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盘点」2018年美国海军重大采办事项——水面舰艇

「年度盘点」2018年美国海军重大采办事项——水面舰艇

水面舰

2018年,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理查德森为四种新型水面舰制定了较激进的进度表,突出了海军对新型水面舰的短期需求,但如何满足这些需求仍充满不确定性。

该年,海军用较短时间为导弹护卫舰项目遴选了五家竞标商,该项目将成为近海战斗舰的替代者。2月,海军授出概念设计合同,近海战斗舰建造商奥斯塔美国公司、洛马公司、通用动力巴斯钢铁造船厂、意大利造船金融集团和亨廷顿·英格尔斯公司,每家均获得1500万美元合同;7月,海军向这些公司提供更多资金,以进一步完善设计。海军计划在2019年启动建造合同招标,2020年授出合同。

除了护卫舰计划,美国水面舰队的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海军计划中的未来水面舰队体系将包括一种大型舰船来取代巡洋舰和驱逐舰,一种小型舰船来取代近海战斗舰和护卫舰,以及两种尺寸的无人或可选有人作战舰。海军已经表示大型战斗舰的设计将采用“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关键技术,并将使用DDG-51 Flight III的“宙斯盾”武器系统和AN/SPY-6(V)防空反导雷达。海军未再公布其他细节,预计2019年1月会披露更多信息。

在“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方面,海军于2018年2月发布一份五年期合同招标书,计划采购15艘该型舰。9月,海军向英格尔斯造船厂、通用动力巴斯钢铁造船厂分别授出6艘、4艘建造合同,以达到最初设定的每年建造两艘的基准。该合同另包括五艘舰船的附加选项,以帮助海军更快地达到355艘的舰队规模目标。尽管美国国会2018财年未向海军提供第三艘舰船的采购资金,但海军仍在12月授予巴斯钢铁造船厂2019财年采购第三艘舰的合同。作为另一项加速实现355艘舰艇目标的举措,海军在4月份表示将把所有“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使用寿命延长至45年。

「年度盘点」2018年美国海军重大采办事项——水面舰艇

在“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方面,二号舰“迈克尔·蒙索尔”号(DDG-1001)几近波折:2017年12月首次验收试航后,该舰的综合电力系统便出现故障;2018年2月进行第二次验收试航;4月交付海军,但由于发动机涡轮叶片在海试中受损,无法抵往圣迭戈港口;为使该舰按计划在11月离开缅因州的造船厂并于12月抵达圣迭戈港口,海军和巴斯钢铁造船厂耗时数月换掉了整个发动机。12月,“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最后一艘,即三号舰“林登·约翰逊”号在巴斯钢铁造船厂下水。

「年度盘点」2018年美国海军重大采办事项——水面舰艇

在近海战斗舰方面,海军希望在2019年只采购一艘,但国会考虑到海军要到2020年才开始采购未来导弹护卫舰,为了维持舰船工业基础,要求海军在2019采购三艘近海战斗舰。

在海军“远征海上基地”(ESB)方面,美国通用动力国家钢铁造船厂发生闸门垮塌事故,海水涌入船坞对“米格尔·基思”号远征海上基地平台造成一定损伤。该平台虽已趋于完工但还未达到可下水状态,该事故将导致其建造和交付日期至少拖后六个月。

两栖舰

「年度盘点」2018年美国海军重大采办事项——水面舰艇

2018年海军为两栖舰队提供新的能力,以满足海军陆战队的需求。1月,海军决定在LX(R)计划下建造第14艘“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LPD-30。LX(R)是海军现有两栖船坞登陆舰替代计划,LPD-30也成为该计划下建造的首艘舰。4月,海军正式将LX(R)命名为LPD Flight II型。

但在LX(R)方案确定前,美国国会继续加大对在建两栖舰的投资,以维持生产线的运行。“圣安东尼奥”级Flight I型最后一艘舰LPD-29借鉴了LX(R)的先进技术,两者之间的差异最小。此举还确保了“惠特贝岛”级和“哈珀斯·费里”级船坞登陆舰将被更复杂的平台所替代。美国国会讨论的焦点转向了这些舰船的采购速度,以及是否可安装垂直发射系统或其他武器。

从更长远角度看,海军陆战队少将大卫·科夫曼正领导远征战团体推进“两栖舰进化计划”,试图将“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升级为更像驱逐舰的中型舰船,包括升级大型甲板两栖攻击舰上的指控和通信系统,以更好地利用F-35B“联合攻击战斗机”及其他新的战争数据源,并增加舰队中两栖舰的数量和战备度。

10月,英格尔斯造船厂开始建造第三艘“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布干维尔岛”号,该舰在设计上再次引入坞舱,以支持登陆艇作业。

(蓝海星:郭宇 柳正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