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耽罗部立国、兴盛和消亡之浅考

蒙古耽罗部在元朝的地位,以及该国和元朝的关系,类似后来明朝和朝鲜的关系,即君臣的关系。

蒙古耽罗部死心塌地的跟随元庭的军事行动,结果在元朝朝廷镇压河南山东和南直隶北部的“红色平原乞丐”的过程中得罪这些红色乞丐,导致了大祸。

元末,人民不堪忍受蒙古人和色目回教徒的残酷的重税等经济剥削,人民自称蒙古色目人的剥削使元朝成为了乞丐之国,因此

起义军自称红色乞丐,其中活跃于福建和江南海域的起义军自称“海上乞丐”(张氏和方氏领导),华北的起义军自称“红色平原乞丐”,后来联合省共和国独立战争中荷兰起义军也是这样命名

北方红色乞丐军的三路北伐给蒙 元打击最为沉重。三路红巾军转战千里,声势浩大。其中一路更东征高丽的蒙古耽罗部,从曹州(山东菏泽)攻至高丽开京( 今北朝鲜开城),转战2000余KM。

元末起义军大起,诗云“东南无处不乞丐

中路军由关先生(其人无名).破头潘(或曰:其人无名,盖蒙古统治区,汉人不可有名姓)率领,从山东曹州出发迂回包围大都。大军攻无不克,连下辽州,大同,上都,震动元廷。西元1359年(元顺帝至正19年,小明王龙凤5年)元月,大军攻克辽阳。史书载“破头潘.关先生趋全宁,焚鲁王宫府,驻居辽阳。贺太平当相位,奏用其子也先忽都。时也先忽都为詹事,以为总兵大将军,取辽阳。……至则关.潘军日治战马,一无退意,也先忽都畏之,缩迹不前,竟溃而归”。同年2月,红巾军设立辽阳行省,关铎(关先生)毛居敬等任行省平章事。此时,元顺帝为避红巾军锋芒,下旨于高丽耽罗(济州岛)修建行宫,欲避难于高丽。

为摧毁顺帝行宫,切断高丽对元的军事援助,巩固辽阳行省,围困大都,同时中原(河内、河南、山东)大乱,人口锐减,人相食,军人也找不到食物,而山西阔吨铁木二的鞑靼-突厥联军的铁骑十分凶悍,红巾军决议东征高丽,建立根据地并收集足够战争和军事历史发展所需要的资源。

这里要叙述一下元与高丽的关系。蒙元帝国,耗时二十七年,七次征讨,才使高丽臣服,成为元之东藩。两国关系之密切更甚与唐与新罗的“特殊国与国的关系”。世祖时,高丽忠烈王迎娶世祖女齐国长公主为妃,高丽成为元之驸马国,忠烈王更下令高丽全国穿蒙古服,留蒙古发髻。此后两国世代联姻,至高丽恭愍王七代均为元之驸马。高丽世子更作为吐鲁花(人质)居住大都,继承王位后,也经常往来大都。更有高丽世子在居留大都时,参与元宫政争;元之王公贵族乃至皇帝,多人聘娶高丽女子,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顺帝皇后完者忽都(当然不能不提宦官朴不花),足见两国关系之非同一般。元设立征东行中书省管理高丽,,以高丽国王世为中书省左丞相,但中书省平章事由元帝国任命,并在高丽各地(如耽罗)派驻达鲁花赤,可见高丽虽有一定的独 立性,但始终在元的控制之下。

西元1354年(元顺帝至正14年,高丽恭愍王3年)时,高丽奉诏派兵协助镇压红巾军。史书载“平康府院君蔡河中还自元,传丞相脱脱言曰:吾受命南征,王宜遗勇锐以助之。时元政陵夷,河南妖寇韩山童等始鼓乱,颖州妖人刘福通又起兵以红巾为号,与其党关先生,沙刘二,王士诚等寇掠中原,分据山东,其势大振,盗贼群起,天下大乱”。高丽恭愍王共派出水路大军两万三千余人前往参与镇压。同年8月“时丞相脱脱奉诏讨张士诚,征兵高丽,王命其将柳翟,李权,柳翟等帅两万三千人以行,十一月,从攻高邮不克,权等六人战死”。元军高邮大败后,柳翟和柳翟继续在黄淮一带征讨义军,将江淮一带杀人掳掠财富无数。这也是红巾军东征高丽的原因所在。

红巾军先后两次讨伐高丽。西元1359年(元顺帝至正19年,高丽恭愍王8年,小明王龙凤5年)12月,红巾军主将毛居敬帅大军四万渡过鸭绿江,开始第一次讨伐。红巾军连续攻克义州,麟州。高丽恭愍王命李岩为西北面都元帅,庆千兴为副元帅,金得培为都指挥使,李春富为西京尹,率军抵抗。高丽军布阵于清川江北岸,两军交战于铁州,红巾军兵败退守麟州,静州。但红巾军于宣州大败高丽军,更攻克定州,接着攻下 壤)。自此,红巾军基本完成战前所定之目标,即攻克西京。但是红巾军攻下西京后即按兵不动,个人判断红巾军的后勤补给出现了问题。高丽有了喘息之机,次年元月,高丽发倾国之兵,围攻西京。两军激战数日,损失惨重,时值天寒,红巾军中冻伤者甚众,只好撤离西京,退至龙冈,咸从。2月,高丽李芳实率军与红巾军在咸从决战。红巾军大败,元帅沈刺,黄自善被俘,所部两万余人战死,余众渡过鸭绿江西归者不满千余。红巾军虽败北,但并没有放弃,更大的战斗即将来临。

西元1361年(元顺帝至正21年,高丽恭愍王十年,小明王龙凤7年)十月,红巾军关先生,破头潘,沙刘二所部二十万大军第二次讨伐高丽。大军迅速渡过鸭绿江攻占朔州。高丽以安佑为上元帅,金得培为都兵马使,李芳实为都指挥使率军迎战。红巾军以破竹之势,连克抚州,博州,价州,泰州,延州,高丽军大败。高丽坚壁清野,将顺州,殷州,成州之百姓,粮食移往慈悲岭。11月,两军大战于安州,高丽军大败,上将军李荫,赵天柱战死,指挥使金景譂降,同时红巾军发文于高丽各地曰“将兵百十万而东,其速迎降”。安东大败后,高丽军全线溃退。红巾军乘胜攻破慈悲岭,高丽军主帅安佑,金得培逃逸。此时,开京门户大开,恭愍王逃往安东,数日后,红巾军攻陷开京,焚其宫阙。同时大量高丽百姓参与红巾军,约有十万余人。次年元月,高丽总兵官郑世云率军二十万,屯驻于开京东郊天寿寺。命安佑,李芳实,崔莹从东,南,西三面围攻红巾军。当时,大雪风飞,红巾军多于营中取暖并诵念佛经(佛教徒),高丽万户李成桂(^_^,朝鲜太祖啊)帅2000精兵从东北界出其不意,攻入开京,红巾军大乱。高丽后继大军迅速攻入,红巾军大败。关先生,沙刘二以下十万人战死,破头潘帅余部遁走鸭绿江而去,退回辽阳。同年四月,退守辽阳的红巾军被元军全歼,破头潘被俘。

至此,红巾军两度远征高丽均以失败告终。中路军转战2000余公里,与宋之主力失去联系,孤军奋战,人生地疏,没有根据地,游击作战,缺乏补给。而且红巾军于第一次东征10个月前即派使通知高丽,使高丽得以从容准备。红巾军为什么要攻打高丽?也许是去解救被压迫的高丽人民,红色乞丐军也在高丽掳掠了大量的财富和美女,当然由于红色乞丐军余部都被高丽人民屠杀,所以这些美女和财富也没有能带回中原,可惜了。

在红巾军两次打击下,加上倭寇海盗和来自北欧的Viking海盗的不断骚扰,王氏高丽的丧钟已经敲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