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不成,商鞅惨遭车裂,秦惠公到底为何要杀他?

秦国在战国七雄中曾经是实力最弱的一国,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他发誓要改变秦国落后受气的局面,决心要让秦国强盛起来,他下了一道变法强国的求贤诏令,魏相公叔痤家的中庶子商鞅,经秦孝公宠臣景监推荐,在秦国实行变法,史称“商鞅变法”。公元前359年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五家为一伍,二伍为一什,什伍之间互相监督;官职大小和爵位高低,要按照功劳业绩来授予;贵族当中,没有军功的,不再授予爵位,多生产粮食和织布纳税的,免除该人的劳役,凡因懒惰而导致贫穷的,连同他的妻子儿女都罚做官府的奴婢等”。

变法不成,商鞅惨遭车裂,秦惠公到底为何要杀他?

新法令颁布后,百姓欢呼雀跃,许多贵族、大臣却强烈反对,因为法令直接触犯了他们的利益,甚至秦孝公的太子驷也在他的太傅公子虔和公孙贾的教唆下,大肆反对诬蔑新法。太子驷聚众疾呼:商鞅从魏国逃到我们秦国,妖言惑众,制定变法令,祸害我们秦国上下,多少宗室亲族被他变为庶民,多少亲兄弟被迫分家、纳税、出丁,他是要把我们秦国江山搞垮,要把秦国搞乱,要把我们立国五百年的秦国变成他的天下”。在太子的扇动下,纨绔子弟们也反对变法,声称要把商鞅赶出秦国。

变法不成,商鞅惨遭车裂,秦惠公到底为何要杀他?

商鞅认为,法制的不能推行,原因起自于上位的贵族,君王若决心要施行新法,必须先在太子身上实行。更何况推行新法令,有言在先,不分贵贱,一律遵行。身为太子,在新法尚未顺利推行之际,不但不遵守,反而公然非议,蛊惑人心,罪不容赦。太子驷的太傅公子虔对商鞅说:“他是太子,你敢动他一根汗毛”。商鞅义正辞严地回答:“变法之行,皆在于上行下效,不惩办太子,变法令岂不成为一纸空文了”。最后,商鞅还是惩罚了太子驷的两位太傅,对太傅公子虔施以劓刑,惩其放纵学子,对太傅公孙贾施以黥刑,惩其师道不严,把太子驷的罪责分摊到了太傅们身上,两个太傅都当了太子的替罪羔羊。

变法不成,商鞅惨遭车裂,秦惠公到底为何要杀他?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太子驷(秦惠王)即位,秦宗室大多怨恨商鞅,商鞅出逃,太子驷听信太傅散布商鞅叛逃之言,加害商鞅以反叛的罪名,就在这一年,秦惠王用车裂五马分尸杀死了商鞅,最终商鞅殉死在秦国。秦惠王(太子驷)在除掉商鞅后,以商鞅造反查无实证,公子虔和公孙贾纯属陷害为由,顺手除掉了二人及其大量党羽。

从上述情况看,商鞅死于太子驷之手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太子(秦惠王)是致死商鞅的元凶。这是因为,先从秦孝公的角度看,商鞅是太子之父秦孝公亲自求贤而来的,变法也是秦孝公亲自主张的,所以,作为父亲的他,在商鞅秉公执法即将用刑于自己儿子的情况下,不可能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地否定新法,抵毁与阻挠商鞅执法,即使内心一百个不愿意,也只好唯心允诺,不然就会失去君主威严。

变法不成,商鞅惨遭车裂,秦惠公到底为何要杀他?

但是君主也是人,同样也有恋子情结,虎不食子。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的肉,人心都是肉长的,当他看到自己的儿子将要受刑时,难道他内心就无动于衷,一点想法都没有吗?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可以猜测秦孝公在商鞅背后,不可能不做有害于商鞅的小动作,也难免会给儿子某些暗示,把自己当时想做而难以做到的事情推给太子去做,太子秉承孝公的遗志也就顺利成章了。这就在太子心中播下了仇杀的种子,为商鞅之死埋下了祸根。

再从太子驷的角度看,虽然商鞅已经考虑到太子是君主孝公的亲生儿子,也是秦国未来的帝王,是不能加以重责的,既顾及到了“太子不可施刑”的因素,又照顾到了秦孝公的脸面,并没有从严论处太子,而是采取了权宜之计的变通做法,以教唆为由,把太子的罪责归给了两位太傅分担。但商鞅毕竟动了真格,在太岁头上动了土,使太子的两位太傅的人身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尤其是太傅公子虔受了劓刑,割掉了鼻子之后,羞于见人,八年没有出家门。

变法不成,商鞅惨遭车裂,秦惠公到底为何要杀他?

另位太傅公孙贾受了黥刑,脸颊上刺了字,字上涂了墨,这样的奇耻大辱,放在谁的身上都受不了,很难咽下这口气,有朝一日,都会寻机报复,所以,太子驷继位后,有权有势的堂堂国君一上台就杀害商鞅也就在情理之中,也可以讲是有准备有预谋的,就算太子之父秦孝公在世时没有作过暗示,太子劝驷也要除掉商鞅的。站在太子驷的立场上,商鞅是最可恨的人,因为他的变法挑战了他贵族的地位,使其利益和面子受到损害,商鞅必杀无疑。这就叫“君子报仇,十年未晚”。

变法不成,商鞅惨遭车裂,秦惠公到底为何要杀他?

秦国在战国七雄中曾经是实力最弱的一国,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他发誓要改变秦国落后受气的局面,决心要让秦国强盛起来,他下了一道变法强国的求贤诏令,魏相公叔痤家的中庶子商鞅,经秦孝公宠臣景监推荐,在秦国实行变法,史称“商鞅变法”。公元前359年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五家为一伍,二伍为一什,什伍之间互相监督;官职大小和爵位高低,要按照功劳业绩来授予;贵族当中,没有军功的,不再授予爵位,多生产粮食和织布纳税的,免除该人的劳役,凡因懒惰而导致贫穷的,连同他的妻子儿女都罚做官府的奴婢等”

最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商鞅,他在责罪太子驷的问题上,也有教训可以吸取。本文认为,他主要犯了“打狗不看主人”的毛病。当时,太子之父孝公是一国之君,国家之主,你打了他的儿子,父子连心,他能不反感吗?后来太子也当了国君,身为一国之主的太子驷秦惠王,能放过你吗?所以商鞅遭杀实属必然。关于商鞅被杀的原因及教训,在《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中讲得非常清楚,史太公就此问题也专门作了阐述,都提到商鞅不听赵良劝说,专横秦国教令,刑罚太子老师,严刑伤害人民,积蓄人民的怨恨,导致了最终惨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