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君子心懷天下小人想自己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71.君子心懷天下小人想自己

在這段話中,孔子把“君子”和“小人”做了一個對比,“君子”是什麼樣的?“小人”又是什麼樣子的?如果要問,每個人都想成為“君子”,而誰都不願意做“小人”,那什麼是“君子”,什麼又是“小人”呢?下面咱們就先來把這兩個概念說一下。

“君子”本來的意思指的是“君王之子”,也就是一個國家的國王、君主,他的兒子,最開始“君子”強調的是崇高的地位。後來,“君子”這個詞被賦予了道德的含義,也就是說後來“君子”指的是那些道德高尚的人;再來看“小人”,一開始“小人”指的是那些地位低下的人。到了後來,“小人”這個概念也被賦予了道德的含義,開始指那些道德水平低下,甚至沒有道德的壞人。

71.君子心懷天下小人想自己

而到了咱們現代,一說“君子”就指的是道德高尚的人,一說“小人”就是沒有道德的人。“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在這句話裡,“君子”和“小人”這兩個概念指的地位的高低,而不是說有沒有道德。

好,知道了“君子”和“小人”,再來看看孔子是怎麼評價這兩類人的。孔子說:“君子懷德,小人懷土”,“懷”的意思是心裡存有什麼什麼念想,就是一直想著什麼,比如懷念。“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心裡一直想的是“德”,而小人心裡一直想的則是“土”,“土”是土地的意思,也就是自己家裡的那一畝三分地。孔子的意思是說作為君子,也就是那些大人物,位高權重的當權者,他們心中永遠是把“仁德”放在第一位;而作為小人呢,也就是普通的平民百姓,那些小人物,他們想的是自家的那一畝三分地,也就是自己的個人利益。

71.君子心懷天下小人想自己

除了這一點不同之外,孔子又說:“君子懷刑,小人懷惠”,注意,這裡的“刑”不是指刑罰,而是指典型,在文言文中,經常用刑罰的“刑”來代替典型的“型”這個字,在這裡的意思是讓大家效法的典型,也就是學習的榜樣;“惠”的意思是好處、實惠,比如小恩小惠,指一些小不言的恩情和實惠。“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心裡想的是自己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典型、榜樣,讓大家學習和效仿;而小人呢,他們心中想的則是好處,自己能獲得什麼好處,得到什麼利益。

總結起來,君子心中想的都是一些大的、宏觀的方面,不怎麼會考慮個人利益;而小人想的則是自己的個人利益,想不到那些國家、社會等大的層面,由此可見,“君子”和“小人”,也就是大人物和小人物,他們的人生格局是不一樣的。

71.君子心懷天下小人想自己

其實我覺的,君子和小人,不能說誰好或是誰不好,不是君子就一定要好於小人,一個人他是君子還是小人,取決於他所處的生存環境,那些君子、大人物,他們一生下來就衣食無憂,所思所想自然會著眼於國家、社會、人生精神層面;而小人物,平民百姓,他們終其一生要為生存奔波,肯定是把吃得飽、穿得暖放在首位,想的是個人利益,也就是還處在物質的滿足這一階段。

這是古代的情況,而到了現代,物質比較豐富,大家已經衣食無憂,所以無論是“大人”還是“小人”,社會精英還是平民百姓,大家都是越來越注重精神上的滿足,想的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需求。

71.君子心懷天下小人想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