抵抗、接受压力并立刻投降的老路。

改变总是难的,人本身是害怕一些改变,习惯于待在自己的舒适区的。 克丽丝特尔·潘《会赚钱的妈妈》里写道:当你开始推动自己跨出舒适区,舒适区也会移动。以前令你生畏的事情现在则给你带来兴奋和鼓舞。并且,当你跨出舒适区,不管发生什么,都肯定比你一成不变要更鼓舞人心。

人这一辈子,总归是要做回自己的,这才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给自己力量

想要成为自己,这条路,除了自己,没有人可以帮到你。一开始面对,有恐惧,自信心不足的情况很正常,所以要给自己一定的勇气与自信。

《情感勒索》里,苏珊·福沃德给出的建议是,可以先从说话方式上去改变。把以往的说话语句,改成相反的,或者变成过去时。我过去……,现在不……。语言是有力量的,在打破情感勒索的路上,没有找到其他支持者的时候,只能一点一点给自己力量。

苏珊·福沃德还指出,“我受得了”这句话的魔力。当开始改变的时候,一旦心里对情感勒索者感到各种压力时,就对自己说这句话。

SOS策略

停下来、冷静观察、制定策略。在一开始还不是很熟练,或很有勇气面对的时候,敢于停下来。苏珊·福沃德《情感勒索》里写道“你拥有情感勒索者想要的东西,因此,什么时候给,是你说了算。”

SOS策略,是与情感勒索者,保持一定的距离,《情感勒索》里用的是“情绪距离”,人在有压力的时候,反应是情绪化的。这和卢丹丹的《家庭中的52个正面管教工具》提到的“积极暂停角”类似:当情绪不好,找到一种方式或去一个让自己感觉安全的地方,让自己的感觉好起来。与情感勒索者,保持一定的情绪距离,能给自己充足的时间来平复情绪,同时重复“我受得了”这句话,给自己力量,心情平复之后,再去交流,也就不会再陷入旧有的相处模式了。

非防御性话术

苏珊·福沃德 《中毒的爱》里说过反应与回应的区别,大概意思是这样:反应是不需要克制,只要按照自己的情绪来;而回应是经过思考之后,再采取相应的对话或行动。“当你听任自己的反应一触即发的时候,就等于放弃了任何克制,将自己的感情放在银盘子中拱手相送,给予别人驾驭自己的巨大权力。”“回应可以使你重新获得相当一部分生活的主动权。

《情感勒索》里写道“重要的是你说了什么,而不是你有什么感觉。我们首先要改变的是你的回应方式,之后,我们再把焦点放到你的心情上。”想做自己,就从一点点拿回主动权开始。

当你想要独立,想要做自己,与父母交流时,父母一般都会采取以往的方式,延续继续控制的局面。万事开头难,苏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里,提供了一些非防御性的话术,以便在双方有冲突时,来做出更好的回应。

  • 对不起,让你这么生气。
  • 我能理解你的心情。
  • 你的想法值得深思。
  • 真的吗?
  • 怒吼/威吓/退缩/哭泣是没有用的,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 等你平静下来,我们再来聊聊。
  • 你绝对没错。(即使你并不这样认为。)

当双方有冲突时,辩护或解释,是没有意义的,一旦你开始为自己辩护或解释,就又会陷入旧有的模式中去,那么,离成为真正的一个人的距离,就又遥遥无期了。苏珊·福沃德指出,想要停止情感勒索,要牢记自己的目标,别陷在没有意义的争论中。


一段关系中,不管是因为恐惧,还是内疚,或者责任,掺杂了情感勒索,感情也就不纯粹了。苏珊·福沃德《情感勒索》的一段话,很形象的描述了在情感勒索中,两个人相处的样子:当一段关系已不再稳固、亲密时,我们就会开始以各种方式粉饰太平。我们不高兴,却假装自己很快乐;我们觉得情况不好,却谎称一切都好;即使很兴奋,我们也会压抑自己的情绪;我们会假装爱着那些压迫我们的人,即使我们爱的那个人早已消失。于是,以前的关怀与亲密之舞变成了一场假面舞会,让双方越来越多地隐藏起最真实的自我。

人生苦短,这样的“舞会”,一定是没有人想要的。那就对一直控制欲爆棚的父母,勇敢地说不,界定出你的界限。不需要有恐惧感,更不需要内疚感或责任感,你才是你人生真正的主人,你有权力享受你的人生,而不是当一辈子的木偶,演一生的木偶戏。

苏珊·福沃德 《中毒的爱》里写道:情感上的独立并不意味着你要同父母一刀两断,它意味着你可以是家庭的一部分,但与此同时又是独立的个人;意味着你是你自己,让你的父母成为他们自己。

武志红的《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说:我们最重要的生命诉求是成为自己,而最容易对这一根本性的生命诉求造成阻碍的,就是关系,尤其是童年时与父母等重要亲人的关系。关于母爱,卢丹丹在《家庭中的52个正面管教工具》写得很贴切: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母爱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

孩子离不开父母的爱,最好的关系是,父母能自爱,也爱孩子,而不是控制孩子。即使孩子只有几岁,当父母的,也要时刻提醒自己,要与孩子建立一定的界限感。让孩子长大,也成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