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能“共享”?看華僑城集團怎麼做的

特色小镇能“共享”?看华侨城集团怎么做的

封面新聞記者 李媛莉 雷遠東

12月15日至16日舉行的安仁論壇,以“發展中的特色小鎮”為主題,旨在為特色小鎮事業的發展梳理理論知識,和提供現實指導。華僑城集團黨委常委,中國旅遊景區協會會長姚軍在論壇上分享了他的諸多思考,認為無論是中小城市還是特色小鎮,都應考慮規模擴張與效益和質量之間的關係,真正能做到以人為本、區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今年我們的論壇正是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試圖對發展與質量進行更深入的討論和交流。”姚軍首先展示了華僑城集團的思考和做法,是以共享為原則。

特色小鎮能共享?面對記者的提問,姚軍解釋說,華僑城確定的“文化+旅遊+城鎮化”創新發展,堅持與政府多元主體,以及與當地的城鎮居民和當地的村民合作,構建一批有傳統民俗文化特色的小鎮,與當地的村民們共同創業,實現共同發展,共同富裕。

以安仁古鎮為例,從兩年前與當地政府開始接洽到完成簽約再到實施推進,華僑城團隊一直圍繞梳理、整合古鎮文化資源,挖掘古鎮文化潛力,並確立以博物館(群)為核心,創新“博物館+”、“+博物館”開發運營模式,並向相關產業延伸,將文創、會展、教育、美食、影視、音樂等內容與博物館產業緊密結合,形成完整產業鏈條,打造獨一無二的“世界博物館小鎮”。

“現在大家看到的安仁樂道美食街,不但可以品嚐正宗、地道的川菜和小吃,還能吃到口味絕佳的粵菜、淮揚菜甚至是歐洲飲食。”姚軍說,這是“共享”的一個縮影,“當地美食和手藝人引入美食街,與我們共同創業,共享古鎮發展。”

與當地村民合作,與村委會簽訂合作協議,是華僑城集團多點佈局,實施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等項目的亮點,姚軍告知, 華僑城集團在全國範圍內積極謀篇佈局“文化+旅遊+城鎮化”戰略,推動新型城鎮化,開展特色小鎮建設,一批新項目先後突破落地,包括與雲南、海南和大西安範圍的全面戰略合作。以作為“一帶一路”開放前沿的西部地區為例:在四川,華僑城集團與大邑縣政府、雙流區政府、龍泉驛區政府簽署合作協議,打造安仁、黃龍溪、洛帶幾大古鎮,通過資源重整和升級改造,在成都打造具有歷史記憶、文化脈絡、地域風貌、產業鮮明的特色小城鎮。最終目標是將安仁建設成為世界文博小鎮,將黃龍溪建設成為十里八灣文創特色小鎮,基於洛帶的“客家文創”主產業和“西部烏鎮”五鳳溪,將洛帶建設成為五洛國際旅遊度假區。

他補充強調,特色產業,是小鎮生長力的根基,立足於特色產業根基,打造環環相扣的產業鏈,提升小鎮“生長力”的關鍵。否則,完善小鎮業態、提升小鎮面貌、滿足居民美好生活目標就是一句空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