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評論」“新春慰問”當“問”出實效

2019年春節到來之前,中共中央組織部下發通知,要求各級黨組織節日期間開展走訪慰問生活困難黨員、老黨員、老幹部活動,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特別要適當擴大走訪慰問範圍,做好老骨幹、因病致貧的特困群眾的幫扶工作。

“新春慰問”也是一種走基層,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到基層去送去黨和政府對群眾的關心、關懷、溫暖,是進一步密切聯繫群眾的方式,也是體察民情,瞭解群眾疾苦的重要方式,也是踐行群眾路線的具體實踐。

原本,這樣的“新春慰問”是可圈可點的,但是在現實中,一些“慰問”卻只是在形式上用心,各種“擺拍”不說,更是把慰問表達在一些物品和一些祝福的話語上,但是卻忽視了慰問的重心在傾聽群眾“疾苦聲”。

節日期間走訪慰問,的確需要一些物質上的幫助,為他們解決燃眉之急,但是卻不能一味地採取物質幫助,要知道心理上的安慰,精神上的幫助也是他們需要的,在“新春慰問”的過程中,要重視“慰”,更要重視“問”。

事實上,這樣的方式也是幹部了生活困難黨員、老黨員、老幹部具體生活的一種方式,到他們身邊去看一看,才能對他們的實際情況更感同身受,在親切的交談中,才知道他們過得好不好,還有那些問題需要得到解決,而“收集問題”就是“收集民意”,才是這次慰問的中心,也是更好做好群眾服務的重要方式。

“問”是一種態度,“答”是一種成績。對黨員幹部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慰問,表達關心是一個方面,而解決問題則是最終落腳點,這才是關心他們過得好不好、幸福不幸福的實際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