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改革先鋒的故事越講越動聽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化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主題宣傳教育,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日前聯合印發《關於組織開展“改革先鋒進校園”活動的通知》,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廣泛開展“改革先鋒進校園”活動。(新華社 2018年12月28日)

1978年,一股叫做“改革開放”的巨浪狂風在中國席捲開來。改革是浪,開放是風,吹出一片新天地,推出一個新中國。回望這40年,讓中國破舊立新的是那一群,將自己的人生與祖國的命運綁在一起的人。他們行業各不同卻都為強中國,他們為改革開放做出的貢獻是一句讚揚不足以概括的,他們的名字叫“改革先鋒”!40年砥礪前行,40年歲月如歌。“改革先鋒進校園”活動的開展有機會讓青年一代,聽聽改革者講述那奮鬥的故事,學學老一輩人那催人奮進的改革思想。當然,也讓青年一代對新徵途如何走,有所思量。

他們邁出的一小步,推動了中國向前進的一大步。1987年,23歲的孫永才前腳離開校園後腳就踏上了600公里之外的地方,一頭扎進裝備製造的強國之路上。30年,一心做一事,一心為強國,努力打造中國高端裝備“金名片”成了他的信念。種下的種子終會發芽、吐花、結果。2017年9月21日,“復興號”在京滬高鐵以時速350公里運營,我國成為世界上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高的國家。這樣的成就屬於“孫永才”們,屬於這一批務實創新的改革先鋒,屬於全中國。從餓著肚子的窘迫到錢袋子鼓鼓,從科技技術上的嶄露頭角到領先世界,從艱難困苦到繁榮昌盛。正是這些改革先鋒者們邁出的一小步,成就了中國的大發展和大進步。

他們擋住了槍林彈雨,換來了我們的一片晴天。1985年3月,入伍1年多的韋昌進隨部隊開赴前線。一次激烈戰鬥中,在4位戰友相繼犧牲、重傷後,他獨自堅守戰位11個小時,引導炮兵連續打退敵軍8次連排規模反撲。人們讚譽他,部隊表揚他,他卻說,真正的英雄是那些已經犧牲的戰友,他只是祖國鋼鐵長城上的一塊磚。他們擋住了槍林彈雨,換來我們的一片晴天。奉獻、犧牲的精神永遠都是這群人在人民面前,在國家面前亙古不變的選擇。他們的故事有關自己,有關你我,有關整個祖國。舍小我為大國,是他們在改革路上的堅守理念。

他們訴說的奮鬥過往,也是改革開放40年路上的磅礴力量。禹國剛,是改革開放後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批外派日本學習金融證券的留學生。他參與並見證了我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區域到全國的發展歷程。由他牽頭擬訂了《深圳證券交易所章程》等重要文件,有效促進了我國證券市場的規範化發展。葉聰,有著“載人深潛英雄”和“改革先鋒”的稱號。他見證了“蛟龍號”的出生,還親自駕駛它深入大海。十年磨一劍,我國向海洋深處進軍的中國夢,就通過葉聰和他所在的“龍之隊”成為現實。正是這一個個在改革開放的征途上勇於探索,勇於實踐,勇於奉獻的改革先鋒們,才使得中國在40年間有了鉅變,才使得中國人的中國夢得以實現。

習總書記說:”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包括抗戰英雄在內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樑,他們的事蹟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讓我們為這些先行者致敬,為我們為他們在改革路上的灑下的血何淚,道一句“辛苦”。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聽聽改革先鋒的故事,想想未來祖國的道路,讓新一批的改革先鋒在青年一代中湧現,讓新一段改革故事在年輕人身上發生。讓我們不忘初心,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改革的道路越走越寬闊,將改革先鋒的故事越講越動聽。(文/辛傑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