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不能磨得太锋利?这四个关于刺刀的“常识”其实是错的!

拼刺刀是战争剧中常见的情节,虽然有大刀队的存在,但白刃战的主角始终是刺刀。关于刺刀也有很多“常识”流传甚广,其中有些听起来言之凿凿,但与事实却是不相符合的。

刺刀有助于提升射击精度

刺刀不能磨得太锋利?这四个关于刺刀的“常识”其实是错的!

在某些影视剧和历史影像资料中,会出现将士在安装好刺刀后再向敌人射击的画面,慢慢得,刺刀有助于提升射击精度就作为一条“常识”传播开来。其实这是一种谣传,刺刀非但不会提升射击精度反而还会增加射击误差。

怎么样才能提升射击精度呢?首先你的装备要精准,其次你瞄的要准,还有一点很关键,就是在击发瞬间,你要保持枪身稳定,而刺刀的存在恰恰容易破坏这种稳定。

加装刺刀相当于增加了枪口部分的重量,根据杠杆原理,士兵握着枪托瞄准时,枪口部分的晃动会变大。因此,士兵更难保持枪身稳定,射击误差也会变大。

刺刀越锋利越好

刺刀不能磨得太锋利?这四个关于刺刀的“常识”其实是错的!

众所周知,刀剑磨得越光滑便越锋利,杀伤力也越大。是以,很多人认为作为战场利器的刺刀自然也是磨得越锋利越好,像剧中日本人的刺刀,明晃晃的,看起来锋利又可怕。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实际上刺刀主要以蓝色和黑灰色为主。

将刺刀磨得银白锃亮,看起来锋利可怕,但这种刺刀在白天和晚上都会反射出明亮的光芒,因此很容易暴露位置,在战场上也容易“误闪”到自己人,可谓害人害己。

同时,刀剑越是锋利,穿透性就越强,刺刀要是过于锋利就会轻易刺穿敌人身体。但相应的,需要拔出来的部分就更多,也就说刺入和拔出的频率会下降。想一想,要是在战场上,某个敌人的刺刀向你刺来,而你的刺刀还在对面敌人身体里无法快速拔出,那该是多么恐慌!

刺刀上有毒

刺刀不能磨得太锋利?这四个关于刺刀的“常识”其实是错的!

很多人认为刺刀伤比其它战伤更容易溃烂,这是因为刺刀上有毒,那些看起来银光闪闪的刺刀上面“镀有水银”,而那些看起来呈蓝色和淡灰色的刺刀上则“涂有毒药”。这种说法看似很有道理,但其实与事实不符。

其实那些银光闪闪的刺刀上面镀的是一种叫铬的金属,只是为了增加刺刀的硬度和耐腐性,不会让人中毒,至于谣传的水银,虽有剧毒,但常温下是液态,根本镀不上刺刀。

而那些蓝色或者淡灰色的刺刀也并不是表面涂有毒药,其实只是防锈蚀所采取的“发蓝”工艺和“磷化”工艺,无毒无害。

日军拼刺刀前会先退掉子弹

刺刀不能磨得太锋利?这四个关于刺刀的“常识”其实是错的!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日军在拼刺刀前,会先将枪内的子弹全部退出,以防止在拼斗中走火误伤,同时也是武士道精神的体现,很多影视作品中也都采用了这一说法。

实际上,这完全是误传,倒是有些日军会在拼刺刀前先把子弹打光,消灭一些对手的有生力量后再近身搏斗,但不会把子弹退出再去拼刺。

日军的步枪武器都有很完善的保险设计,搏击中的碰撞基本不会造成走火,而且拼刺刀时,手是抓着枪托的,一般也不会触碰到扳机。另外这种退子弹的白刃战方式也没有在《步兵操典》等明文规定中体现。所以,这种说法是没有现实依据的。

刺刀不能磨得太锋利?这四个关于刺刀的“常识”其实是错的!

我们现在处于和平年代,很多军事知识都是从影视文字作品中得到的,有些看似很符合我们感觉的说法其实是不符合实情的,毕竟很多经验和教训都是先烈们在实战中付出生命的代价才总结出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