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的兩個董鄂妃,一個得他深情不移,一個為他自願殉葬

公元1660年8月,清世祖順治皇帝的皇貴妃病逝於承乾宮,悲痛欲絕的他產生了剃髮出家的念頭,幸得高僧玉林琇勸阻,順治才暫時放棄了這個想法,不過此時的他早已心如死灰,除了以佛法為寄託,再找不到別的生之希冀了。公元1661年正月,順治命令自己最寵愛的太監吳良輔前往憫忠寺出家,並親自前往觀看他的剃髮儀式,誰知回到紫禁城的當晚他就高燒不退,染上了天花之症,僅僅幾天之後,順治帝病逝,年僅23歲,他去世的那一天剛好是正月初七,而壓垮這位年輕皇帝的最後一根稻草,正是那位先他幾個月去世的皇貴妃,也就是充滿傳奇色彩的董鄂氏。

順治的兩個董鄂妃,一個得他深情不移,一個為他自願殉葬

順治對董鄂氏的用情至深恐怕不用贅述,後世的諸多文學作品也都有描寫他們之間這份難得的皇家深情,順治作為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因為多受漢人文化的影響,熟讀經史子集,遇上了董鄂妃這樣一位同樣好讀史、精書法的女子,因此一生將她視作知音。正史當中的記載,說董鄂氏是滿洲正白旗人,內大臣鄂碩的女兒,大將軍費揚古的姐姐,在順治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656年入宮,被冊封為賢妃,那一年順治18歲,而董鄂氏17歲,正巧是少年多情之時。董鄂氏入宮不過一個月,順治就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為由,晉封她為皇貴妃,順治還專門為她舉行了隆重的冊封禮,並下詔大赦天下,在整個清朝歷史中,因冊封后妃而大赦天下的,這是唯一一次。

順治的兩個董鄂妃,一個得他深情不移,一個為他自願殉葬

要知道我們之前也說過,皇貴妃是僅次於皇后的,且清朝晉封皇貴妃大多隻有三個原因,一是皇后之位空缺,晉封皇貴妃統攝六宮或作為封后的過渡期,比如乾隆時期的繼後輝發那拉氏,就是先當皇貴妃再當繼後,而同為乾隆時期的另一位令皇貴妃,則是在中宮懸空之時,以皇貴妃的身份掌管六宮之事;二是妃嬪如遇疾病快要去世,加封皇貴妃沖沖喜,但這種情況大部分是衝不回來的;三就是死後追封了。但董鄂氏入宮不過月餘,卻在未有子嗣,且皇后健在的情況下晉封為皇貴妃,這升遷速度也是少見的了,況且當時順治的皇后還是他母親孝莊文皇后的侄孫女博爾濟吉特氏。當然,董鄂氏在順治心裡的地位也確實引起了孝莊文皇后的忌憚。

順治的兩個董鄂妃,一個得他深情不移,一個為他自願殉葬

公元1657年,董鄂氏誕下皇四子,順治高興之餘,專程為此祭告天地,並再次大赦天下,這個孩子的待遇堪稱嫡子,然而好景不長,僅幾個月後,皇四子夭折,順治追封其為和碩榮親王,這一行為再次逾越了祖制,畢竟和碩親王可是宗室爵位中的最高等級。

大概董鄂氏的身體原本就不是很好,經歷過喪子之痛後,她就更顯孱弱,一直臥病不起,最終在公元1660年去世,順治為此哀痛至極,下令以皇后喪儀將之厚葬,並追封她為孝獻端敬皇后,之後他便陷入了深深的哀痛和思念之中,出家無望,又感染天花,很快鬱鬱而終了,死後,他和董鄂氏一起長眠在了清東陵的孝陵之中。

順治的兩個董鄂妃,一個得他深情不移,一個為他自願殉葬

有關於董鄂氏的傳奇,除了順治對她的感情外,還有她撲朔迷離的身世,正史記載他是鄂碩之女,因跟隨父親南征,所以在蘇杭一帶生活過幾年,也正是因為深受江南文化的薰陶,她才華洋溢,成了順治的知音。不過關於她的身世,民間尚有其他說法,比如曾有傳言她是秦淮八豔之一的董小宛,但二人的生卒年月並不重合,董鄂氏生於公元1639年,卒於公元1660年,董小宛生於公元1624年,卒於公元1651年,比董鄂氏大了15歲,且她27歲去世時順治才13歲,另外董鄂氏的“董鄂”二字更像音譯,滿語中是生長在水邊的小草的意思,跟董小宛的姓氏“董”沒啥關係。

順治的兩個董鄂妃,一個得他深情不移,一個為他自願殉葬

董鄂氏的身世除了“秦淮八豔”說,其實還有一個襄昭親王博穆博果爾福晉說。這個博穆博果爾是皇太極的第十一子,也就是順治的弟弟,公元1642年才出生,公元1656年就去世了,死時年僅14歲,有說法認為董鄂氏是博穆博果爾的福晉,但《愛新覺羅宗譜》上記載著他的嫡福晉是博爾濟吉特氏,和碩達爾汗巴圖魯親王滿朱錫禮之女,而滿朱錫禮是順治的母親,孝莊文皇后的親哥哥,可見博穆博果爾的嫡福晉是孝莊文皇后的侄女,並且宗譜上說他沒有側福晉,所以董鄂氏是博穆博果爾的福晉一說也不成立。

順治的兩個董鄂妃,一個得他深情不移,一個為他自願殉葬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來源於德國傳教士湯若望,此人在中國曆經明清兩朝,順治時期是欽天監正,康熙時期被封為光祿大夫,根據湯若望的回憶錄記載,順治曾經喜歡上了一位滿籍軍人的夫人,害得滿籍軍人最後憂憤自殺,而順治就趁機將他的夫人收入後宮,封為貴妃,這位貴妃又於公元1660年產下一子,順治起了要立這位皇子為太子的心思,但可惜的是,幾個星期後,皇子夭折,沒多久這位貴妃也去世了。這麼看起來跟董鄂氏的經歷頗為相似,但其中也有幾處矛盾,比如史料記載董鄂氏是皇貴妃,而非貴妃,皇四子出生的時間是公元1657年,而非公元1660年,所以這種說法的真假也是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董鄂妃公元1656年入宮時已17歲,必然不是通過選秀入宮,因為清朝選秀的規定是八旗之中13歲至16歲的女子參加,至於董鄂氏在入宮前是否有過婚史,就不好說了。清朝史料對於她的身世語焉不詳,恐怕也有些遮蓋的意圖。

順治的兩個董鄂妃,一個得他深情不移,一個為他自願殉葬

另外,順治身邊其實還有一個董鄂氏,應該是孝獻端敬皇后董鄂氏的族妹,她入宮後被封為貞妃。公元1661年,順治皇帝病逝後,這位貞妃選擇了殉葬,她是順治所有妃嬪中唯一從殉之人,也是清朝最後一位殉葬的妃嬪,因為康熙時期,就命令禁止活人殉葬了。至於貞妃殉葬的原因,有說法是因為順治太過痴戀董鄂氏,為她做了不少逾越規矩之事,惹得孝莊文皇后對董鄂氏一族頗有怨憤,貞妃為了平息孝莊文皇后的怒氣,保護自己的族人,才自願殉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