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世界里,有诗与远方——记大山里的诗人周文婷

近日,有位阳光、率性的女诗人“周公子”进入大众眼帘,她是一位90后的靖边姑娘,名叫周文婷,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靖边采油厂职工,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化工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陕西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2013年开始诗歌创作,她以独特的视角讴歌着辛勤劳动的平凡人。作品散见于《延河》、《延安文学》《三边文学》、《塞上》、《榆林日报》、《延长石油报》等报刊杂志。

她的世界里,有诗与远方——记大山里的诗人周文婷

诗人周文婷

与诗歌“结缘”

因为工作的原因,作为一名石油工人,周文婷多数时间是待在大山里的,山里条件有限,没有其他休闲娱乐设施,闲来无事她就拿起书看看,时间久了,她竟然爱上了读书。大山的安静和安逸,让这个年轻人褪去了浮躁,静下心来埋头于诗歌创作,忘却自我。“我觉得写诗是一种不自觉的流露,我觉得自己就是为写诗而生。”周文婷说。

所有的诗人都在逃避现实,也在身不由己地书写着自己经历的时代和生活。而周文婷写诗的这几年来,似乎在用自己的诗歌诠释着生命的真实和意义。“起初,我就是发些随想,后来我们延长石油举行了“首届职工征文比赛”, 因为这个机缘,我就随意写了一首诗歌叫《梦的孩子》,当时仅仅得了优秀奖,因为是第一次写东西就获了奖,心情特别激动,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维度,爱上了写诗。”

今年9月,周文婷受邀参加“第八次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石油工人,提起自己对诗歌的了解,周文婷这样说:“只有荒凉的大山,没有荒凉的人生。生活工作在大山里,自己仿佛和大山成了彼此的心跳,那种感觉唯美到难以言说,每一天风轻云淡,与草木、阳光,与所有的风景融为一体,大山的干净与纯粹、自然与放松让人留恋不已,也是她创作诗歌的源泉活水。”在大山工作生活,周文婷似乎找到了自己的一个支点,不管是写诗还是工作,她都希望自己能够埋头苦干,开拓创新。

她的世界里,有诗与远方——记大山里的诗人周文婷

读诗 写诗 爱诗成“魔”

对诗歌的热爱,周文婷可以说是几近狂热,提起自己喜欢的诗人和诗歌,她就会不由分说地开始诵读:“没有你的时候,北风已明显的老了,整座大山也没有理由继续大下去了”。“我们生来就走不完这个圆,”周文婷说她的笔尖有一头豹子,因为每一次动笔的时候都有豹子老虎在替她发声,于是落下来成了文字,而这个文字的硬度、软度、温情度,大或者小就取决于读者和作者的所产生的共鸣。

提起大夏国都统万城,周文婷的脑海里诗文涌动“你是一场旧梦,至今没有人敢新编……” 当她和草木对视的时候,脾气温和了下来,那些生命中的狂草,变成了小楷。“无定河,因为你,土地不再失存……”周文婷文思泉涌,不断地写就了一篇篇丰富鲜活、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的动人作品,一次一次完美诠释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奥秘。

正如周文婷的诗歌《你是阿拉善的每一粒传说》里写道:“那是阿拉善第一次看见自己,所有困在体内的黎明与黑暗,都找到了自己的道义”功夫终究是不负有心人,周文婷的诗歌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赏读,很多报刊杂志也刊登了她的作品。今年九月份她有幸代表中国化工协会受邀参加“第八次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参加此次座谈会的还有陈诚、范墩子、周子湘、魏田田等10位陕西代表作家。座谈会后,周文婷有幸与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张抗抗等著名作家学者交流学习并合影留念,此次文学盛会对周文婷而言受益匪浅。

她的世界里,有诗与远方——记大山里的诗人周文婷

与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合影

对于周文婷来说,工作、看书、写诗就是她的日常,对于写诗,家人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她很自豪生活在一个五世同堂和睦的“石油世家”里,因为她的父亲、哥哥、姐姐都在延长石油上班。父亲周向清为女儿感到自豪:“我这几个娃娃各有天赋,我就重点按照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喜欢做什么,只要是正能量的爱好,文婷在文学创作方面很执着,我们一家都很支持她。”

周文婷的诗歌想象丰富,语言富有特色和张力,诗歌作品备受关注。“周文婷是靖边这几年涌现出来的最优秀的年轻诗人,我一直很关注,诗写的很灵动,也富有哲理味,比如她的《诗摘星的人》,有古典的意向。‘我只想做一个摘星的人,一颗、两颗、三颗......’多生动,语言多有张力,因此我对周文婷很看好,周文婷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的诗人。”靖边县文联主席、诗人霍竹山先生对周文婷诗歌唯美的艺术特色,浩瀚的思想,关注社会民生的多元题材,深遂磅礴的视野以及独特的写作意韵给予高度评价。

对于周文婷而言,诗歌是笔下画不完的圆,心间填不满的缘;是眉头解不开的结,命中解不开的劫,挣不脱,逃不过。这个热爱生活、热爱工作、更热爱文学创作的90后诗人,有着一颗年轻的心,文学对她来是一场未知的旅行,她将在这场旅行当中不断收获幸福……(靳天龙 白凌燕 史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