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腹地的海之子

沙漠腹地的海之子

沙漠腹地的海之子

沙漠与海子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阿拉善右旗境内,面积4.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境内仅次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流动沙丘占据了整个沙区面积的83%,沙丘高大而密集,形态优美。


沙漠腹地的海之子


沙漠里星罗棋布的分布着大大小小地湖泊,当地人称其“海子“。而巴丹吉林其名,也与这些海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说,从前有一个名叫巴岱的人,他发现了沙漠里有60个海子,吉林是数词60之意,因此后人便以巴丹吉林来命名这个沙漠。

沙漠腹地的海之子

实际上巴丹吉林沙漠中共有144个大小不同的海子,常年有水的达72个,其中大多为矿化度较高的内陆咸水湖,少数属淡水湖或盐湖。部分湖泊中心水温达15.4℃~21.3℃,明显高于湖泊边缘(6℃~9℃);面积小于0.1~0.3km

2的湖泊水深一般小于2.0m。

沙漠腹地的海之子

沙漠腹地的海之子

巨形钙华与神秘清泉

部分湖泊中心岀露高出湖面0.5~1.0m、直径2~10m的钙华体形成的小礁岛。其上分布着清澈的泉眼,经久不衰地汩汩涌出清冽可口的泉水。现存的最大湖泊为诺尔图,面积1.65km2,最大水深15.9m,湖中发育一个直径超过10m的钙华突凸体,为世界罕见。

沙漠腹地的海之子

沙漠腹地的海之子

■ ■■■■

海子生态

据计算,这里所有的海子总面积共达23km2,分布在丘间低洼地内。海子周围大多生长着较茂密的芦苇以及柳、沙棘等植物,湖滨沙地上常生长着诸如沙竹、沙葱、霸王、沙蒿、芨芨草以及白刺、沙拐枣与梭梭等植物。

沙漠腹地的海之子

湖域中还时常栖息有一些水鸟(包括候鸟与留鸟) ,牧民的羊群常在海子周缘玩闹,负重的骆驼也常在湖边休憩。这一切使得沙窝中的湖泊湿地变得勃勃生机,俨然成了沙漠中最有活力的绿洲,将“漠北“和“江南“收入同一张天地大美的图景。

沙漠腹地的海之子

沙漠腹地的海之子

海子的形态

伊和吉格德、呼和吉林、车日格勒、音德尔图、苏木·巴润吉林、诺尔图(东) 和布尔德是巴丹吉林沙漠面积大于1km2的湖泊。学者们使用超声波探测仪与RTK-GPS测量系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出这些湖泊都具有干旱区湖泊特有的浅水平底的特征。

沙漠腹地的海之子


海子的成因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及地下水形成机理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4种理论:

✦ 沙漠腹地现代大气降水补给成因。认为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是由大气降水补给形成,降水受控于高大沙山的地形特征,沿沙层下渗并在丘间洼地中渗出,形成湖泊,高大沙山是水量的主要储存体,湖泊水位受气候以及降水变化而波动。

沙漠腹地的海之子

✦ 气候湿润期当地降水补给及大湖泊萎缩成因。认为更新世末期沙漠湖泊分布区曾存在一个统一的大湖泊,面积超过4000km2,而晚全新世以来,气候逐渐向干旱化发展,现存的众多湖泊是干旱环境影响下大湖泊湖面不断下降、水体逐渐萎缩的结果,未来湖泊范围仍将不断减小甚至可能完全消失。

沙漠腹地的海之子

✦ 近源古水与现代水混合成因。此理论认为湖泊区南部的北大山和东南部的雅布赖山晚更新世冰期环境下形成的降水(即古水)是补给沙漠区地下水的主要部分,现代大气降水和洪流入渗也对部分浅层地下水产生补给,并与古水混合。地下水在沙丘间低洼处排泄形成沙漠湖泊。

沙漠腹地的海之子

✦ 远源现代水补给成因。根据水源输送方式又分为3种:

①深大断裂导水补给理论,认为青藏高原或祁连山区的现代降水、冰雪融水或大型湖泊的渗漏水,沿着北东向的深大断裂带径流至沙漠东南部湖泊区,地下水年龄较为年轻,约在30~50a之间。

②黑河在金塔——鼎新盆地发生渗漏,可能自西向东沿着深部阿尔金断裂补给至沙漠东南部湖泊区。

③一方面是受到了来自祁连山前缘冲洪积扇含水层中地下水补给,另一方面由于沙漠西北部构造抬升,导致地下古水由沙漠西北向东南部汇集。

沙漠腹地的海之子


结语

大大小小的湖泊点缀着荒凉的沙漠如同繁星点缀着空旷的银河,带来了希望与温暖。那些世代居住其周缘的人们,在每一个清晨醒来,面朝海子,春暖花开。

沙漠腹地的海之子

主要参考文献:

丁宏伟, 郭瑞, 田刚等.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与高大沙山形成的若干问题探讨[J]. 甘肃地质, 2015(2):9-17.

李明森. 探访巴丹吉林沙漠[J]. 自然杂志, 2007, 29(5):300-302.

张文强.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与地下水主要特征及成因机理分析[D]. 2018.

赵力强, 张律吕, 王乃昂等.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形态初步研究[J]. 干旱区研究, 2018(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