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清市向陽文藝協會深入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活動

近年來,浙江省樂清市向陽文藝協會深入城鄉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活動。該協會堅持"群眾編、群眾演、群眾看"的宗旨,按照政府倡導、社會支持、群眾參與"的原則,經常開展"形式活潑多樣,內容豐富多彩,主題鮮明突出,思想積極向上"的"百姓舞臺 百姓樂"活動,被當地群眾稱為"家門口的舞臺",影響力在當地不斷提升,深受柳市等地群眾喜愛。 今年農曆九月九重陽節上午九時,記者在柳市鎮馬道頭村公園看到,由樂清市向陽文藝協會組織"百姓舞臺百姓樂"文藝演出在這裡舉行,演出在大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拉開序幕。據瞭解,這是當地馬道頭村40多名60歲以上老人身穿旗袍上臺表演,其中一名最高齡的是92歲的胡姓老婆婆,她精神狀態,思維能力都很好。由該鎮象陽社區業餘歌手王新華演唱的《最美的歌唱給媽媽》,由黃華社區陳思等婦女表演的《印度舞》等節目,將整個活動推向了一個又一個高潮,現場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同時,越劇、溫州道情、瑜迦表演等輪番上場,最後由黃華社區陳少芬帶隊演出的舞蹈《竹扛舞》中落下帷幕。 當晚記者獲悉,在該鎮樓下村也同樣邀請樂清市向陽文藝協會來演岀,由該村胡玲等7位婦女跳的舞蹈《動感廣場舞》拉開了整場文藝演出活動的序幕。該村的8位婦女還表演了舞蹈《水兵舞》,以鮮豔的服裝搭配、變幻的舞姿,讓群眾眼前一亮。同時,村裡的一位退伍老兵陳雲福,表演的二胡獨奏《北京有個金太陽》,以及村民陳輝和雁蕩鎮女演員黃玲琴搭擋合唱的民間小調《手扶攔杆》,歌曲《紅梅贊》、《十五的月亮》,樂器合奏《喜洋洋》等精彩的演出一幕接一幕,伴隨著觀眾的陣陣掌聲笑聲,演員們縱情高歌、翩翩起舞,整臺文藝演出氣氛熱烈,高潮迭起,精彩紛呈,嬴得現場觀眾陣陣喝彩,將群眾帶入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當晚演出結束後,記者採訪了該協會會長鬍金池,他告訴記者,"今天是重陽節,兩個村都要求同一天演出,我們只好安排上午一場,晚上一場。今天我們早晨6點多鐘,就到協會辦公室集中,將存放在二樓的音響器材、燈光設備等搬下樓再裝上車,運到四五里遠的演出地點,東西裝上車又搬下,因我們協會理亊會主要成員,平均年齡已60多歲,副會長湯長宣、陳永華及理事吳桂柳等,器材設備多又重,一件件從車上抬下又要搬到舞臺上,使他們都累得精疲力盡,但個個仍然堅持著忙這忙那。 從上午9點開始演出,到中午11點多結束。又要將器材設備送到夜場演出的地方,還要懸掛舞臺背景,安裝燈光,擺設音響設備,反反覆覆地工作,最後各自回到家都已11點左右,但演員們不計較得失,不怕麻煩,不怕辛苦。值得一提的是,協會這些設備都是大家籌資買來的,這種精神實在可貴。一場演出村裡或單位要支付二千、三千、五千元不等,七八十名演員,吃一頓飯後就所剩無幾了。有時約好十個二十個會員,在某個地方自娛自樂,唱拉彈琴演起來,周邊聞訊群眾陸續趕來圍觀。會員們的積極性都很高,哪裡有演出都積極報名參加。 中青年女演員方玲、邵賽蘭、高如意、劉青萍、李小鳳、黃玲琴及陳少芬、陳思等,她們聲音好歌又唱得好聽,也有幾組演員舞蹈跳得非常好,她們一致認為上臺演節目,自己開心,觀眾快樂,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胡餘池接著說:"我們協會現有80多名會員,女會員佔三分之二,有了這一班"紅色娘子軍",協會就能拉的出,演的成功。 記得去年"三八"婦女節,記者跟隨樂清市向陽文藝協會去柳市鎮前州村慶祝"三八"婦女節文藝晚會演出,該協會數十名藝術愛好者先後登上舞臺,以歌舞、戲曲、雜技、小品等多種形式,歡快的歌舞聲,歡笑聲,熱鬧非凡的演出場所擠滿了前來觀看的群眾。現場記者發現,先後共演出20個節目,演了一點五十多分鐘,中途退場的觀眾寥寥無幾。一位村幹部告許記者,"臺上演員演的認真,個個節目演得都很精彩,場內掌聲不斷,大家反映真好看,明年"三八"再請他們來演"。果然,記者得知今年"三八"該協會又去演了。據瞭解,樂清市向陽文藝協會成立至今已4年多,會員中大多數是柳市人,有唱歌、舞蹈、曲藝、演小品等業餘文藝愛好者,在協會經濟緊缺的情況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克服一切困難,經常組織演員到附近城鎮鄉村,用他們自編自演的節目,為廣大群眾送去精神食糧。今年以來,在樂清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樂清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柳市鎮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已先後在柳市鎮政府大樓食堂門口,前州村、馬道頭村、樓下村、翔來橋村新新雅大酒店、橫大橋東岸村辦公大樓以及嶺底鄉南充村等地,上演了9場豐富精彩的文娛節目,受到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