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1937年的山东威海,靠海吃海的威海人生活很富足!


1937年的威海,据说远处是刘公岛。拍摄者海达.莫理循。威海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及东南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隔海相望。

1937年的威海,城墙边的古树。汉朝初期,威海这里只不过是一个偏僻的小村。明代洪武三十一年,为防御倭寇的侵扰,在这里设立威海卫,取威震海疆之意,威海之名由此而来。

威海地理条件非常重要,威海卫为不冻良港,与辽东半岛的旅顺口形成犄角之势,成为拱卫京津的海上门户。晚清时的北洋水师基地就位于此地。

1937年,威海的百姓,日子看起来满足而安逸。

1937年,威海当地的孩子。清光绪二十一年的中日甲午海战中,威海守军没能抵挡住日军的进攻,威海被日军占领。光绪二十四年,威海又被英国强行租借。一直到民国十九年,英国将威海交还给中国。

1937年的威海,一个渔民捕到一条鲨鱼。

1937年,威海的巷道。

1937年,威海的民房,看起来房屋质量还不错,应该比当时中国很多地方好。

1937年的威海,以渔为生的人们。

1937年的威海,海边的房屋与海中的渔船。

1937年的威海,年轻的母亲和孩子,神态安详。这里的人们看起来都比较富足,脸上看不到那个时候中国大多数地方人们的贫困与苦难。

1937年的威海,正在清洗海鲜的男子。

1937年的威海,一名男子正平静地坐在太阳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