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打了勝仗但實際上敗了,而打了敗仗實際上勝了的戰役?

秋天的紅葉882


戰勝者輸個底朝天,而戰敗者卻成為了最大贏家?歷史上這種不按套路出牌的戰役還真不少,比如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年10月29日–11月7日)。

香餑餑,誰不想要?

時勢造英雄,歷史的洪流中,總會湧現一些不甘願跪著生的人,埃及也不例外。

1952年7月23日,納塞爾帶領“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英國扶植的傀儡法魯克王朝,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此後,一向看不慣英法的他開啟了驅趕英法的道路,第一件事就是收回蘇伊士運河。

(納賽爾還是不結盟運動的創始人之一)


蘇伊士運河自從開鑿以來,就一直握在英法兩國的手中。它位於埃及境內,是連接亞非與歐洲最短的水上通道,如果歐洲的貨物想運往亞洲,就得乖乖從這兒過。雖然1954年英國同意撤軍,但實際上英法還是不肯完全放手。於是,被逼急了的埃及政府單方面宣佈將蘇伊士運河公司歸為國有,沒收公司全部財產。

這麼一塊香餑餑就飛了?英法怎麼甘心!為重新控制蘇伊士運河,他們策劃召開對運河實施“國際管制”的會議。然而事情並沒有這麼順利,1956年進行了兩次會議,都沒商量出個結果。他們又鬧出了更大的動靜,把蘇伊士運河問題提交給聯合國安理會討論,安理會想也沒想就否決了。

(在美蘇和國際輿論的壓力下,英法不得不停火)


既然文的不行,擺在英法面前的,也只有戰爭了。

兵力不足咋辦?機智的法國想了個法子:把以色列拉入夥。以色列早就對埃及禁止它的船隻通過蒂朗海峽和蘇伊士運河不滿,前一年就制定了一個入侵加沙地帶和西奈半島的作戰計劃。一聽法國也有進攻埃及的想法,還等啥?雙方一拍即合。

1956年10月,英法以三方商定作戰計劃,決定以色列在西奈半島拖制埃及主力部隊,英法則負責出動飛機轟炸對方軍事基地。然後,英法軍隊從塞得港登陸,向運河區進攻,切斷埃軍退路。最終,以色列佔領了西奈半島全境,而英法佔領了西奈半島運河區,埃及大敗。

戰勝就是最大贏家?沒那麼簡單

什麼叫得不償失?英法可能就是最完美的詮釋者!

這次戰爭,英法對埃及持續轟炸6天,地面戰鬥40多個小時,傷亡300-400人,損失了50多架飛機;主戰場的以色列傷亡約1000人。埃及才叫真的慘:死亡1000多人,傷2萬多人,損失飛機200架,五大城市遭到嚴重破壞,1.2萬幢住宅毀於戰火。(數據來自人民網)

(蘇伊士運河上的英法軍艦)


單從軍事上來說,埃及失敗,英法以取勝。然而小小的埃及獨立抗擊三國的舉動,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轉折。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先是英法的盟友美國開始不爽他們了:你們兩個趕快停火!同時,美國也在聯合國安理會提交議案要求英法立即撤軍,但遭到英法拒絕。見警告力度不夠,美國只好在經濟上打壓:故意拋售英鎊,導致英鎊匯率貶值;否決英國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申請,並且停止向英國經濟援助。

(英法負責從軍艦上出動飛機轟炸埃及)


和美國比起來,埃及的帶頭大哥蘇聯才是真的狠人,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宣佈:如果你們不停火,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氣,要知道核彈可是不長眼睛的。

這下英法兩兄弟慌了,都是大佬,一個也得罪不起,否則隨時都有被KO的可能。於是,在埃及軍民堅決反抗和國際社會輿論的雙重壓力下,英法被迫在1956年11月7日正式停火,第二次中東戰爭宣告結束。

(戰爭結束,埃及不勝而勝)


事後,埃及給了以色列蒂朗海峽水面航行和空中飛行權,1957年3月,以色列也撤走了全部軍隊。至於仍然存在爭議的加沙地帶和亞喀巴灣沿岸地區,就由聯合國軍暫時管理。

如此一來,埃及雖然打了一場大敗仗,但是卻完美地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收回蘇伊士運河;而英法兩國作為戰勝方,不但沒撈到什麼好處,還加速了自己全球帝國的瓦解。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更讓英法扎心的是,憑藉此次戰爭,被秒成渣的埃及不僅收回了蘇伊士運河,還意外地提高了國際影響力。而打了敗仗的納賽爾,也被選為20世紀阿拉伯世界最有影響力的領導人之一……


Allhistory:基於AI知識圖譜,展現不同角度的歷史世界。歡迎關注!


Allhistory


勝仗變敗仗,舉兩個例子:應州大捷、鎮南關大捷。

其一,應州大捷。

明武宗正德十二年,蒙古韃靼犯邊,朱厚照以五萬兵力,與蒙古軍一對一正面交戰,雙方激戰數日,朱厚照身先士卒,明軍士氣大振。勝利的天平開始嚮明軍傾斜。

蒙古軍頹勢已現,韃靼小王子眼見取勝無望,黯然撤兵。



毫無疑問,這是一次難得的勝利,蒙古騎兵之驍勇,無需多言,在兵力對等的情況下力拒蒙古,這是一場勝利無疑。

因為應州大捷,邊境得到了一段時間的安寧,蒙古不敢輕犯。

然而回京之後,大臣們極盡抹黑之能事,大勝變為大敗,十萬大軍激戰數日,史書上的記載居然是“蒙古軍隊陣亡十六人,明軍陣亡五十二人”。

這個數字,顯然是有水分的,這場戰爭未必不是朱厚照揚武之兆,這場戰爭可以說分為兩個戰場:一個是京師,一個是邊疆。

可惜的是,再驍勇善戰,也比不過文臣之權鬥,京師之敗,壓垮了戰場之勝。


其二,鎮南關大捷。

1883年,法軍進攻越南,欲使越南從清廷的藩屬國中脫離出去。

慈禧太后勃然大怒,於是中法雙方於鎮南關大戰,清軍不敵,節節敗退。

清廷起用七旬老將馮子材,馮子材慷慨激昂,率軍奮戰,在他的統率之下,法軍被擊斃一千多人,並被驅至郎甲以南,法國茹費理內閣隨之倒臺。

這場勝利,震驚中外。


然而戰勝之後,清廷卻與法國簽訂《中法天津條約》,條約否認了中國對越南的宗主權,中國軍隊撤出越南,越南成為法國屬地。

不敗而敗,鎮南關大捷,成為了一個笑話。

這是勝轉敗,那麼敗轉勝呢?自然也有,舉一個例子: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從1931年開始算,直到日本投降,是14年,這十四年間,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以上,日軍傷亡130餘萬。

這個數字對比,觸目驚心。

日本為什麼失敗?因為日本偷襲珍珠港,美軍無法像一戰時期一樣,繼續坐山觀虎鬥,發戰爭財,於是提前動了手。

這個結果,就是日本本土被扔了兩顆原子彈。


日本一下就被打懵了,隨後日本天皇宣佈投降。

自然,在中國各地的日軍也就停止了侵略活動。事實上在日軍停止侵略之前,我們都沒能取得絕對性的優勢。

不過戰爭原本會如何推進,暫且不論,至少因為美國的插手,日本當時便選擇投降。

作為反法西斯同盟國一員,我們當然是勝利的一方,本土之敗,與世界全局之勝相比,就不足道了。


其實戰爭始終是為政治鋪路,勝也好,敗也罷,都是相對於最終的戰略預期而言,為了實現這個預期,人命,有時候確如草芥。


浮沉於史


打了勝仗但實際上敗了,打了敗仗但實際上勝了的戰役有很多,這裡舉兩個案例,國內外各列舉一個。

抗戰時期的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之前,日軍的侵華雖然沒有一個具體的方案,但大致上還是採用了田中義一當年在東方會議上提出的由北向南,仿效當年清軍入關吞併中原的戰略

按照這個戰略,日本首先吞併朝鮮,接著吞併東北四省,繼而吞併華北兩省,然後再大舉南下,吞併山東、河南、陝西三省,將中國變成了歷史上的南北朝。其中日本是北朝,國民政府則是南朝。

截止到全面抗戰爆發前,日本人已經基本完成了前兩步的戰略。日本國內的統制派代表還打算進行第三步和第四步。如果當時國軍沒有在淞滬與日軍全面開戰,而是坐視日軍繼續以蠶食的方式拿下河北、山西、陝西等省份。那麼中國必然要滅亡!

理由有二:

第一、當日軍拿下河南與陝西后,就等於日本掐斷了蘇聯對華援助的通道。並且日軍還對重慶和四川造成了極大的威懾,四川將會變成抗戰的前線,而不再是為抗戰提供兵源和各種物資的大後方

第二、當時的國際環境偏向綏靖政策,列強根本不管中國的死活。當中國失去了北方的屏障之後,大後方也沒有了。屆時日軍從海上對國民政府的江南地區發動進攻,同時陸軍也對湖北、安徽發動進攻,那麼國民政府連以空間換時間的機會都沒有。因為,已經沒有空間了!


當然了,我們知道日軍最終沒有采用由北向南逐步蠶食的侵華策略。而是發動了大規模的侵華戰爭,將由北向南改為由東向西加由北向南策略。這一改變,等於就改變了中國大概率滅亡的可能性。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由北向南蠶食,是中國歷史上北朝滅南朝,元朝滅南宋,清朝滅大順和南明的成功經驗。就連後來的解放戰爭也是一樣的套路,只是攻擊的次序與歷史上有些區別而已。日本人放棄了最穩妥的侵華戰略,改為由東向西侵華,這就導致日軍在侵華過程中要“翻山越嶺”。畢竟中國的地勢是西高東低,從東往西進攻,越打地勢越險峻,讓日軍的機械化裝備無法施展

而造成日軍改變侵華戰爭大戰略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淞滬會戰。

雖然從戰爭的過程和結果來看,國軍在淞滬會戰損失慘重,但是國軍卻成功的把日軍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華東地區。並且後來國軍還沿著長江向西撤退,節節抵抗,這就等於是用繩子釣了一塊肉,牽著日本柴犬一步步的向西。最終在棗宜會戰後,日軍望著巫山和長江三峽,貌似明白什麼叫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了。於是不再向前進攻了。

另外,日本海軍和陸軍的一些少壯派軍官傾向於直接攻打華東,也是日本改變蠶食戰略的原因之一。(如果按照蠶食戰略,日本海軍將會淪為陸軍的陪襯。主要功勞都是陸軍的,海軍什麼撈不到)

所以就事論事的說,雖然國軍在淞滬會戰的表現並不理想,無謂犧牲太大。但是從大戰略的角度來說,國軍敢置之死地而後生,主動拿自己的江南富庶之地引誘日軍的主力分兵,造成了日軍在侵華戰場的各個小戰場都出現了兵力不足的現象。這就已經算是很成功了!畢竟對於一個弱國來說,只要能有收穫,哪怕敗了也是一種勝利。

並且淞滬會戰還延緩了日軍侵華的速度,給了沒有戰爭準備的國民政府三個月時間,將大量的物資和人才送往後方,這本身也是一個巨大的成果。



第二次中東戰爭

第二次中東戰爭,不論是戰爭起因,還是戰爭過程,亦或是戰爭結果,都是非常具有戲劇性的戰爭。

1952年,埃及民族主義的領導人納賽爾推翻了埃及老國王,開始領導埃及。

納賽爾在取得政權後,開始推進埃及的國家搞工業化。但是搞工業化是要錢的,然而埃及沒有錢。不過,埃及有蘇伊士運河!

這個蘇伊士運河是什麼概念?通俗地講,就是高速公路上面的收費站,就是一臺每天都能印美元的巨型印鈔機,就是一樁永遠不會賠本的買賣。

可是蘇伊士運河是英國和法國的財產,因為運河是英法當年出錢挖掘的,埃及沒有運河的所有權。運河每年賺的真金白銀,最後都落入了英國人和法國人的腰包裡。

於是納賽爾打著民族主義旗號,但是本著真的得動機是收回印鈔機,收回運河收費站的收費權,於1956年出兵,強行收回了蘇伊士運河的所有權。

簡單地說,就是身為亞非拉第三世界小國的埃及,把貴為聯合國五常之二的英國和法國給搶了。而且還是一起搶的。上一個敢這麼幹的國家,還是中國。

在當時這可是驚天的大新聞!這就好比一個小學生把兩個高中混混給揍了,英國和法國還要不要面子了?

因此,這個仇是一定要報的!但是埃及打著民族主義的旗號,背後有著眾多國家的支持。不好下手啊。怎麼辦呢?

然後,英國和法國想了個非常好的主意,就是僱傭以色列先和埃及開打,然後英、法兩國藉口調停,逼迫埃及吐出運河,兩國再重新控制運河。

很快,以色列同意了英、法的計劃,並且在埃及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動手。埃及軍隊猝不及防的迎戰,被打的稀里嘩啦。英、法這個時候假模假樣的站出來調停,向埃及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可是,驕傲的埃及人不幹。然後,英法撕下偽善的面具,也出兵吊打埃及,試通過圖武力奪回運河。

這就是第二次中東戰爭。



當時的埃及能不能打得過以色列都難說,現在加上英、法兩個小混混幫忙,自然是兵敗如山倒。如果不出意外,埃及必然會向英法以三國投降。畢竟埃及是個弱國,而瑞弱國是沒有尊嚴的。

但是時代不同了,此時的世界大勢,已經不是英法這兩個小流氓能主導的了。因為此時的國際大環境,出現了兩個比英法更不要臉的大流氓——美國和蘇聯。

聯合國五常裡面的兩個小流氓欺負埃及這樣的小國家還可以,但是跟兩個大流氓鬥,這顯然是幹不過的。

然後,英法兩國在美蘇大流氓的強迫下,在全世界人民的一致譴責聲中,非常沒面子的灰溜溜的撤退了。

美國和蘇聯用事實告訴英國和法國: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我們的。我們就像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我們才是新時代的霸主。現在你們這兩個沒實力卻愛裝13的垃圾可以滾蛋了!



最後我們來盤點一下這場非常具有戲劇性的第二次中東戰爭。

埃及在戰場上打輸了,但是這並不丟人,畢竟埃及根本沒可能打過英、法。畢竟誰讓英法是聯合國五常。但是在戰略上,埃及賺翻了!不僅徹底收回了蘇伊士運河,趕走了長期統治中東的英法老牌帝國主義國家,並且還交到了蘇聯這樣的老大哥,贏得了阿拉伯世界的領導地位。

反觀英法,雖然在戰場上打贏了,謀略上也沒有問題。但是,英法在戰略上卻輸了。因為英法忽視了一個重要問題——現在已經不是英法聯軍隨便就能欺負人的時代了。欺負人之前最好先問問大哥同意不同意!畢竟場子是大哥罩著的。

當然了,埃及也不是獨贏。由於第二次中東戰爭有大哥蘇聯撐腰,因此這場戰爭後,給了埃及一種迷之錯覺——就是讓埃及人有一種可以推平以色列的錯覺。這個錯覺為後來的第三次中東戰爭,埃及慘敗於以色列埋下了一個巨大的禍根。


Mer86


希望真正瞭解軍史的答友可以看懂本文,抗日戰爭中最刻骨銘心的“豫湘桂戰役”,其實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解讀。當第二次世界大戰打到1944年初的時候,小日本實際上敗局已定,重慶軍方也認為日軍發動大規模會戰的機率已經為零,因為太平洋戰場上日軍節節敗退,正在吞噬日本所剩無幾的精銳部隊和戰略資源。

(畑俊六視察戰場)

蔣介石因此還有閒心去了南嶽衡山度假兩週,他卻不知道日本人正在醞釀自明治維新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陸軍作戰行動,代號為“一號作戰”。為了這次會戰,日軍集結了空前的50萬大軍、10萬匹戰馬和1500輛汽車,僅為用來替換野戰師團而匆忙組建的獨立混成旅團、獨立步兵旅團就多達14個,另組野戰補充隊8個。

我們知道,1938年的武漢會戰,日軍不過動用了陸海軍25萬部隊,國軍兵力則是100萬,而這次迴光返照式的進攻作戰,日本人投入的兵力則翻了一番。



(畑俊六)

日軍一號作戰的別名是“縱貫大陸交通線作戰”,戰役要旨是打通中日相持戰區河南段、湖南段、廣西段的鐵路線,建立一條從越南貫穿華中華北直達東北、再從東北通過朝鮮連接日本本土的“大陸交通線”,同時摧毀湘桂地區的美軍機場群,他們認為這些機場為美國軍機控制太平洋提供了前進基地。

死到臨頭,日本人為什麼要如此大動干戈建立一條几千公里的陸上補給線呢?答案是被逼的,此時日本聯合艦隊主力盡毀,美軍的飛機、艦船和潛艇已經完全封鎖了日本的海上運輸線,從東洋三島開往太平洋各戰場的運輸船、運兵船幾乎全部被擊沉,“南方軍”的鬼子們快餓死了,無糧無彈。

(第一戰區蔣鼎文)

在這條戰線上,自黃河鐵橋向南的鐵路分別被蔣鼎文的第一戰區(河南)、薛嶽第九戰區(湖南)、張發奎第四戰區(兩廣)控制了三段,日本人要攻擊的也正是上述地區,因此中方稱為“豫湘桂戰役”。後來圍繞這條鐵路線爆發的豫中會戰、長衡會戰、桂柳會戰等全部是“一號作戰”的衍生品,日軍的戰役總指揮是“中國派遣軍總司令”畑俊六,主攻部隊是第六方面軍(岡村寧次)。

1944年4月,“豫湘桂戰役”從日寇華北方面軍第12軍15萬人馬南渡黃河開始,河南段戰事爆發,至12月10日,以華南23軍第22師團與駐越南第21師團在廣西會師宣告結束,日軍還就真的打通了“大陸交通線”。由於國民黨軍隊“坐等勝利”的思想嚴重,以及重慶軍委會和各戰區的指揮不利,造成部隊嚴重損失和大片國土淪陷,史稱“豫湘桂大潰敗”。

(第九戰區薛嶽及幕僚)

戰役過程本篇不再贅述,在不到十個月的會戰中,國軍被擊潰50萬以上,丟失四個省會、146座城市和七個機場群,至少喪失十個徵兵基地和產糧區,打紅了眼的鬼子第11軍甚至抗命突入黔南,日本人貌似完勝。

非也,戰役進程中的1944年秋,美軍已佔領馬里亞納群島,從那裡起降的轟炸機已經開始直飛東京了,中國西南地區的機場對太平洋戰場而言,已無實際意義。至於打通的鐵路線,也沒有一列火車從東北開到越南,被破壞的慘不忍睹的鐵路和隨時可能出現的遊擊部隊,讓無限遙遠的運輸路線根本不堪使用。

(湖南戰場之日軍)

但是日本人卻為此耗盡了最後一絲力氣,緊缺的油料、彈藥甚至有經驗的老兵,全部投進了“一號作戰”,關東軍還能有點戰鬥力的師團被抽調一空,僅在衡陽一地,就被方先覺斃傷數萬人,人員的傷亡和物資的消耗,再也得不到有效補充。

取得戰役勝利後的日本人自己都懵比了,陸軍參謀本部作戰部長真田的結語是:“南北貫穿作戰,最後得到的也許僅僅是精神上的聯繫”。而一直看陸軍不順眼的海軍更不客氣,在大本營聯席會議上指出:

“動用日俄戰爭以來最大規模的兵力,進行毫無意義的南北貫穿作戰實在令人費解,不知道陸軍怎麼想的”。



(第四戰區張發奎)

海軍省的石川少將甚至指出:與其如此,莫不如以同樣的兵力向西進攻,一舉擊破重慶政府,即便不能使之降服,也能讓蔣介石政權遭受真正的危機,但是,沒有比現在更空洞的勝利了!

這段話如今看完,也還是讓人一身冷汗,日本人不全是瘋子和傻子,只是掌握戰爭機器的人群中確實沒有優秀的戰略家。

(廣西戰場之日軍)

豫湘桂戰役國軍雖然慘敗,卻讓日軍錯過了最後一次南北兩路揮師入川的機會,否則,重慶不保,四川危矣,抗戰大後方和中國人民將遭受更大的苦難。

這還不算完,日本人打勝仗的惡果繼續體現,對蔣介石軍事能力和軍隊戰力失去信心的美英兩國,開始通過出賣中國利益的方式,謀求蘇聯出兵對日作戰,所以雅爾塔會議才沒有了蔣介石的身影,日本人作夢也想不到的是,一場戰役的勝利反而提前敲響了自己的喪鐘。


度度狼gg


打勝了其實卻敗了的仗很多,主要原因都是戰術上的勝利,沒解決戰略上的失敗,或者招至戰略上的失敗。比方日本偷襲珍珠港,給軸心國和同盟國的天枰上拖進來一頭大象。

漢武帝擊敗匈奴,弄的匈奴人只好跑路去西邊抽打歐洲人,但北方遊牧人的土地,對農耕民族毫無意義,留下“漢因強亡”的惡果。


項羽中了十面埋伏,最後只剩百來騎,還在他的指揮下,十戰十勝,甚至直到最後,他自己也可以脫離戰場,另起江東的。秦趙長平之戰,秦軍得勝,坑趙國降兵四十萬,但接下來自己也一代人不敢出秦關,只能躲家裡療傷添傷口,國力損失,跟敗了也沒什麼兩樣。英國人的布爾人戰爭勝利,也差不多,一個日不落帝國就此拖到精疲力盡。


打了敗仗實際卻勝了的,我印象裡,皮旅中原突圍,很符合這個提法,當時紅白之爭,紅方是戰略弱勢階段,中原地區五萬部隊被白方三十萬精銳圍攻,中原突圍後,所受損失很大,除一縱一旅、359旅和皮旅外,其它中原部隊後來都沒形成主力野戰部隊,359旅大家懂的,怎麼也要掩護著突出去的部隊。

皮旅就不一樣了,確確實實棄車保帥給棄出去的車:“主力突圍後原地堅持三天”,啥意思?主力都頂不住,得跑,皮旅就斷後掩護吧!結果三天後,皮旅自己突圍,搶青風嶺破磨子潭,千里躍進皖北平原!收放自如,七千人的部隊打出來五千人建制完整!


李三萬的三萬裡


《潛伏》裡有一句名言——有一種勝利叫撤退,有一種失敗叫佔領。這句話放再歷史上的許多戰例裡,也很合適。我在這裡以“古今中外”各舉一例

古:珍珠港事件。

這是一場被載入所有歷史、軍事教科書的偷襲,也是整個地球幾乎沒有人不知道的一次戰役。但是,當聯合艦隊耀武揚威地離開太平洋東海岸的時候,同盟國卻集體鬆了一口氣。

原因很簡單,日本喚醒了一頭沉睡的雄獅,一臺戰爭機器。當中、英、蘇等國苦苦想把它拽進二戰的泥潭裡而不得的時候,日本海軍及時幫助盟國完成了最後一推。

(不知道在密蘇里艦簽字的時候,地下的山本五十六會作何感想?)

今:蘇美入侵阿富汗。

阿富汗這個地方真是個大國墳場,從怛羅斯之戰大唐帝國戰敗開始到現在,這裡彷彿一直是大國用兵的魔咒。

無論是蘇聯還是美國,在阿富汗這個地界都呆了起碼八年。結果,他們實現了每一場戰術意義上的勝利,卻不得不面對大戰略的整體失敗。

中:中法戰爭。

這個知道的人應該很多了——馮子材血戰鎮南關,中國軍隊挾同光中興之威,敢於和歐洲老牌列強法國叫板,並且逼得法國內閣集體辭職,這算是法國在普法戰爭以後的又一場失敗。

但是清政府卻意外地和法國媾和,並且承認越南成為法國的保護國。這也無怪乎彼時無數士大夫都痛心疾首——中法戰爭,我國乃是不敗而敗,法國則是不勝而勝!

外:本能寺之變。

這是織田信長手下大將明智光秀髮動的推翻信長的一場政變。這場政變事出突然,光秀出動了數萬大軍圍攻本能寺,最後逼得信長在力戰之後投身火海而死。

似乎看起來,是明智光秀贏了。但是信長的餘部不會善罷甘休,其中就以豐臣秀吉最為激憤。他迅速完成了史稱“中國地方大回反”的戰略撤退,緊接著就是著名的“天王山之戰”。明智光秀甚至連攝關的椅子都沒摸到,就去陰間面對信長的怒吼去也。



青言論史


胡宗南攻佔延安。

抗日戰爭剛剛結束,蔣介石就迫不及待地挑起了內戰。繼內戰初期的“全面進攻”受挫後,蔣介石將作戰方略改為了“重點進攻”。陝甘寧邊區是其重點進攻方向之一,而中共中央和我軍總部所在地延安更是其首要目標。

為此蔣介石甚至飛抵西安,要親眼看著他的愛將胡宗南完成這一壯舉。

當時西北的敵我力量對比懸殊。胡宗南手下有23萬餘人,不少部隊已經換械美式裝備,氣勢洶洶。而我軍只有不到3萬人,裝備簡陋,補給困難。

胡宗南仗著自己“兵多糧足”,更為了攻佔延安為蔣介石邀功,於1947年3月對陝甘寧邊區展開了近乎於瘋狂的進攻。毛主席在權衡之下,做出了明智的決定——主動放棄延安,進行戰略撤退。

在撤出延安時,毛主席就預言“蔣介石進攻延安,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少則一年,多則兩年,我們還要回來的。”

1947年3月19日,胡宗南部終於攻佔了延安,不過這只是一座空城。即便如此,胡宗南還是難掩內心的激動,對蔣介石一頓狂吹,視為開戰以來最大的勝利。8月蔣介石從西安來到延安,當他看到我黨就是在這種條件下與其對抗的時候,他感慨良多,徹夜未眠。

胡宗南雖然佔領了延安,但卻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我軍利用其求勝心切的心態,誘敵深入,牽著敵人的鼻子到處跑,在陝北的山區對其進行逐個圍殲,硬是用2萬多人把胡宗南的部隊打敗了。

1948年4月,在時隔一年之後我軍就收復了延安,正如毛主席預料的那樣。而胡宗南的失敗也標誌著蔣介石“重點進攻”戰略的破產,僅僅一年之後,國民黨政府就垮臺了。


石頭說歷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7月一戰爆發,3年後,北洋政府代表中國向德國宣戰,宣佈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但中國並沒有直接派出士兵參戰,而是派了大約14萬勞工遠赴歐洲。

其實當一戰的消息剛傳回國內時,袁世凱的顧問梁士詒就認為中國應該抓住這個機會向德國宣戰,藉此在戰後收回被德國佔領的山東。
中國謀求參戰的想法卻被英國人阻止了,高傲的英國人認為在這場捍衛“人類文明的戰爭”中,不需要中國人的幫忙。因為在他們看來,當時落後的中國不能被稱為文明。

但1916年7月,長達140多天的索姆河戰役爆發,協約國的情況急轉直下,僅僅一個月,大英帝國就傷亡了18萬7千多人。戰場上的危機迫使協約國開始四處尋找外援。後來的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當時說道:現在我們得尋求別的援軍了,哪怕是得去找中國人。

北洋政府表示可以,但需要英法做出一些承諾:即在戰後支持中國的行動。北洋政府認為只要站在英法一邊共同對付同盟國,就能在戰爭結束後收回山東。

其實早在中國參戰的一年前,英法就在中國招募了大量勞工,而戰場上的不利又迫使他們希望招募更多的勞工,這一時期的招募屬於民間性質。在中國參戰以後,勞工轉由中國政府組織輸出到歐洲。

1916年到1918年間,總共有14萬中國勞工被輸出到歐洲,他們被分到各個兵工廠,從事與軍事相關的鐵路、公路、戰壕的修建。

他們與英法政府簽訂的合同是這樣的:每天需工作10個小時,一週七天不休,一年有三天假期,分別是中國的農曆新年、端午和中秋。而他們的報酬僅僅只有一點點。

儘管英法承諾華工們會在遠離前線的地方工作,但戰場上承諾是靠不住的。比如1917年發生在法國皮卡第的一場戰鬥,由於英法軍隊傷亡慘重,面對衝上陣地的德國人,負責修繕戰壕的華工不得不拿起手中的工具與德國人拼命。戰鬥結束後,他們中的大部分都犧牲了。


據統計,整個一戰期間大約有上萬中國勞工戰死或失蹤。

然而,十四萬華工的鮮血、犧牲被協約國選擇性的遺忘,他們的付出沒有幫助中國取得與其他戰勝國同等的地位。當中國代表顧維鈞在巴黎和會上怒吼時,英法等國依然決定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交給日本,中國作為戰勝國卻被當做一個戰敗國一般處置。


歷史就在那裡


要說打了敗仗最後變成了勝利,那麼,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值得大書特書!

試想,如果當年的第五次反圍剿戰役,中央紅軍取勝了的話,肯定用不著來個紅軍不怕遠征難的二萬五千里長徵,中央紅軍會依然盤踞在中央蘇區,以驕傲的戰勝者繼續推行左傾機會主義!

但對於掌握政權的老蔣來說,圍剿再失敗十次也傷不了筋骨,更動搖不了統治地位,仍然會如痴如醉地準備N次圍剿,直至把紅軍乾淨徹底地殲滅!

如果紅軍繼續盤踞於狹小的中央蘇區,即便打贏了一百次反圍剿,最終也必走向滅亡!

因此,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可以說是因禍得福!.

雖然二萬五千里長徵兇險無比,九死一生,但是,共產黨人獲得了一次至關重要的反省機會,在失敗中認清了左傾機會主義的危害。

當機立斷結束了以王明為核心的盲動冒險,停止了自殺式的生存方式!

並且,全黨全軍在遵義會議上,一致推舉真正有領袖雄才大略的毛主席出山,一舉扭轉了紅軍失敗的命運,從此革命走向了光明的康莊大道!

這完全是鳳凰涅槃式的復活,神奇到了驚天地泣鬼神!

因此,第五次反圍剿戰役的失敗,可以做為經典的戰例載入史冊!


大老伍楚人


南京淪陷後,蔣介石國民政府已遷都至重慶,而當時的大都市武漢還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中心,狂妄的日本認為只要攻佔漢口、廣州等地就能迫使國民政府屈服以迅速解決事變,從而抽出腳步實行北進或者南進計劃,於是幾乎傾國之力發動了武漢會戰。

自從1929年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瘋狂席捲日本後,國內經濟嚴重受創,工農業瀕臨破產,1931年經濟危機惡化到了極點,六年時間一直沒緩過氣。1937年新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再次降臨,不僅是納粹德國受影響,日本更慘,大批工廠企業倒閉,不僅是平民百姓生活陷入了困境,從1931年至1937年間政府內閣就經歷了七次更迭,外貿收支逆差增大、債臺高築導致大量資本外流,國內矛盾日益加劇。為了擺脫國內的經濟和政治危機,在英美等綏靖政策的縱容和支持下,日本法西斯乘機發動一場全面侵華戰爭,並加快了侵華戰爭準備與步伐。

1937年上半年,日本陸軍只有17個常備師團和多個獨立旅團及守備隊,總兵力約40萬人,海軍約12萬人。為此,日本大本營提出了擴軍計劃,將陸軍擴大至50個師團,海軍主力戰機增至12艘、航空母艦也增至12艘,航空兵擴增至65箇中隊。而1937年日本的工業總產值約為60億美元(我們只有13億美元)約合190億日元,此時的日本還處於經濟危機之中,軍費開支卻高達32.7億日元,佔了國家財政開支的70%以上,作為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這種窮兵黷武的暴走好戰分子,最終也將會走向滅亡。

1937年底,日本陸軍只有24個師團,其中投入關內戰場的有14個師團和少量的獨立旅團,徐州會戰結束後,日本瞬間擴增至了34個師團,其中為了發動武漢會戰,日本投入了11個師團及一個臺灣旅團,為策應武漢工作廣州投入了3個師團,整個會戰共投入了30多萬的兵力,包括大量的艦隊和航空兵,由畑俊六和岡村寧次負責指揮。而國軍投入了50個軍130多個師,總兵力110多萬人。

隨著南下的日軍第21軍攻佔廣州後,粵漢鐵路交通路線也就被切斷了,蔣介石決定不再做孤城困守,主動撤軍,歷時四個多月的武漢會戰就此結束。雖然是役失敗付出了40萬的傷、亡代價,但國民政府達成了保衛武漢的戰略目標,即通過內外線的配合消耗了日軍有生力量,達成了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戰略目的,同時爭取到了美國的援助,也宣告了日本欲速戰速決的戰略破產了。

日本武漢會戰雖然勝利了,佔領了武漢等地,但戰略卻上失敗了,遠遠沒達成戰爭的預定目標,即迫使國民政府屈服以解決事變問題,而且日本為發動武漢會戰勒緊褲腰帶、幾乎傾國之力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軍費直接支出高達62億日元,已經超出了國內所能承受之力,相比1937年的軍費支出高了一倍之多,這一役後也導致了日本的“腎虛”並陷入了僵局,抗戰也進入到了戰略相持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