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硬件,為什麼國內傳感器比不上外資品牌

在平時的工作中,經常會遇到把不同的傳感器品牌在一起對比的情況,一般對比都會出現在日系與歐系之間。偶爾也會出現需要拿日系與國產或者歐系與國產產品對比。

同樣的硬件,為什麼國內傳感器比不上外資品牌

我不是崇洋媚外的人,我也希望我們國內的傳感器品牌能夠超越歐美、超越日本。但是坦率的說,國產的絕大多數傳感器品牌精確性和穩定性方面確實做得不夠好。給大家普及一點: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生產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各國都會把精力放在自己擅長的那一塊,很少會有某個企業能夠生產出一條龍的全線工業產品,也就是說,不同品牌傳感器上的元件,可能是同一家廠商提供的,比如電感式傳感器上的電路板、比如超聲波傳感器的換能器頭……換句話說,我們國內廠商生產的傳感器其所使用的硬件跟外資品牌幾乎是差不多的,那麼為什麼生產出來的產品在精度和穩定性上會差很多呢?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同樣的硬件,為什麼國內傳感器比不上外資品牌

一,我們中國因為工業起步晚,所以做產品一般都喜歡模仿,很少有產品是一個企業從頭到尾完全自主研發的,打個比方,現在的接近開關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會覺得比較簡單,那很多國內的企業肯定就不會單獨的投研發成本去設計研究新的產品,我們採取的辦法最多的就是仿製,仿製出的產品雖然不能達到百分之百,但七八成還是可以的,這就直接導致了我們生產的產品沒有核心競爭力,且性能方面不達標。

同樣的硬件,為什麼國內傳感器比不上外資品牌

二,現在的產品,不是簡單硬件搭配組合,很多產品的核心技術其實就在產品的軟件程序裡。打個比方,日本的基恩士測距類傳感器,精度動不動就是微米、納米級別,其實按照硬件的水平能夠達到這個級別嗎?其實是很難的,換句話說,能夠達到精度很高的硬件是很貴的,他們也根本不會用這些讓自己沒利潤、客戶買不起的昂貴硬件,那怎麼辦呢?只能從軟件上下功夫,比如激光傳感器的接收芯片,其分辨率可能比較低,但是通過程序的二次開發,其分辨率可能會達到幾十甚至幾百分之一的像素。所以,軟件程序開發能力的落後也是我們產品落後的主要原因。

同樣的硬件,為什麼國內傳感器比不上外資品牌

三,國內廠商對產品生產工藝把關不嚴格、生產工人專業度較低。這點如果在國內很難看出來,但是看了歐洲的企業就知道了,他們很多一線生產工人也都是專業的技工學校畢業的,當然那個技工學校比我們這邊的還是要專業很多的。

同樣的硬件,為什麼國內傳感器比不上外資品牌

四,國內很多品牌,沒有把精力放在產品的研發上,而是一味的想通過價格手段贏取客戶。再加上很多客戶對國內品牌的信任度較低,如此惡性循環,便會使情況越來越糟。

同樣的硬件,為什麼國內傳感器比不上外資品牌

以上就是我對關於國產傳感器品牌落後的原因的一些看法,歡迎批評指正,也歡迎您在文章下方發表自己的見解。同時祝願國產品牌越做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