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员为什么跪拜时先拍两下袖子?三个原因,一个是清亡的因素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但是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由于和汉文化的不同,很多方面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汉人建立的王朝。

清朝官员为什么跪拜时先拍两下袖子?三个原因,一个是清亡的因素

但是有一项礼仪却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那就是大臣们在觐见皇帝的时候,都会拍自己的袖子,然后再跪下。相信很多看过清宫剧的朋友一定有印象。那么为什么清朝官员要拍自己的马蹄袖呢?

第一,民族文化不同。

满族是游猎民族,在东北长时间的生活中,满族人不同于汉族人那样的宽袍大袖,他们往往都是简易的并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暖效果的服饰。一是为了方便射猎,二是能够抵御东北的寒冷天气。

清朝官员为什么跪拜时先拍两下袖子?三个原因,一个是清亡的因素

入主中原以后,满族人也开始了宽袍大袖,但是并不如汉人那样,而是设计一个马蹄袖,并学着汉人以前的甩袖子,虽然学的很不正宗,但是他们认为这算是对汉文化的一种传承。

第二,安全考虑。

马蹄袖的好处之一就是袖口太小,根本放不下任何具有杀伤性的东西。但是一把小的匕首还是放得下的。所以,在上朝的时候拍一拍自己的袖口,是向皇帝表明自己没有携带武器,对皇帝是忠心耿耿的。

第三,象征作用。

甩马蹄袖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象征自己的廉洁。历史上对于当官的一直强调的是要做到“两袖清风”,而清朝官员对于这方面显得尤为注意,为了表明自己的公正无私以及廉洁,往往会把袖子拍得很厉害。

清朝官员为什么跪拜时先拍两下袖子?三个原因,一个是清亡的因素

但是讽刺的是,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珅,据说每次觐见乾隆爷的时候都会把自己的袖子拍得啪啪作响,而作为史上最大的贪官,把袖子拍得这么响也是脸皮够厚的了。而这样的形式主义做法,却给大清的灭亡埋下了伏笔。这样的做法却一直麻痹着大清的文武官员,直到它最终走向灭亡。

结尾

清朝的官场,大臣们对于每一个细节都会很注意,因为稍不注意,可能就会面临灭顶之灾。但是当你把一种礼仪运用到极致的并赋予其过多的虚假意义,那么这反而会成为约束自身的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