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樹”為什麼叫“楊柳”,原來和隋煬帝有關……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綠葉誰剪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 唐代詩人賀知章的詩句優雅的說明了垂柳的諸般特性:枝條下垂,葉片狹長,陰曆二月份便綠枝滿頭。冬末柳梢便開始吐綠,到了春季,嫩綠的新葉,鵝黃的柳花,永遠是春意融融的景色中不可缺少的組成。

在民間經常會聽到“五九和六九,抬頭看柳(河邊看柳)”,說的正是春遊和踏青的時節,自古至今永遠為人們所樂此不疲的項目——賞柳,無論是在風光秀美的西子湖畔,還是在悽風烈烈的嘉峪關口。

“柳樹”為什麼叫“楊柳”,原來和隋煬帝有關……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中的美句,先人自古便為楊柳定性,隨風曼舞,枝條飄搖,而“依依”兩字則給人無限的遐想,彷彿令人感受到春風輕柔、陽光和煦,彷彿有位楊柳一般的女子,在春光中淺吟低唱——這顯然是在說垂柳。

“柳樹”為什麼叫“楊柳”,原來和隋煬帝有關……

自古便被文人騷客不斷吟唱的楊柳,所代表的並不完全都是美好春光。《世說新語》中曾記錄這樣的故事:東晉時期赫赫有名、戰功累累的大司馬恆溫在北征的時候,經過金城(今天的蘭州),見到了昔日親手栽種的柳樹,如今已經長成十圍,今昔對比,於是感嘆,樹已老矣,何況人乎。於是就有了這樣的名句流傳“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悽愴江覃。樹猶如此,人何以堪?”以柳樹喻人,表述感逝傷懷的情緒。

“柳”與“留”諧音。古人送別,折柳相贈,在唐朝長安更是演化出灞折柳的習俗。大詩人李白的《憶秦娥》詞中寫道:“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於是灞橋柳便代指了分離與別緒,以至於世間的柳樹,久而久之,就如同灞橋一般,和分離之意糾纏一起。

“柳樹”為什麼叫“楊柳”,原來和隋煬帝有關……

至於“柳樹”前加個“楊”字姓氏,相傳與隋煬帝楊廣的江南瀏覽有關:隋煬帝名人開鑿了京杭大運河,於是乘船南下,賞風光,看美女。船行至江南,河畔兩側多種柳樹,樹蔭斑駁,可供人歇腳遮陽。楊廣因柳樹為君王遮陽有功,一時興起,將自己的姓氏賜予柳樹,因此柳樹得姓,喚作“楊柳”——其實柳樹的姓氏只不過是後人附會,早在隋煬帝出生前不知是多少年,“楊柳”的說法早就有之。

關注+點贊+轉發+收藏是最有力的支持,與君分享花卉知識。

你的支持是好文章創作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