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上市:張勇身價600億,沒學歷,沒背景,那就靠雙手改命!

9月10日,馬雲宣佈接班人計劃後,花名逍遙子的張勇成為阿里接班人,一個屬於張勇的時代即將到來。

十多天後,同名的另一個張勇也迎來了人生中的高光時刻——今天上午,海底撈在港交所上市,市值近1000億港幣,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上市餐飲企業,創始人張勇身價近600億人民幣。

海底撈上市:張勇身價600億,沒學歷,沒背景,那就靠雙手改命!

未來雲智能科技

張勇身上,有一種農村出身的質樸感。

他信奉“雙手改變命運”的價值觀,並且將其融入到海底撈的企業文化中,一遍遍給員工灌輸這種思想。

從經濟不發達的四川簡陽到北京,他花了10年;

從北京到海外,再到香港上市,他花了8年。

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技校畢業生到公司上市身價破百億,而且完全是白手起家,沒有學歷支撐,沒有背景加持,這樣的經歷在普通人身上確實不多見。

今天,我想和你分享這位火鍋英雄的勵志故事。

01

相比前幾天剛上市的美團點評,海底撈並不大,卻是好幾個千億級公司的學習對象。

對內,海底撈員工的忠誠度被外界當做核心競爭力;

對外,海底撈的服務已經成了“極致服務”的代名詞。

小米創始人雷軍,不僅要求高管體驗海底撈,還要在服務上向海底撈學習。樂視創始人賈躍亭,曾把張勇邀請過去講課,向海底撈學習用戶體驗。據說華為也指定要求公司高管體驗海底撈的服務。

海底撈上市:張勇身價600億,沒學歷,沒背景,那就靠雙手改命!

未來雲智能科技

這些千億級大佬為何這麼熱衷學習海底撈?不只是服務,不只是用戶體驗那麼簡單,還和張勇身上的那股質樸感密切相關。

2013年,張勇在某個論壇上講起曾經的創業史:“我不會熬湯、不會炒料,連毛肚是什麼都不知道,店址選得也不好。但我左手拿書,右手炒料,邊炒邊學,可想而知,味道一般。”

02

“想要生存下去,只能態度好點,客人要什麼,趕緊給人點好,有什麼不滿意,多陪笑臉。

剛開的時候,不知道竅門,經常做錯;為了讓人家滿意,送的比賣的還多。結果,客人雖然說我的東西不好吃,卻又願意來。”

為了留住客人,張勇幫人帶孩子、拎包、擦鞋。無論客人有什麼需要,都一一滿足。

客人用餐時,他站在一邊;

客人抱怨喝酒傷了胃,他就熬一鍋小米粥;

客人誇獎辣椒醬好吃,他豪爽地送人幾罐...

幾個月下來,海底撈的服務在簡陽家喻戶曉。

身為四川人,張勇對火鍋的認識非常透徹:

第一,火鍋不同於其他餐飲,每個人在吃火鍋的時候都是半個大廚,用什麼調料,搭配什麼,都由顧客自己決定;

第二,自己幹火鍋是外行,沒有實際經驗,既然如此就要從其他方面突圍,彎道超車。

海底撈上市:張勇身價600億,沒學歷,沒背景,那就靠雙手改命!

因此,在地點、價錢和環境差不多的情況下,張勇對服務投入了更多思考,海底撈幾乎能滿足顧客的一切需求。

什麼是好的服務?就是讓顧客滿意。

什麼是更好的服務?就是讓顧客感動。

怎麼才能讓顧客感動?就是要超出顧客的期望,讓顧客感到意外,讓他們在海底撈享受到在其他餐館享受不到的服務。

這樣,海底撈與其他火鍋店的差別才能體現出來;於是,當顧客要吃火鍋時,才能想到海底撈。

1999年,一位來自西安的顧客用完餐後被海底撈的服務打動,鼓動張勇把海底撈開到西安去,並且在第二天為張勇買好了前去西安的車票。海底撈由此走出簡陽。

2011年,微博上開始流行一種新文體——“海底撈體”。一位網友在海底撈就餐後發微博稱,“海底撈居然搬了張嬰兒床給兒子睡覺,大家注意了,是床!我徹底崩潰了!”

也許正如一位網友所說:“海底撈的服務員就差幫你付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