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人间惆怅客,多情总为相思苦,《纳兰词》里诉衷肠

我是人间惆怅客,多情总为相思苦,《纳兰词》里诉衷肠

如果说这世间还有那么一个人,让你为之仰慕,为之付出一切,不惜为她而生,念她而喜,那这或许就是爱情吧!

如果没有遇见爱情,谁也不能理解这样俊朗有才的男子,会在失去后痛彻心扉,思念成疾。

如果这世间一切的获得,倘若没有代价,唾手可得的谁又会珍惜呢!

如果这一切的渴望需要以生命为代价,那么纳兰容若的一生,我们是该为他悲还是为他而喜呢!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认识纳兰容若,初识纳兰词,便认识了古人的无奈和悲欢。这样哀感顽艳之词,难以想象出自一位男子,且还是一位文武双全,心思细腻的男子。

都说想了解一个人,先了解他的过去。纳兰词极富盛名,纳兰容若这位原作者的生前之事便成了无数文人墨客争相探讨的对象。有人说他多情,有人评论他写词颇近南唐后主,还有后世之人称他为“大清第一词人”,更有时人云,“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可见其词的影响力之大。

纳兰词的清新隽永时至今日依旧为人们喜爱,成为了无数人情感抒发的寄托。人们爱他的才,羡慕他的成就,但他只是一个可怜的男人。即便他曾经文武双全,即便他死后家家争唱《饮水词》,但他活着的时候,爱的太深,活得太痛苦,以至于抑郁不得志。

我是人间惆怅客,多情总为相思苦,《纳兰词》里诉衷肠

这样的纳兰容若,在爱而不得里孤寂,在既知的命运里彷徨。他将生命中最后的时间留给了他的诗词,留下的是遗憾,逝去的是生命。最终他于康熙二十四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

都说三十而立,纳兰容若正是成家立业,报效国家的好年纪,却如花一般早逝。在最好的年龄,他就如他心爱的荷一样,绚烂的开放,一转身就如流水落花东去也,天上人间。荷花尚可以再开,可他的人却只有一个,唯一留给人们的只有他的纳兰词。在那个年幼无知的年纪,他曾经天真的以为他的家有权有势,他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报效国家,一展抱负。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的明白了有些事从他一出生就注定了结局。

这世间最痛苦的莫过于,我曾经自以为是的努力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一切都像是注定的宿命,一眼就能看得到未来。他从一出生,从他是纳兰明珠的孩子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已经有了定数,他的成长都是安排好的路,即便再不甘心,再不认命,可现实会让他认清。

小时候他和他的表妹青梅竹马,他们一起长大,互许终身。容若以为他想要的唾手可得,可是生在那样的权贵家庭,注定他的婚姻由不得他做主。他的表妹被他的父亲送进了皇宫,而他从此和她的距离隔了一道墙。

我是人间惆怅客,多情总为相思苦,《纳兰词》里诉衷肠

“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这首《梦江南》的词,写出了他心痛的感觉。那种感觉宛如一场大梦,初尝相思之苦的容若让他的词在字里行间,有了悲的意境,词风也有了很大转变。少年初识愁滋味,心字已成灰。

两颗相牵的心被残忍的分开,两个相爱的人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可却向生活在两个世界。他愤怒,他痛苦,她伤心,她心痛,他和她最终是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只为了让彼此都幸福。

我想给你想要的幸福,可我却发现,我是男人,可我更像是一个空有才却机械的傀儡,什么也做不了,想爱却爱不了,只能寄情于山水,于字里行间诉衷肠。无数个日日夜夜,容若一遍遍的责怪自己,他想不开,也放不下。

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

别院管弦声,不分明。

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

寂寂锁朱门,梦承恩。

——纳兰容若《昭君怨》

我是人间惆怅客,多情总为相思苦,《纳兰词》里诉衷肠

初恋的美好总是泛着青草气,甜蜜而充满乐趣。即便过后独留遗憾与悲伤,经年之后回忆起来,依旧让人记忆深刻。容若写给表妹的词不是少数,这一阙《昭君怨》便是。

他以为生活会这么继续下去,日复一日的重复,年复一年的孤寂,直到她的出现,才让他有了继续去爱的动力。他在父母的安排下娶了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

他与卢氏成婚三年,那颗冰冷的孤寂的心有了烟火气息。他们一起憧憬着未来,期待他们的孩子出生,期待未来幸福的生活。再没有那么一刻,他觉得与有荣焉。

这世上总有一种爱叫情深不寿,总有一种恨叫无力回天。在康熙十六年,卢氏终是难产去世,纳兰容若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他的悲痛之文,成为《饮水词》中拔地而起的高峰,后人不能超越,连他自己也再难超越。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 ——《浣溪沙》

当时只道是寻常,这句看似寻常的诗词,充满了多少无奈和悲伤。萧萧黄叶,往事残阳,那些被风吹过的往事,那些孤寂的,凄清的生活日常,没有一丝朝阳和希望。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

——《画堂春》

我是人间惆怅客,多情总为相思苦,《纳兰词》里诉衷肠

他爱上卢氏的时候,他许诺他一生一世,相守白头,可誓言的美好,终究抵不过时间和命运的洗礼。人世间总有那么一些人,遇得见,爱得了,却难白头。

容若与卢氏相守不过三年就天上人间,那些共同携手的日子,他们的每一次分离,都心痛难忍。“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爱情那么短,遗忘那么长,谁又能受得了情断肠。

在每一个月圆之夜,思念淹没流年,带着绵绵不绝的哀感和悲痛。忧无望之将来,叹人生世事无常。

我是人间惆怅客, 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 ——《浣溪沙》

除了惆怅还是惆怅,纳兰心事谁又得知。泪常流,心成灰,断肠声里忆往昔。纳兰的词,总是那么悲伤,即便这首词让他被无数文人墨客追忆,但他在那种环境里的求助无门谁又能懂。

他的每一首词都能让人引人共鸣,即便知道我不是他,但那种字里行间的痛,伤在他身,而我也感同深受。读了那么多容若的词,他的词出尘高妙之处便在于,纵是词意窄仄,却依然婉曲有致,用极平凡的意象来抒发极深切的情意,令人耽溺,如身临其中,极容感同深受,产生共鸣。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我是人间惆怅客,多情总为相思苦,《纳兰词》里诉衷肠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故人难再,人心异变,谁又能知道,前一秒的相遇,转身就是永远再见。谁又何曾懂,那些被风吹走的夏天,不过是人生的一场初见,那一丝泛起的淡淡涟漪,在时间面前,都显得苍白。

容若的一生只有《饮水词》陪他走到了最后,人们认识他从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开始”,再从“当时只道是寻常”结束,这个多情的才子,在断肠声里追忆平生。

曾经那么多的人喜欢他的词,为他的词一遍遍的解析,但真正读懂他的却寥寥无几。看着这部王臣解析的《纳兰词》,虽仍然不能让容若的《纳兰词》还原其全部精华,但王辰字里行间的悲伤,以及华美的语句,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为这部《纳兰词》增添了更美的意境。他的解析中仿若他就是纳兰,纳兰就是他。他们在文字里碰撞,在感情里擦出火花,但遗憾的是纳兰容若只有一个。纳兰词的意境只有容若能赋予它生命,只有那样的心境和处境才能写出如此哀感顽艳的诗词。

我是人间惆怅客,爆竹声里迎新年。但愿这世间的人,再无别离苦,更无相思泪,人生若只如初见,相逢一笑续前缘,也无风雨也无晴,恩爱白头两不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