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安置小區內的喬遷之喜

一个安置小区内的乔迁之喜

孫女要在安置房裡結婚,73歲的朱老太把新傢俱擦了一遍又一遍。

2016年10月,相城區漕湖街道永昌涇花苑一期正式交房,3390套安置房陸續交付到動遷農民的手中。看到線條流暢的立面、清新雅緻的色調、移步換景的環境、安全便捷的智能化管理系統,拿到鑰匙的回遷居民們臉上掛滿了笑容。

永昌涇花苑是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蘇相合作區建立以來的第一個安置小區,不僅向回遷居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更為開發區拆遷安置項目樹起了新的標杆。

一个安置小区内的乔迁之喜

在新的小區裡打太極拳,居民們的心裡更愉悅。

喜上眉梢:高綠化+低容積

走進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蘇相合作區,走進相城區漕湖街道的永昌涇花苑,美觀大氣的多層和高層住宅讓人想不到這是一個安置房小區。

永昌涇花苑位於永昌涇以南、漕湖大道和老蘇虞張公路交界處,安置居民以倪匯、上浜、衛星、湯浜、永昌、下堡6個行政的動遷農民為主。據社區黨委書記朱金德介紹,作為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蘇相合作區建立以來的第一個安置小區,永昌涇花苑從建設標準和細節上都體現了國家級開發區的高標準和高規格。一期工程佔地326.9畝,建築面積45.5萬平方米,建設安置房53棟,其中多層18棟、高層35棟,還有5棟公用房,容積率低於1.7。

超低容積率讓回遷居民高興不已,更讓人興奮的是小區內的綠化率近38%,車庫配比超過1:1.7。每一棟樓的建築外立面線條美觀又實用,路口豎立著高清攝像頭,所有住宅樓都覆蓋智能門禁系統,回遷居民一經入住即可啟用;小區裡的綠蔭小道穿過綠地通向每棟樓房每個單元,路兩旁的環境移步換景,讓人能夠明顯感受到與傳統安置房小區的截然不同。

原來家住衛星村的回遷居民鄒小弟分到了一大一小近200平的房子。“我們家原來住在20多年前用空心磚建造的老舊房子裡,周圍環境也非常差。現在分到的新房子,在外面看看就高興。”拿著剛到手的房子鑰匙,鄒小弟喜上眉梢,他說,“房間格局非常好,南北通透,還是封閉小區,老人有遛彎的地方,孩子有玩耍的地方,居住環境比過去好多了。”

一个安置小区内的乔迁之喜

服務大廳裡,社區居民辦事不出門。

喜不勝收:現代化+多功能

永昌涇花苑的建設理念除了高規格高標準,還有就是給回遷居民高便利。社區服務中心內,設有圖書閱覽室、舞蹈排練房、婦女兒童之家、民情諮詢室、黨員活動室、人大代表之家、多功能會議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社區黨委副書記丁葉蘭介紹說,社區正在建設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兼具日間照料中心,設有書畫室、棋牌室、休息室。兩個服務中心2400平方米,組成了一個現代化、多功能的“居民之家”,全方位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

社區服務大廳裡新近推出了“郵政通”,為社區居民提供水電煤繳費、網絡購票、包裹提取等“一站式”服務。丁葉蘭告訴記者,以“建一流社區,創一流服務”為工作標準,社區確立“優服務,暖民心”的理念,盡力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優質的服務。

考慮到本地居民的風俗習慣,永昌涇花苑還專門設置了兩幢3層的喜宴廳。“我們喜宴廳內部按照酒店風格和標準進行裝修,兩個宴會廳加起來能設置200多桌,可滿足2000多人同時開宴。”在丁葉蘭看來,高規格、大容量的喜宴廳不僅為居民提供了婚喪嫁娶的場所,方便了百姓,還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以往動遷安置小區投用後經常出現的居民佔道、小區環境整治等管理問題,提升小區管理水平。

更讓永昌涇花苑回遷居民放心的是,漕湖街道與漕湖醫院聯合,在永昌涇花苑開設分院,分院裡除了醫生坐堂開設正常門診,還配上了尖端診療儀器,讓社區居民在家門口享受醫療衛生服務。

一个安置小区内的乔迁之喜

社區服務中心的圖書室成了居民豐富知識的樂園。

喜上加喜:新家園+新婚房

走進永昌涇花苑,寬敞的小區居民廣場讓人彷彿走進了一座公園。廣場的一側,7位居民正在有模有樣地打太極拳,社區黨委副書記丁葉蘭告訴記者,這些居民是社區太極拳隊的隊員,平時喜歡打打太極拳,有時還要給附近居民表演,在強健自己身體的同時,給左鄰右舍送歡樂。以前分散居住時,他們想要湊在一起練太極拳也難。現在住進了新家園,只要有空隙,隨時隨地都可以集合起來。

要說喬遷之喜,新搬進永昌涇花苑70幢301-302的回遷居民陳建生可以說是喜上加喜。今年49歲的陳建生在黃埭聯防隊工作,原來住在湯浜村28組,拆遷後安置到永昌涇花苑,分到了一大一小兩套接近200平方米新房。以前,他常為獨生女兒的結婚用房犯愁,現在把分到的一套115平方米的大房用作女兒的婚房,女兒女婿都很開心。11月5日,一對新人在新房裡舉行了婚禮,成為永昌涇花苑首批喜結連理的新人,前來祝賀的親朋好友都說,陳家喬遷之喜加上新婚之喜,而且是在這樣高規格的小區裡,稱得上是喜上加喜。

從低矮破舊的民房搬到寬敞明亮、配套齊全的高樓大廈,永昌涇花苑的建設與落成是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經濟社會轉型、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一個縮影。通過空間的騰轉置換,原始的農村村落完成了工業化積累的歷史使命,村民擁有了市民的新身份。從農村到城市,從農民到市民,從散居的水鄉村落到集中的安置社區,永昌涇花苑為漕湖農民打造了一個美麗的新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