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村,一個財富的神話,如今卻負債百億。這意味著華西的沒落,還是時代的使然呢?
負債超百億
華西集團旗下涉及產業非常廣泛,鋼鐵、紡織化纖、旅遊業、金融業等。2017年的數據顯示,華西集團的負債就已達389億,到了2018年,更有媒體報道稱超過400億。我們都知道,負債是企業發展的正常表現,一定程度的負債可以助推企業發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華西集團近70%的負債率,而且還是實體產業,就不得不讓人們深思了。
華西優勢不再
當年的華西,紡織、旅遊和鋼鐵是三大支柱產業,其中“華西扁鋼”出口量甚至佔到全英國總量的五分之一。但如今隨著經濟的轉型,鋼鐵產能過剩,面臨大範圍虧損。數據顯示,華西集團的鋼鐵企業毛利率自2012年起就已開始轉虧,從之前的2.32%下降到2012年的-0.22%。現如今華西集團的博豐鋼鐵、華西北鋼、華西南鋼三大鋼鐵企業已全面虧損。剩下的紡織業屬於典型的落後產能,面臨轉型或淘汰,海運業由於08年金融危機,連年虧損,唯獨旅遊業的門票收入還能盈利,但也是杯水車薪。
簡單點說,華西村的致富靠的是倒買倒賣,旗下的企業產品都是低經濟附加值產品,在時代不斷向前背景下,淘汰或者轉型是早晚的事。
“集體主義”
華西村的集體主義,上至企業管理,下至村民生活。包括華西村在內的許多這種致富明星村,都是基於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起來的,“集體經濟”和“共同富裕”是他們最終奮鬥的目標。因此,華西集團的高層也就“順其自然”地均由華西村書記吳仁寶的親屬後代來任職了。但是企業的發展是需要順應時代的,包括其組織結構、運行機制以及分配製度等等,但華西村不一樣,企業股份人人皆有,這麼一來,人人負責就等於無人負責。這樣的企業怎麼能長久生存。
生活方面,村民的分紅只有20%到手,剩下的錢作為股份留在村子賬戶上。車子、房子都是統一分配,村民子女從小學到大學,甚至是出國留學都不要錢,但有一個條件就是畢業後你最終得回到華西村工作。這種所謂的“集體主義”基礎上培養出來的企業和人才,有怎麼能夠給華西村帶來財富呢?等到企業需要新的人才接班或轉型時,才發現原來剩下的都是傳統行業的工人,而一旦轉型,華西村也將面臨著巨大的失業風險。
出路在哪裡?
2003年,吳仁寶的兒子吳協恩接班,上任後邊立刻為華西村的未來尋找出路。逐漸華西村把目光瞄準了金融,開始涉足銀行、證券、期貨、基金等多領域。但無疑,千瘡百孔的企業必定會拖累他們。負債幾百億其實並不會拖垮華西產業鏈,但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如果不思進取,固步自封,沒落也就是時間問題了。
如果你覺得文章很棒,對你有幫助,可以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小白讀財經(ID:xiaobaiducaijing),訂閱更多的優質原創推文!
我們不追求高大上,只用普通老百姓都聽得懂的大白話,讓你學財經,懂理財,跟著小白讀財經,財經從此so easy!
閱讀更多 小白讀財經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