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
在成都,城市管理重心不斷下移,專業服務能力不斷疊加的背景下,垃圾分類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觀察點!
透過其走向,不僅可以看見一座城市在城市管理社會動員能力、服務專業能力提升路徑中的努力和探索,更為關鍵的還在於這是一種方向。
垃圾分類,久久為功。
↓↓↓
人物故事
2018年春天,佳兆業廣場的居民們發現自家小區裡來了幾位“新成員”!紅藍相間的小櫃子,來到了小區。醒目的顏色,讓大家忍不住都要去參觀一下。
細細打量,“原來是智能化垃圾分類投放系統!”
對於文家街道辦事處馬廠社區城管幹事符成來說,它們可是“工作搭檔”。
有很長一段時間,符成會“駐守”在“搭檔”旁,成為義務講解員,為“鄰居們”講解如何正確分類投放!
“叔,您這個易拉罐是可回收物,應該放進藍色的垃圾桶裡。”“大姐,投放垃圾時,只需要在機器上掃描二維碼,即可打開箱體進行投放。”
而在成都,“掃碼——投放——積分——兌換”“一條龍”垃圾分類投放試點小區還有很多。
在試點小區裡,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二維碼。投放垃圾時,只需要掃描二維碼即可完成操作。環保垃圾分類袋和二維碼使用完了,大家可到物管處領取。
慢慢的,符成和垃圾分類智慧投放系統就成了小區的明星!“我們都認識他,也開始理解他的工作,丟垃圾的時候,注意分類!”
攻堅克難。全力以赴。
成都持續形塑垃圾分類向良性通道不斷前進的發展環境。
2018年11月,成都市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在成都成華區召開。這一天,大家前往成都雙語實驗學校、成華區水畔經典小區,現場“取經”成華區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的好做法。
會上,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城管委主任王宏斌語重心長地對參會人員說,垃圾分類是一個科學體系,要往深裡做,往細裡做,往實裡做,要堅持不懈將垃圾分類抓實辦好,多措並舉、因地制宜攻克工作中的堵點、難點,讓生活垃圾分類真正成為日常生活的新時尚,讓人人都變成生活垃圾分類的推進者!
給生活垃圾貼上二維碼,正確分類投放,垃圾就能變成積分兌換生活物品;將餐廚垃圾倒入油水分離機,油、水、渣就地分離,實現餐廚垃圾就地分類減量!
這天下午,在成都雙語實驗學校,垃圾分類做得系統又細緻,令參會者人員感慨尤深。
“學校以班級作為垃圾分類的單位,在每個教室裡放置小型垃圾分類桶,在學校裡放置大型回收箱,同學們平時在教室裡就可進行分類垃圾投放,再由值日生將分好類的可回收物投放到大箱子裡,讓每個人都參與到垃圾分類中來,這樣的做法挺好!”
不僅所有班級都登記註冊進入垃圾分類管理系統,為了發動人人參與垃圾分類,學生和家長還自編自演垃圾分類情景劇,孩子們還自己創作垃圾分類作品……
變化,堅持。
持續,努力。
在高新區,32組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在肖家河街道悄悄亮相!轉眼就圈粉無數!
全新的垃圾分類設備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實現對生活垃圾前端返現分類回收、終端統一運輸、末端集中處理“物聯網+智能回收”新模式。
“一臺設備可回收6類垃圾,操作簡單!老人孩子均可使用!”社區有關負責人告訴我們, “紡織物3.80公斤,獲得環保金0.74元!”居民萬家全投遞完垃圾後,設備上的顯示屏立刻顯示出本次扔垃圾可獲得的環保金數額。“
這已經是我第3次使用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了,每天有垃圾都會拿到這兒來扔,不僅環保,還有獎勵。”萬家全告訴我們,這款設備的操作比較簡單,對老年人和孩子來說都不難,自己的賬戶已經有10多元錢的環保金了。
每回收1噸廢紙,可以少砍伐17棵大樹;
每回收5個2L的塑料瓶,相當於製作1件滑雪服;
每回收1個易拉罐,可以讓1只100瓦的燈泡亮20個小時……
政府主導、政策推動。
市場運作、社會參與。
在錦江區,生活垃圾分類的探索,走的久,走的長,並向著規模化方向而邁進。
錦江區每個街道的居民住宅小區內,都放置了垃圾分類回收箱,它就像ATM機一樣,存放著老百姓的生活垃圾!“週一到週五,每天都會有專人出去收箱子,週末則去回收大件垃圾!
收到了垃圾之後,這些垃圾將在分揀線上各自找到同類!“例如,讓塑料的歸塑料,玻璃的歸玻璃……而可回收垃圾,則將分別前往最後一站——到達紙廠、牛奶廠、玻璃廠等,重獲新生!”
在武侯區,健全生活垃圾分類收運員、督導員制度,並由專職人員進行分類收運,做好宣傳工作,成為武侯區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的重要棋子!“紮根在居民身邊宣傳生活垃圾分類知識,能提高居民分類意識!”
讓垃圾分類走入百姓,深入人心。
讓垃圾分類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重要一環!
成都從不缺少攻堅克難的勇氣和決心!
2018年10月,成都市生活垃圾“四分類”公益宣傳週暨生活垃圾分類志願者隊伍成立啟動儀式在成都寬窄巷子舉行!啟動儀式上,成都市首支垃圾分類志願者服務隊正式成立!“垃圾分類靚蓉城 百萬家庭共參與”倡議書走向千家萬戶的同時,“線上”+“線下”活動也同步啟動!
為全面提升社會動員能力!成都將每月最後一天定為“有害垃圾收集日”,還定期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日活動……
精心。精細。精品。
2018年的成都,以“繡花精神”推進生活垃圾分類!
統一運輸車輛標誌標識,按分類要求逐步改造現有車輛,配備再生資源和有害垃圾運輸車輛,推廣車載桶裝、密閉直運的餐廚垃圾運輸系統。
統籌安排分類運輸路線、時段和作業形式,建立與生活垃圾分類相匹配和銜接的分類收運系統。明確政府、環衛企業、物業管理、再生資源企業等單位在收運環節中的責任。
採取安裝GPS、運用數字城管、推廣車聯網等現代科技手段對生活垃圾分類運輸車輛作業信息、行駛軌跡進行實時監控,採取聯合執法、專項整治等多種方式,強化生活垃圾流向監管,嚴格執法查處、糾正“混裝混運”“拋冒滴漏”行為……
環環相扣。緊密連接。
可複製、可借鑑的循環綠色模式,正雛形初現。
數字看變化 ↓
2018年,全市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的居民累計達216萬戶,居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35.2%,累計有1646家黨政機關、2633所公辦及民辦中小學校(含幼兒園)、619家醫院、68個商業綜合體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覆蓋率分別為100%、73%、74.4%、61.82%,全面完成新增居民戶數15%的目標任務,35個建制鎮(街)實施了全過程“四分類”, “前分後混”問題破解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主管: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員會
主辦: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員會新媒體中心
採寫:康慶 李萌
圖片來源: 市城管委新媒體中心 錦江區城管園林局
成華區城市管理局 武侯區城市管理局 青羊區城市管理局 青白江城市管理局
閱讀更多 成都城市管理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