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誌異之069:波蘭富商邁克爾·盛栽在啥地方?小小劇透一下

說起來這也是一個喜聞樂見的結局,12月13日8時15分,波蘭至上海的AY087航班,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波蘭富商MICHAL·SHENG(邁克爾·盛)步出機場,當即被台州警方拿下,“1994.2.14” 故意殺人案最後一名在逃人員落網,潛逃24年,身份也已漂白,邁克爾·盛,或者說盛某志,栽了。

犯罪嫌疑人盛某志的涉嫌罪行,此處不想再贅述,反正都是老套的年輕氣盛快意恩仇之類的經過。案發後盛某志倉皇出逃到雲南後,又經緬甸逃往波蘭並取波蘭國籍,成功漂白身份。從此這世上消失了一個在逃人員盛某志,多出了一個波蘭籍富商邁克爾·盛。邁克爾·盛商海浮沉多年,儼然是人生贏家,娶妻,生子,發財,生意蒸蒸日上,往返波蘭和國內無數次,最後竟然栽在了上海浦東機場入境後。

今天,就來劇透一下,邁克爾·盛究竟是怎麼栽的?答案其實就在新聞裡面,新聞裡明確點出了一點,是大數據分析,沒有明說的一點,是群眾路線。

雲端誌異之069:波蘭富商邁克爾·盛栽在啥地方?小小劇透一下

雲端誌異之069:波蘭富商邁克爾·盛栽在啥地方?小小劇透一下

先說這個大數據分析,這其實已經是個顯學了,簡單來講就是使用數據分析工具,對海量數據進行採集、處理、清洗、統計分析、挖掘、預測,從而得到可視化的分析結果。光聽這個不甚精確的定義,就已經是令人覺得高大上了,實際上它也是很高大上。浙江警方究竟是怎麼利用大數據、利用了哪些方面的數據,這應該已經涉及到偵查機密,所以我也不能多說。但是從公安部在2018年1月成立全國公安大數據工作領導小組這條新聞已見端倪(2018年1月26日,澎湃新聞“公安部已成立全國公安大數據工作領導小組”)。以後的公安機關,可能就會建成“智慧公安”,從思想、手段、技術等全方位超越過去傳統意義上的公安機關了。

再說這個群眾路線,各位應該不會陌生,朝陽群眾、西城大媽、小腳偵緝隊等等,都是它的具體表現。新聞裡講,警方是在通過大數據分析確定嫌疑人後,通過熟人甄別,最終確認了邁克爾·盛就是盛某志。這就是群眾路線在公安工作中的具體實踐。說到群眾路線,公安工作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和群眾性,尤其不能離開人民群眾的支持。人民群眾是維護社會治安的基本力量,不依靠群眾,公安機關還能依靠誰?公安機關的工作就是調整各種社會關係,而社會關係的實質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雖然我們現在已經步入了陌生人社會,但是群眾路線仍然會以各種形式煥發出不朽的生命力。

雲端誌異之069:波蘭富商邁克爾·盛栽在啥地方?小小劇透一下

說到這裡,想必邁克爾·盛先生對自己被打回盛某志原形不會再有什麼怨念或不解了。想當年盛某志倉皇出逃未被查獲,身份漂白未被發現,除了當時破案手段和技術比較缺乏,辦案單位有些時運不濟外,還與盛某志過人的情商和智商分不開。但是,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當盛某志真身出現,邁克爾·盛自然就失效了,況且現代的科技手段已經有能力辨析真偽了。這是時代的進步,也是正義實現的必然,所以,看這蒼天饒過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