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法不成,商鞅慘遭車裂,秦惠公到底為何要殺他?

秦國在戰國七雄中曾經是實力最弱的一國,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他發誓要改變秦國落後受氣的局面,決心要讓秦國強盛起來,他下了一道變法強國的求賢詔令,魏相公叔痤家的中庶子商鞅,經秦孝公寵臣景監推薦,在秦國實行變法,史稱“商鞅變法”。公元前359年商鞅頒佈《變法令》規定:“五家為一伍,二伍為一什,什伍之間互相監督;官職大小和爵位高低,要按照功勞業績來授予;貴族當中,沒有軍功的,不再授予爵位,多生產糧食和織布納稅的,免除該人的勞役,凡因懶惰而導致貧窮的,連同他的妻子兒女都罰做官府的奴婢等”。

變法不成,商鞅慘遭車裂,秦惠公到底為何要殺他?

新法令頒佈後,百姓歡呼雀躍,許多貴族、大臣卻強烈反對,因為法令直接觸犯了他們的利益,甚至秦孝公的太子駟也在他的太傅公子虔和公孫賈的教唆下,大肆反對誣衊新法。太子駟聚眾疾呼:商鞅從魏國逃到我們秦國,妖言惑眾,制定變法令,禍害我們秦國上下,多少宗室親族被他變為庶民,多少親兄弟被迫分家、納稅、出丁,他是要把我們秦國江山搞垮,要把秦國搞亂,要把我們立國五百年的秦國變成他的天下”。在太子的扇動下,紈絝子弟們也反對變法,聲稱要把商鞅趕出秦國。

變法不成,商鞅慘遭車裂,秦惠公到底為何要殺他?

商鞅認為,法制的不能推行,原因起自於上位的貴族,君王若決心要施行新法,必須先在太子身上實行。更何況推行新法令,有言在先,不分貴賤,一律遵行。身為太子,在新法尚未順利推行之際,不但不遵守,反而公然非議,蠱惑人心,罪不容赦。太子駟的太傅公子虔對商鞅說:“他是太子,你敢動他一根汗毛”。商鞅義正辭嚴地回答:“變法之行,皆在於上行下效,不懲辦太子,變法令豈不成為一紙空文了”。最後,商鞅還是懲罰了太子駟的兩位太傅,對太傅公子虔施以劓刑,懲其放縱學子,對太傅公孫賈施以黥刑,懲其師道不嚴,把太子駟的罪責分攤到了太傅們身上,兩個太傅都當了太子的替罪羔羊。

變法不成,商鞅慘遭車裂,秦惠公到底為何要殺他?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太子駟(秦惠王)即位,秦宗室大多怨恨商鞅,商鞅出逃,太子駟聽信太傅散佈商鞅叛逃之言,加害商鞅以反叛的罪名,就在這一年,秦惠王用車裂五馬分屍殺死了商鞅,最終商鞅殉死在秦國。秦惠王(太子駟)在除掉商鞅後,以商鞅造反查無實證,公子虔和公孫賈純屬陷害為由,順手除掉了二人及其大量黨羽。

從上述情況看,商鞅死於太子駟之手是必然的。也就是說太子(秦惠王)是致死商鞅的元兇。這是因為,先從秦孝公的角度看,商鞅是太子之父秦孝公親自求賢而來的,變法也是秦孝公親自主張的,所以,作為父親的他,在商鞅秉公執法即將用刑于自己兒子的情況下,不可能言而無信,出爾反爾地否定新法,抵毀與阻撓商鞅執法,即使內心一百個不願意,也只好唯心允諾,不然就會失去君主威嚴。

變法不成,商鞅慘遭車裂,秦惠公到底為何要殺他?

但是君主也是人,同樣也有戀子情結,虎不食子。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的肉,人心都是肉長的,當他看到自己的兒子將要受刑時,難道他內心就無動於衷,一點想法都沒有嗎?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可以猜測秦孝公在商鞅背後,不可能不做有害於商鞅的小動作,也難免會給兒子某些暗示,把自己當時想做而難以做到的事情推給太子去做,太子秉承孝公的遺志也就順利成章了。這就在太子心中播下了仇殺的種子,為商鞅之死埋下了禍根。

再從太子駟的角度看,雖然商鞅已經考慮到太子是君主孝公的親生兒子,也是秦國未來的帝王,是不能加以重責的,既顧及到了“太子不可施刑”的因素,又照顧到了秦孝公的臉面,並沒有從嚴論處太子,而是採取了權宜之計的變通做法,以教唆為由,把太子的罪責歸給了兩位太傅分擔。但商鞅畢竟動了真格,在太歲頭上動了土,使太子的兩位太傅的人身受到了極大的侮辱,尤其是太傅公子虔受了劓刑,割掉了鼻子之後,羞於見人,八年沒有出家門。

變法不成,商鞅慘遭車裂,秦惠公到底為何要殺他?

另位太傅公孫賈受了黥刑,臉頰上刺了字,字上塗了墨,這樣的奇恥大辱,放在誰的身上都受不了,很難嚥下這口氣,有朝一日,都會尋機報復,所以,太子駟繼位後,有權有勢的堂堂國君一上臺就殺害商鞅也就在情理之中,也可以講是有準備有預謀的,就算太子之父秦孝公在世時沒有作過暗示,太子勸駟也要除掉商鞅的。站在太子駟的立場上,商鞅是最可恨的人,因為他的變法挑戰了他貴族的地位,使其利益和麵子受到損害,商鞅必殺無疑。這就叫“君子報仇,十年未晚”。

變法不成,商鞅慘遭車裂,秦惠公到底為何要殺他?

秦國在戰國七雄中曾經是實力最弱的一國,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他發誓要改變秦國落後受氣的局面,決心要讓秦國強盛起來,他下了一道變法強國的求賢詔令,魏相公叔痤家的中庶子商鞅,經秦孝公寵臣景監推薦,在秦國實行變法,史稱“商鞅變法”。公元前359年商鞅頒佈《變法令》規定:“五家為一伍,二伍為一什,什伍之間互相監督;官職大小和爵位高低,要按照功勞業績來授予;貴族當中,沒有軍功的,不再授予爵位,多生產糧食和織布納稅的,免除該人的勞役,凡因懶惰而導致貧窮的,連同他的妻子兒女都罰做官府的奴婢等”

最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商鞅,他在責罪太子駟的問題上,也有教訓可以吸取。本文認為,他主要犯了“打狗不看主人”的毛病。當時,太子之父孝公是一國之君,國家之主,你打了他的兒子,父子連心,他能不反感嗎?後來太子也當了國君,身為一國之主的太子駟秦惠王,能放過你嗎?所以商鞅遭殺實屬必然。關於商鞅被殺的原因及教訓,在《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列傳第八》中講得非常清楚,史太公就此問題也專門作了闡述,都提到商鞅不聽趙良勸說,專橫秦國教令,刑罰太子老師,嚴刑傷害人民,積蓄人民的怨恨,導致了最終慘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