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又獲諾獎了,客觀的說日本人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

[年均一個諾獎!進入21世紀以來的18年,日本人拿了18個諾貝爾獎!]

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的艾利森和日本的本庶佑。至此,新世紀以來已有18位日本人獲諾獎,距日本2001年提出的“50年30個諾貝爾獎”的計劃,已實現大半。這個成績,和人口老齡化嚴重的日本重視科學重視、教育密不可分,日本的科研投入甚至比美國都高。

撇開歷史,日本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

1、 人人有禮貌。不闖紅燈,車子不管再猛,看到人一定停下。

日本人又獲諾獎了,客觀的說日本人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


2、人人愛乾淨。不亂仍垃圾,公共場所都是一塵不染。

日本人又獲諾獎了,客觀的說日本人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


3、收銀員很有素質,收錢、找錢、給收據,整個過程都親切,禮貌。讓人覺得買東西也開心。


日本人又獲諾獎了,客觀的說日本人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


4、出租車又幹淨又寬敞,司機也超級有禮貌。在日本,是消費者,就是老大。

日本人又獲諾獎了,客觀的說日本人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

5、教育更注重從小就培養孩子自主、自立的精神,非常重視對子女的禮儀教育,家庭教育從小重視對孩子創新人格的培養,重視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險精神。孩子提出的各種問題,父母都儘量解決,並從小就鼓勵孩子提問題,鼓勵孩子有獨立的想法、看法。家長經常帶孩子到科技館去看書,借閱圖書,玩各種創造性遊戲,發展孩子的想象力。

日本人又獲諾獎了,客觀的說日本人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

日本父母很重視對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給孩子買來組裝玩具,鼓勵孩子從不同的角度組裝各種各樣的模型,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創造性。

但中國教育的最大問題,就是把"教育"等同於"知識"!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都把對孩子的知識教育當初了教育的全部,可事實真的如此嗎?真的只要有知識了,孩子就能成才嗎?

不是說日本的教育方式就一定適合中國孩子,但是,我們多多思考自己的教育和別人教育的優劣出,真正做到學習優點,拋棄糟粕,讓中國未來花朵更加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