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铅教程(蔬果篇)‖《洋葱写生》,学会主观过滤物体信息

图/文 丁又下

彩铅教程(蔬果篇)‖《洋葱写生》,学会主观过滤物体信息

洋葱写生 ‖ 丁又下

彩铅教程(蔬果篇)‖《洋葱写生》,学会主观过滤物体信息

洋葱写生 ‖ 丁又下


工具材料

彩铅:马可雷诺阿3100油性彩铅100色

画纸:康颂素描纸(自裁成28×28cm)

其他:棉签、卷笔刀、硬橡皮、电动橡皮

绘画过程:

一、构图——铅笔稿

二、上色

三、整体调整


一、构 图

(大块面——小块面)

1、用2B铅笔构图,画出上下左右四条短线条,以此概括出两个洋葱在画面中的大概范围(也就是把两个洋葱看作一个整体,画出这个整体的的最高点、最低点、最左边的点和最右边的点,只不过画短线条比画点更清晰,我们一般都直接用短线条来标注位置点。)

彩铅教程(蔬果篇)‖《洋葱写生》,学会主观过滤物体信息

构图1

2、根据四个位置点画出大块面。

彩铅教程(蔬果篇)‖《洋葱写生》,学会主观过滤物体信息

构图2

3、在大块面中分出小块面,明确两个洋葱的位置。

彩铅教程(蔬果篇)‖《洋葱写生》,学会主观过滤物体信息

构图3

4、把洋葱的基础形状画出来。

彩铅教程(蔬果篇)‖《洋葱写生》,学会主观过滤物体信息

构图4

5、在基础形状上大概地画出洋葱的其他结构特征。

彩铅教程(蔬果篇)‖《洋葱写生》,学会主观过滤物体信息

构图5

6、具体刻画洋葱的结构细节,画上投影,构图完成。

彩铅教程(蔬果篇)‖《洋葱写生》,学会主观过滤物体信息

构图6


二、上 色

上色前先通过下图了解洋葱的结构特征,知道我们食用的地方叫鳞片叶、上面绿色的叶子叫管状叶:

彩铅教程(蔬果篇)‖《洋葱写生》,学会主观过滤物体信息

图片源于网络

1、用39号紫红色顺着洋葱的纹路上色。

彩铅教程(蔬果篇)‖《洋葱写生》,学会主观过滤物体信息

上色1

2、仍然用39号紫红色继续加深洋葱的颜色,注意留出洋葱上的高光的位置。

彩铅教程(蔬果篇)‖《洋葱写生》,学会主观过滤物体信息

构图2

3、用56号葡萄紫加深洋葱的颜色,同时刻画右侧洋葱的切面,画切面的时候,线条要有粗细变化,这样在视觉上能表现出洋葱鳞片叶的宽窄变化。

彩铅教程(蔬果篇)‖《洋葱写生》,学会主观过滤物体信息

上色3

4、用40号深褐色画洋葱的暗部,用16号橙黄和79号黄赭画洋葱顶端枯萎的管状叶的颜色,以及洋葱最外层的鳞片叶的颜色。

彩铅教程(蔬果篇)‖《洋葱写生》,学会主观过滤物体信息

上色4

5、用39号紫红深入刻画洋葱,用10号黑色加深洋葱的暗部,同时用10号黑色和22号桔黄画投影。

彩铅教程(蔬果篇)‖《洋葱写生》,学会主观过滤物体信息

上色5

6、用23号橙色42号赭石加深洋葱上端干枯的管状叶的颜色。

彩铅教程(蔬果篇)‖《洋葱写生》,学会主观过滤物体信息

上色6

7、用14号浅蓝丰富洋葱的颜色。

彩铅教程(蔬果篇)‖《洋葱写生》,学会主观过滤物体信息

上色7

8、用10黑色、71号桃红、14号浅蓝画左侧洋葱的最外层的鳞片叶,用14号浅蓝轻轻地给高光上色,在投影里加入15号浅绿色、35浅红色。

彩铅教程(蔬果篇)‖《洋葱写生》,学会主观过滤物体信息

上色8

9、用39号紫红、56号葡萄紫、59号紫罗兰和46号朱红仔细刻画洋葱,让洋葱的颜色更细腻。

彩铅教程(蔬果篇)‖《洋葱写生》,学会主观过滤物体信息

上色9


三、整体调整

用39号紫红、56号葡萄紫、46号朱红刻画洋葱最外层鳞片叶,用21号柠檬黄、14号浅蓝色和10号黑色刻画投影,作品完成。

彩铅教程(蔬果篇)‖《洋葱写生》,学会主观过滤物体信息

成品 ‖ 丁又下

彩铅教程(蔬果篇)‖《洋葱写生》,学会主观过滤物体信息

洋葱写生 ‖ 丁又下

彩铅教程(蔬果篇)‖《洋葱写生》,学会主观过滤物体信息

洋葱写生 ‖ 丁又下


本文提示

1、洋葱的整体颜色变化不大,上色的时候笔触最好跟着洋葱的鳞片叶上的纹路走,这样不会让画面凌乱,也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表现洋葱的体积感。

2、写生的时候是否一定要“眼见为实”,不差分毫地依据真实物体去刻画呢?答案当然不是肯定的,即使是写实写生我们也可以主观的调整画面,把无用的或多余的影响作品画面的因素过滤掉,比如这次写生的洋葱实物颜色是很深的,如果我们把作品颜色画得跟实物一样深的话,最后画出来的洋葱会给人颜色糊了的感觉,而主观的把洋葱颜色画亮一些会更好地表现出洋葱的质感,画面效果也会更好一些。学会主观过滤绘画对象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把有用的信息留住,舍弃多余的无用的信息,再用画笔把重构后的画面效果表现出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这也是绘画的魅力之一。

(图/文 丁又下 未经本人同意请勿用于原创及商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