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去世,兩彈一星元勳僅餘3人在世

我國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改革先鋒于敏

於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歲

至此,中國23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僅餘3位在世。

痛心!“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去世,兩彈一星元勳僅餘3人在世

1926年,于敏出生於天津,從小讀書愛問為什麼。進入北京大學理學院後,他的成績名列榜首。導師張宗遂說:沒見過物理像于敏這麼好的。

痛心!“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去世,兩彈一星元勳僅餘3人在世

1984年于敏(右)與鄧榢先在核試驗基地。

新中國成立兩年後,于敏在著名物理學家錢三強任所長的近代物理研究所開始了科研生涯。他與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結構模型,填補了我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正當于敏在原子核理論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時,1961年,錢三強找他談話,交給他氫彈理論探索的任務。

痛心!“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去世,兩彈一星元勳僅餘3人在世

1992年11月在中物院發展戰略研究研討會上(左起:王淦昌、彭桓武、朱光亞、于敏)。

1961年,于敏開始了長達28年隱姓埋名的氫彈理論探索任務。為了儘快研製出中國自己的氫彈,于敏廢寢忘食。在他的組織和部署下,氫彈理論得以突破。

痛心!“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去世,兩彈一星元勳僅餘3人在世

1967年6月17日,羅布泊沙漠腹地,一朵蘑菇雲升騰而起,我國氫彈試驗取得成功。

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美國用了7年多,蘇聯用了4年,中國用了2年8個月。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于敏率領團隊又在二代核武器研製中突破關鍵技術,使我國核武器技術發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于敏為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防實力的增強作出了開創性貢獻

1999年,于敏被國家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2015年1月9日,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于敏榮獲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習近平總書記為于敏頒發獲獎證書。

在2018年召開的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

老人家,一路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