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学十九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理论宣讲不来点创新怎么行



「微学十九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理论也可以年轻态

一批热忱于理论宣讲的青年人走上了台前

他们,充满朝气与活力

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

他们,代表官方,不打官腔

他们,让理论充满了时尚气息、时代元素

第27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微学十九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理论达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做蛋糕来比喻中国经济。并一直强调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前提条件。然而,我们在努力做大蛋糕的同时却容易忽视做好蛋糕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精心点缀和包装提升蛋糕的成品品相,以做好蛋糕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实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微学十九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也曾有人把中国经济增长,比喻为快速行进的自行车。意思是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一旦速度突然放缓就容易出现人仰车翻。

面对新常态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质疑,李克强总理曾用动车运行比喻当前的中国经济。他强调要使中国经济这辆动车平稳安全运行,应该保持合理的速度。高速运行不仅不经济,也难以持续,不利于节能环保。应以贯彻新发展理念,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来动力充足地使中国经济这辆动车保持中高速长期运行,并不断迈向中高端水平。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及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而言,特指中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所谋求和打造的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经济体系。

为此,应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以及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三个方面做文章。


「微学十九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坚持以供给侧改革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三去一降一补”的同时,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效率提升,提高供给侧产品和服务质量,更好满足消费结构升级需求,尽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整体效率提高,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这其中,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一个整体。实体经济的做优做强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任务,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持续驱动力,现代金融是实体经济提振的输血保障,人力资源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支撑。

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市场机制有效,就是要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要素配置的优化。

微观主体有活力,就是要尊重企业经营决策自主权,激励企业家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宏观调控有度 ,就是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不缺位不越位地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新变化,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整体偏低,国际竞争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提出的战略性举措。

由此看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在保持总量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提质增效做优做好中国经济这块蛋糕;是在保持中高速增长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结构与动力系统全面升级中国经济这辆动车,以此助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