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曹操自有知心友,關公也遇對頭人”怎麼理解,有道理嗎

農村的老話俗語很多,一般都是人們生活以及情感的一種體現,很多老話俗語讀起來也都是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甚至還富含深刻的寓意,教會人很多做人的道理,不得不讓人由衷的佩服!

農村老俗語說“曹操自有知心友,關公也遇對頭人”怎麼理解,有道理嗎?

“曹操自有知心友”,曹操我們都知道,三國一代梟雄,官爵位居丞相,屬於一人之上,萬人之下了,為了稱霸中原,一生樹敵無數,殺人無數,所以人人都怕曹操,人人都敬畏曹操,對於這樣一個人物想必可能會很孤單的,因為大家除了敬畏就是奉承,生怕一不小心說錯話就會惹來殺生之禍,他會有什麼知心的朋友呢?然而事實證明曹操是有知心朋友的,在曹操跟袁紹大戰的時候,關羽為曹操立下了汗馬功勞,卻不為曹操給予的高官厚祿所動,在曹操赤壁大敗,80萬大軍毀於一旦,關羽並沒有斬盡殺絕,不惜違抗諸葛亮軍令放了曹操一條生路,讓曹操有了喘氣的機會,東山再起,成就了大魏王朝。所以後來曹操把關於稱之為知心朋友,他們之間的情義也被傳為佳話!

農村俗語“曹操自有知心友,關公也遇對頭人”怎麼理解,有道理嗎

“關公也遇對頭人”,關公就是關羽,三國第一猛將,五虎上將之首,“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相信這些大家都不陌生,所以關羽是一位非常高傲的武將,在他眼裡,他藐視群雄,沒有人是他的對手!也正因為這一缺點,為關羽埋下了殺生之禍。為配合劉備攻魏,關羽出兵北上,對江東的呂蒙未加防範,致使呂蒙偷襲荊州得逞,關羽最終兵敗麥城,殺身成仁,讓人嘆息!所以像關羽這樣的勇猛的武將也還會遇到對頭,我們做為平常人是不是要謙虛點,不要居高自傲呢?

農村俗語“曹操自有知心友,關公也遇對頭人”怎麼理解,有道理嗎

有道理嗎?

“曹操自有知心友,關公也遇對頭人”,我覺得是非常有道理的一句老俗話,通過三國名人的一些典故讓人看清楚了一些事物的本身,也讓人從中收穫不少,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一個人無論多麼成功,一定要知道那些事是真心的朋友,哪些可以用心交心的知己,朋友不在乎多,知心良友一兩個足以;一個人無論多麼有成就,多麼強大,強中只有強中手,做人一定要低調,謙虛,居高自傲終究會讓自己受傷!

農村俗語“曹操自有知心友,關公也遇對頭人”怎麼理解,有道理嗎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評論分享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