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過去的陰影

走出過去的陰影

沒有一個人是沒有過失的。如果有了過失能夠決心去修正,即使不能完全改正,只要繼續不斷地努力下去,也就對得住自已的良心了。徒有感傷而不從事切實的補救工作,那是最要不得的!

人很容易被負疚感左右,內疚被當作一種有效的控制手段加以運用。的確,我們應當吸取過去的經驗教訓,但絕不能總在陰影下活著。內疚是對錯誤的反省,是人性中積極的一面,但卻屬於情緒的消極一面。我們應該分清這二者之間的關係,反省之後迅速行動起來,把消極的一面變為積極,讓積極的一面更積極。

哈蒙是一位商人,四處旅行,忙忙碌碌。當能夠與全家人共度週末時,他非常高興。他年邁的雙親住的地方,離他的家只有一個小時的路程。哈蒙也非常清楚自己的父母是多麼希望見到他和他的家人。但他總是尋找藉口儘可能不到父母那裡去,最後幾乎發展到與父母斷絕往來的地步。不久,他的父親死了,哈蒙好幾個月都陷於內疚之中,回想起父親曾為自己做過的事,他埋怨自己在父親有生之年未能盡孝心。在最初的悲痛平定下來後,哈蒙意識到,再大的內疚也無法使父親死而復生。認識到自己的過錯之後,他改變了以往的做法,常常帶著家人去看望母親,並一直同母親保持密切的電話聯繫。

走出過去的陰影

再看一下赫莉是怎麼處理的:

赫莉的母親很早便守寡,她勤奮工作,以便讓赫莉能穿上好衣服,在城裡較好的地區住上令人滿意的公寓,能參加夏令營,上名牌私立大學。赫莉的母親為女兒犧牲了一切。當赫莉大學畢業後,找到了一個報酬較高的工作。她打算獨自搬到一個小型公寓去,公寓離母親的住處不遠,但人們紛紛勸她不要搬,因為母親為她做出過那麼大的犧牲,現在她撇下母親不管是不對的。赫莉立刻感到有些內疚,並同意與母親住在一起。後來她看上了一個青年男子,但她母親不贊成她與他交朋友,強有力的內疚感再一次作用於赫莉。幾年後,為內疚感所奴役著的赫莉,完全處於她母親的控制之下。而到最後,她又因負疚感造成的壓抑毀了自己,併為生活中的每一個失敗而當然責怪自己和自己的母親。

當讓,處在某種情境之下,我們的頭腦會被外在因素所控制而不再清醒,不自覺地陷在內疚的泥潭裡無法自拔。這時候既需要有人當頭棒喝,更需要自己有揮刀“自宮”的決絕勇氣。

我們不能拋棄回憶,可是我們也不能做回憶的奴隸。讓我們在心靈的一個角落裡,珍藏起我們走過的路上的種種喜怒哀愁、酸甜苦辣,然後,把更廣闊的心靈空間留給現在,留給此時此刻!

走出過去的陰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