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扶貧幹部到戰“疫”先鋒

————淮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扶貧工作隊疫情防控工作記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鬥已進入關鍵階段,淮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扶貧工作隊迅速完成身份角色轉化,變“扶貧幹部”為戰“疫”先鋒,與村支兩委幹部和黨員一起踐行初心使命,共同築牢扶貧村防控“戰疫”第一道防線。

多種形式開展疫情宣傳

“非常時期,大家儘量少出門,能不出門就不要出門,注意衛生,勤洗手,有困難及時跟我們聯繫”,每日清晨,鳳臺縣楊村鎮前圩村的上空,都會迴盪這樣的聲音,淮南中院駐村扶貧工作隊與村支兩委工作人員利用流動喇叭,步行經過每戶村民門前,循環播報疫情防控常識和防控政策要點。為了讓村民們聽清楚內容,他們走得很慢,要是路上遇到行人,工作隊員就會向他們普及個人防護知識,遇到家裡老人小孩多的村戶,就會入戶進行重點宣傳。前圩村有7個自然莊,每個莊子都不大,但這樣走走停停也要將近一個上午的時間。

村裡有不少在外務工求學的年輕人,工作隊主動與他們溝通,號召他們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來,把各項政策帶到家中長輩那裡。“在沒有開展這些宣傳之前,我爺爺總是喜歡跑到外面打牌,總說有什麼好怕的,現在我把外面疫情的嚴重性跟他反覆的說,他這幾天都就沒怎麼出門了,也不讓那些牌友到家裡來。”從“我不怕”到“不要來”,爺爺的變化讓村民小蘇感受到了做好集中宣傳的重要性,現在村裡越來越多的“固執”老人都選擇“宅”在家中。

部分村民文化素質不高,把此次疫情和過往的家禽瘟疫劃上等號,並在鄰居間傳播。扶貧工作隊瞭解情況後,派小程到村戶家進行勸導,小程專門從網上下載了疫情防控漫畫,通過簡單直白的方式,解釋了新型冠狀病毒和瘟疫流感的不同,及時制止了村民們撲殺家禽的不當做法。

就這樣,通過快速傳達政令、發佈權威信息,正確引導輿論,傳播防疫知識,有效引導和規範了村民自我防控。

不辭辛勞做好聯防聯控

由於前圩村位於鎮西南,與潁上縣、利辛縣搭界,村民流動性較大,再加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滯後,給疫情期間的人員摸底排查和聯防聯控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中院扶貧工作隊利用自身熟悉村情、瞭解民意的優勢,積極協助有關部門做好湖北(武漢)旅居史、務工、就學等重點人群的排查工作。

一方面,挨家挨戶逐個排查登記。3名扶貧隊員在村支兩委的安排下,按照小組機制運轉,劃分片區,實行網絡化摸排,做到“三類人員重點排查”,發熱前十四天有湖北省來往史的重點排查,發熱並伴有乾咳等呼吸道症狀的重點排查,發熱且年齡50週歲以上的重點排查。另一方面在村口設立執勤點,加強對外村人員與車輛進村的登記、測溫,控制人流,減少人員聚集、扎堆。

前圩村的村容衛生問題,一直是當地的“老大難”問題,近幾年明顯好轉,但疫情到來無疑對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扶貧幹部與村支兩委一起組織人居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及時帶領村民開展環境衛生清掃,清除疾病滋生場所,每家每戶徹底清除人畜糞便、垃圾,清理雜物,疏通汙水排放溝渠,清除淤泥、雜草等,開展大消毒,消滅蚊蠅和有害蟲類、微生物,為村民創造一個乾淨、整潔、放心的生活環境。

挺身在前彰顯示範引領

越是關鍵時刻,越顯擔當作為。扶貧工作隊積極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組建黨員志願者服務隊,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目標,奔波在村口執勤點、流動宣傳隊和入戶村民家中。此外,落實24小時值守制度,確保突發情況及時到崗。針對當前前圩村防控物資短缺的現狀,市中院黨組決定特向其捐贈口罩100個。

扶貧工作隊隊長何峰表示:“作為一名老黨員,我必須衝在前面,我也堅信,有上級黨組織的堅強領導,有中院黨組的大力支持,有大家的眾志成城,就一定可以戰勝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