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蔚來摳標這種事兒 車和家花6.5億搞定了

文|郝琳 圖|網絡

[搜狐汽車·E電園]還記得今年夏天蔚來的車主們在喜提ES8後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嗎?摳車標!車身尾部被摳除的“江淮汽車”字樣,正是代表著蔚來汽車的代工方,在車主心目中這輛售價不菲的新勢力產品顯然就是中國版的特斯拉,那個有礙“身價”的代工廠字樣成為了他們永遠的心結。

而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車和家終於去除了消費者的“心結”,狠砸6.5億元收購力帆汽車,擁有屬於自己的造車資質,不是代工,注意,不是代工。正所謂,造自己的車,讓別人接著貼標去吧。


江淮蔚來摳標這種事兒 車和家花6.5億搞定了


江淮蔚來摳標這種事兒 車和家花6.5億搞定了


[ · 事件回顧 · ]


江淮蔚來摳標這種事兒 車和家花6.5億搞定了


12月17日,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力帆集團擬作價6.5億元將持有的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給重慶新帆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而重慶新帆的實際控制方正是車和家,其股東為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車和家聯合創始人沈亞楠。此次股權的轉讓意味著,車和家在斥資6.5億元收購力帆汽車後,終於擁有了造車資質。

[ · 合作代工省錢,為何還要花6.5億去收購? · ]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李想。


江淮蔚來摳標這種事兒 車和家花6.5億搞定了


在很多公開場合,車和家創始人李想對於代工模式都是持否認態度,並表示車和家將會獨立申請生產資質來確保量產

。有了此前多個新勢力代工作為樣本,李想深知這其中的隱患有多少。首先,“代工合作”意味著雙方必定要本著相敬如賓的態度共同完成量產,這其中若遇到產能阻礙,交付都會一拖再拖;其次,代工方往往都是針對國內中低端市場生產,與新勢力標榜的品質出入較大,消費者容易對代工車輛產生質疑,低端化的想法由心而生,也就有了摳去車標的行為。

既然無法掌控生產的話語權,還要一遍遍向消費者承諾品質與品控,那麼,乾脆就做個長線投資,花一大筆錢既買下生產資質,又保證了品牌形象,長遠來看都是最穩妥的造車方式。

[ · 6.5億值不值? · ]

車和家這錢花得不值?

6.5億元,很多人認為車和家花得不值。因為對於入不敷出的新勢力來說,代工才是最快最省錢獲得資質的方法,何必在本就不寬裕的口袋中拿出這麼大一筆錢買個車企呢,更何況還是這種每況愈下的老牌車企。

首先,對於“準生證”的迫切需求,則是源於李想的交付承諾。對,造車新勢力的一切迫切需求,都是為了兌現當初誇下的海口。

今年10月18日,車和家首款量產車型理想智造ONE正式發佈,在盛況空前的發佈會上,車和家承諾車輛的交付時間就鎖定在2019年第四季度,掐指一算一年時間,不算很久。但是回到現實,雖然車和家位於江蘇常州的工廠已經竣工,可工廠卻沒有任何關於量產的實質性進展,伴隨著8月江蘇環保局公示力帆租用車和家工廠的消息一出,車和家將借用力帆資質造車的用意不言而喻。


江淮蔚來摳標這種事兒 車和家花6.5億搞定了


雖然車和家截至目前只獲得了57.55億元的融資金額,與當下其他新勢力動輒百億的資本相比屬於較少的額度,花費這6.5億元的收購費用已經佔據了車和家融資總額的11%,頗有些為了造車破釜沉舟的意思。但是力帆汽車擁有SUV、貨車的造車資質,6.5億能夠使車和家獲得燃油車和新能源車造車資質,同時SUV和貨車的生產資質也得到解決,因此6.5億元的花費十分有價值。

力帆汽車賤賣了?

而拿著6.5億就簽了賣身契的力帆汽車,有人覺得它賤賣了。畢竟在公眾眼中,這個擁有26年造車經驗的老將身家遠比6.5億多的多,何必因為業務的一時下滑就便宜了別人呢,尤其是整天拿著PPT到處嚷嚷造車的毛頭小子。

然而,此次收購對於力帆來說幾乎是毫髮無損,但6.5億卻如同救命稻草。

力帆作為一個老牌車企,最近過得並不好。根據力帆股份發佈的2018年三季度財報顯示,力帆股份淨利潤為1.3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18.06%。大量減少的利潤和積壓的庫存車讓力帆焦頭爛額,因此賣掉一個子公司換取真金白銀再合適不過,更何況賣的只是一個“空殼子”。


江淮蔚來摳標這種事兒 車和家花6.5億搞定了


力帆股份擁有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和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兩家全資子公司(以下簡稱“力帆汽車”與“力帆乘用車”)。發改委批准的“7字頭”生產資質由力帆乘用車持有,產能15萬臺;力帆汽車擁有“1-6字頭”生產資質,產能3萬臺。此次賣出的力帆汽車實質上只是一個閒置的“空殼子”,對於力帆股份今後的汽車產銷沒有任何影響。

除此之外,力帆還能夠共享到車和家的新能源研發、智能網聯技術、大數據分析、後市場以及網約車領域的成果,對於產品研發能力、競爭力持續走低的力帆來說,未嘗不是一次成功的自救。更何況,還有機會參與到車和家日後的融資環節,深入到資本市場,對於成熟的車企而言更為重要。

因此,這6.5億元換來的是雙方共贏,也是對汽車產業的一次優勢整合。

[ · 這次收購算不算貴? · ]

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不貴!


江淮蔚來摳標這種事兒 車和家花6.5億搞定了


在車和家之前,也有2家新勢力選擇通過收購來擁有造車資質以及自主生產的權利,這便是威馬和拜騰。2017年2月,威馬汽車花費11.8億元收購了大連黃海汽車有限公司100%股權;2018年9月,拜騰汽車花費1元收購一汽麗華100%股權,但是還需承擔一汽麗華8.55億元的債務和職工薪酬,因此拜騰的收購實則支出8.55億元。所以比較下來,車和家6.5億元收購力帆汽車是一筆非常划算的買賣。

[ · 車尾標是理想智造還是力帆汽車? · ]

最後,再來說說消費者最為關心和糾結的問題,這車屁股後面到底寫誰的名字?


江淮蔚來摳標這種事兒 車和家花6.5億搞定了


與江淮代工蔚來、海馬代工小鵬不同的是,車和家收購了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100%股權,從此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改頭換面,跟隨車和家父姓。用自己的公司為自己生產車輛,“理想智造”的車尾標用的也是光明正大,恐怕再沒有留給他人位置的可能了。所以,未來擁有車和家產品的小夥伴們也可以不用為“摳標”而煩惱了。

[ · 全文總結 · ]

或許對於消費者而言,此次車和家6.5億收購力帆汽車僅僅是一次資質獲取、免除代工的生產過程。但是通過了解我們發現,新勢力收購傳統車企卻是對汽車產業資源整合的巨大貢獻,那些產品熱銷、有競爭優勢的傳統車企仍舊專注於自身發展,很難有“求助”於新造車企業的時候,而那些產品單一、缺乏競爭力的車企在被新勢力收購後,經過整合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而短時間內,新勢力或許還將依附在傳統車企身邊吸收政策優勢,幾年後,當新勢力步入正軌實現盈利後,會不會反過來成為傳統車企的“大腿”,還真說不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