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續寫釉裡紅億元傳奇?釉裡紅魚藻紋帶蓋梅瓶賞析

誰將續寫釉裡紅億元傳奇?元代釉裡紅魚藻紋帶蓋梅瓶賞析

釉裡紅歷來就是瓷器之中比較名貴的品種,為什麼呢?因為其燒製難度極高。青花瓷器和釉裡紅瓷器都是釉下彩瓷器,青花瓷是一個美化的、文學化的詞彙,其專業用語應該是釉裡藍或者釉下藍。青花和釉裡紅都是素胎彩料繪畫之後罩上釉料在高溫下一次燒成,青花用鈷藍料,在呈色範圍溫度比較容易控制,而釉裡紅用的是氧化銅作為呈色劑,必需得在1350度的高溫、還原氣氛下才能呈現出好看的紅色,溫度誤差不超過10度,高了顏色就飛了,沒有紅色,低了顏色就發黑,不好看。元代釉裡紅瓷器鑑定要理解古人的難處,古時候沒有溫度計,燒製溫度控制全憑經驗,10度的溫度誤差在我們常人看來好像很大,但是再1000多度的窯裡面就是一點細微的差別,這樣一來就很容易燒壞,成品率很低,所以在古時候燒製釉裡紅的成本要比燒製青花的成本要高得多。所以歷代以來釉裡紅都是名貴瓷器,明早期過後就基本沒有燒製,這是國力的表現,到清康熙以後國家強盛了,釉裡紅便又開始燒製了。而釉裡紅最早燒製的,是我們的元代。

誰將續寫釉裡紅億元傳奇?釉裡紅魚藻紋帶蓋梅瓶賞析


元 釉裡紅雲龍紋大口梅瓶 尺寸 高52cm

成交價 HKD 149,500,000

成交時間 2013-10-27

誰將續寫釉裡紅億元傳奇?釉裡紅魚藻紋帶蓋梅瓶賞析

QIANLONG SIX-CHARACTER SEALMARK AND OF THE PERIOD (1736-1795) A FINE AND EXCEEDINGLY RARE UNDERGLAZE BLUE AND COPPER-RED MEIPING

QIANLONG SIX-CHARACTER SEALMARK AND OF THE PERIOD (1736-1795)

成交價:RMB 38,009,280

時間 :2011-11-30

元代釉裡紅瓷器鑑定

一、元代釉裡紅瓷器鑑定——胎體

1、胎質:元青花用料大致相同,堅硬細膩,胎骨厚重。有旋削痕和接痕。

2、胎色:灰白色、漏胎處有火石紅。

二、元代釉裡紅瓷器鑑定——釉質

1、釉料:乳濁釉、透明釉、白釉。釉麵肥潤。

2、釉色:淡青色、灰白色、青白色。

三、元代釉裡紅瓷器鑑定——呈色劑

以銅為呈色劑,燒製不好控制,顏色有粉紅、深紅、黑褐、褚色等。少量精品存世。

四、元代釉裡紅瓷器鑑定——器型

主要有:罐、壺、瓶、高足杯、玉壺春瓶等

五、元代釉裡紅瓷器鑑定——紋飾

紋飾的裝飾方法、畫法要落後於同期青花——因為呈色沒法控制。但紋飾、紋樣與青花大體相似。具體紋飾可參考上一篇元代青花瓷器鑑定。

元代釉裡紅瓷器鑑定可以參考元代青花瓷器鑑定方法,同作為景德鎮主要生產瓷器,他們還是有很多共同點可以參考的。瓷器的鑑定一定要注意一個橫向的對比。

釉裡紅瓷器市場簡析

早在2006年明洪武年間的釉裡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亮相佳士得,以港幣7852萬的成交價在收藏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力。此後,明洪武年的釉裡紅歲寒三友玉壺春瓶連紅木原裝舊盒在北京匡時的2011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以人民幣2760萬元成交。2013年,“明洪武釉裡紅雲龍紋雙龍耳瓶”,在06月23日澳門中信2013年春季拍賣會以港幣11880萬成交;而這場拍賣會中元代釉裡紅瓷器“鳳穿牡丹紋刻花扁壺”以港幣9200萬落槌;還有一件明洪武釉裡紅瓷器“纏枝蓮牡丹紋軍壺” 以港幣5520萬成交;同年,一件元釉裡紅雲龍紋大口梅瓶,在澳門中信秋季拍賣會以港幣14950萬成交;而另一件元代釉裡紅瓷器“鳳穿牡丹紋玉壺春瓶” 以港幣7245萬被買家收入囊中。

由此可見,釉裡紅瓷器在早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市場影響力,我們根據其此後的市場表現可分析得出,釉裡紅瓷器市場將持續一段時間的熱度。2016年,明洪武年的一件釉裡紅纏枝花卉紋象耳盤口瓶在澳門中信春季拍賣會以港幣32200萬成交,打破了釉裡紅瓷器的歷史成交價;2018年,一件釉裡紅雲龍紋象耳大瓶在香港中能八週年大型拍賣會上以13335萬落槌。近年來,市場中清三代及當代釉裡紅瓷器也有一定的成交,可持續觀望,而元代及明代釉裡紅瓷器收藏熱度依然不減,可持續關注及收藏。

誰將續寫釉裡紅億元傳奇?釉裡紅魚藻紋帶蓋梅瓶賞析

元代釉裡紅魚藻紋帶蓋梅瓶

此釉裡紅梅瓶高51CM,口徑5.5CM,底徑13.5CM,蓋子由藏友尋覓匹配所得,實在是珍貴難得。此瓶胎質細膩,釉光如玉,敞口外撇,器身上肩肥腴,腹下削瘦,圈足,梅瓶形器身,造型端莊。器身繪釉裡紅,紅白兩色交相輝映,色澤濃豔,優美挺拔,格外醒目,是非常難得的收藏佳品。有興趣者可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