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玩手機違法?中國孩子刷抖音時,外國政府已經立法禁止了

未成年人玩手機違法?中國孩子刷抖音時,外國政府已經立法禁止了

據外媒報道,2018年7月30日,法國國民議會近日表決通過了一項新法案,全面禁止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錶等各種具有聯網功能的通訊設備!

這一禁令將在2018年9月份開學時,即時生效。

通過行政立法的手段,強制禁止中小學生在校內使用手機,這在世界範圍內尚屬首例。

這讓向來自詡管理嚴格程度誰都不服的國內學校都自嘆不如啊!

在國內,課堂上玩手機被發現後頂多暫時沒收,但你要在法國這直接就違法了……

估計很多國內的家長看到這條消息後都會有一種想把自家的手機控娃娃們送去法國讀書的心情吧。

未成年人玩手機違法?中國孩子刷抖音時,外國政府已經立法禁止了

小小的一部手機,怎麼就惹惱了這些國家,並上升到國家層面呢?我們從近期國內大行其道的抖音、快手之流不難發現,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長期沉迷於這些短視頻APP之中,其中不乏一些6-10歲童齡孩子。

日前,全國各地教育行政部門組織中小學迅速開展一次全面排查,瞭解掌握中小學生使用網絡基本情況,重點排查學生沉迷遊戲等問題。

而數據則令人驚訝,超過兩成的青少年幾乎總是在刷短視頻,超過四成青少年每天都會刷短視頻,這個沉迷比例已經超過了網絡遊戲。

同時,據《中國青少年互聯網使用及網絡安全情況調研報告》顯示,接近半數的青少年每天上網時長都能控制在兩小時以內,24%的青少年每天上網時長達到2-4小時。

毫無疑問,抖音的運營機制讓用戶“根本停不下來”。面對15s五光十色的內容,成年人尚且難以自制,心智還不健全的兒童恐怕更難抵擋抖音的魔力。

之前好幾起因抖音模仿而發生慘痛事故,諸如杭州有位抖音網友,模仿“菜換肉”,引來雙方鬥毆;武漢一位爸爸學抖音挑戰高難度,失手致女兒脊髓嚴重受損。

成年人尚且如此,更別說這些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的孩子了。

陝西西安一名8歲的男童因模仿抖音上“膠帶粘門”的整人視頻,導致6歲的弟弟絆倒摔傷;學抖音上的小姐姐濃妝豔抹的小女孩,故作成熟說著“土味情話”。

未成年人玩手機違法?中國孩子刷抖音時,外國政府已經立法禁止了

本該擁有天真爛漫年紀的他們,卻要因為這些不良導向的視頻而失去那些無憂無慮的童真時光。

相比抖音拿走孩子的時間,吸引孩子的注意,把孩子置身15s的光怪陸離之中不加保護才是癥結所在。抖音之外,學校、家庭、社會都有責任。監管、引導、懲治,建立青少年監管分級體系是當務之急。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要戒掉手機癮,也絕對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情,必須全家總動員,而且首先要從父母開始做起。

未成年人玩手機違法?中國孩子刷抖音時,外國政府已經立法禁止了

01. 高質量的陪伴

每天留出充足陪伴孩子的時間,要認真的傾聽、交流。不要讓孩子成為有父母的孤兒,儘管有的父母陪伴在身邊,但卻沒有認同、沒有理解、沒有傳遞能量給孩子。

02. 榜樣的力量

如果大人回家後機不離手,match卻聲嘶力竭地要求孩子遠離手機,可能嗎?

03. 用遊戲或公約的方式

比如約法三章,規定每天只能玩手機半小時,到時間就關機。

04. 增加戶外活動

沒有孩子不喜歡出門的,培養他一到兩個運動愛好。

05. 尋找替代品

如果孩子喜歡用手機看書,就用紙質書代替;如果孩子喜歡玩遊戲,可以教他象棋、圍棋。

06. 制定科學的作息時間表

幾點吃飯,幾點寫作業,幾點下樓溜達,幾點洗澡睡覺,每天把生活作息安排得科學而有序,沒有無聊的時間,自然就不會刷手機了

司馬光說:“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不知教也。”今天的母親越來越做不到慈了,心理學告訴我們,孩子的問題主要是情緒問題,習慣不好都是因為負面情緒困擾,很少因為智力,家長內心的焦慮與浮躁,比孩子有學習問題更可怕,只有孩子內心平靜,才有可能吸收、沉澱、理性思考,才能遠見、卓識、發現、創造,才能真正的優秀!

作為父母,請記住,保證自己情緒的平和,就是對孩子最偉大的教育。

溫馨提示: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

瞭解孕育常識,一切為了孩子。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