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军人,你的父亲、祖父是军人,你的儿子、孙子也注定是军人。”我忘记这句话是好多年前在哪里看到的,不过正是因为这句话,我明白了什么是职业军人。回眸历史,放眼环球,东西方文明都曾孕育过职业军人这种 特殊的“工种”,那些特殊的家庭世袭着军人这个职业,一代代成员或开疆扩土,或保家卫国,用令人慨叹的事迹传承着荣誉感,让自己和所属家庭成为英雄或偶像!
随着时代洪流不断滚滚向前,特别是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和观念的革新,职业军人渐渐淹没于历史之中,成为仅供人们追忆的往昔。今天,胡子选择几伙近现代世界历史中比较著名的职业军人,做以简要介绍,以供诸位追忆感慨:
一、不羁的俄罗斯哥萨克
哥萨克不是一个民族,而是若干生活于南俄草原的俄语族群统称。哥萨克本意是突厥语“自由的人”,而我本人更倾向于选择“盲流子”这个意译。这个解释能便于中国人理解哥萨克人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社会里的大致印象——贫穷、粗野但不乏机灵,酷爱自由,敢于反抗!
因为生性勇敢好斗,加之贫穷等因素,哥萨克自古就是附近国家主要的士兵来源:乌克兰、波兰、俄罗斯都有征用哥萨克人作为士兵的历史。我们甚至可以说哥萨克人就是战斗民族里的战斗机。只不过哥萨克士兵多半不在军队里常年服役,打仗时候集结,打完仗就回家种地、放牧。和纯粹的职业军人还有些区别。但就俄罗斯而言,哥萨克在军事方面对这个国家的壮大建立过不可磨灭的功勋,欧洲打仗姑且不说,在亚洲,越过乌拉尔山侵占西伯利亚有他们,和清朝在雅克萨打仗有他们,清末侵占中国外东北地区有他们……
直至二战结束前,一代代的哥萨克人,除身体有问题的以外,基本上所有正常的成年男人都当过士兵,且以当兵为荣!在反映顿河哥萨克的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哥萨克人的村庄里,成年男人都把没有领章帽徽的军装当作日常服饰,重要集会时,老兵们会在胸前佩戴上各种勋章。
不过哥萨克士兵勇敢之余也有很大的瑕疵,一言不合就闹事儿——友谊第一,立场第二!一战后沙皇的哥萨克猛将兄们,就支持白匪反抗过苏维埃政府,这直接导致了苏联成立后,哥萨克人大量被官府修理,最终在二战时,不少哥萨克竟然主动加入德国法西斯队伍,成为残害苏联人民的帮凶。二战后,由于种种原因,哥萨克人职业军人的传统被基本终结。
二、建军史早于建国史的德国容克贵族
容克贵族源于普鲁士军事贵族,而普鲁士军事贵族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十字军东征时的三大骑士团之一——条顿骑士团。这帮人本来是活动于中东十字军占领区的“随军医护人员”,后来集体返乡依附于波兰王国,成为以打仗为世代主要谋生手段的一帮子职业军人。其黑十字作为军旗标志,一直沿用到第三帝国时期。
继承条顿骑士团衣钵的普鲁士王国,在腓特烈二世的努力下,军事力量不断增强,使得普鲁士这个中欧小国,成为敢于同法国叫板的军国主义强国。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容克地主阶层靠战争取得土地,向国王申请并获得该土地的所有权,成为的既得利益者。容克们,特别是所谓的“作战容克”采用职业世袭的方式把自身利益和国家利益紧密结合,逐渐在普鲁士形成了军国主义传统。
在容克贵族的积极参与下,普鲁士最终统一德意志全境,后来甚至发动了一战!二战时期,德国军队里仍有大批容克贵族出身的世袭职业军人。二战后,随着德国战败分裂,容克贵族这一职业军人才淡出了历史。
特别介绍一下汉斯·冯·塞克特,此人为德国上将,被称为德国国防军之父。许多德国人姓名之间都有个“冯(von)”,这个冯的意思是“……的”,“属于……”。有了这个冯,就代表此人祖上是有封地的容克贵族。汉斯·冯·塞克特出生于将军家庭,从小就被家庭按职业军人的要求培养,军事素质相当过硬。
不过这个人最奇特的军旅经历却与中国革命史有关。在他病逝的前几年,被蒋介石聘请到中国,担任国民党政府的军事顾问。此翁虽年事已高,且身体状况不佳,但秉承德国人的严谨和负责,不仅对中国的国防建设提出了系统、缜密的计划建议,更针对前几次围剿苏区失败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制定出全新的作战方案,最终使蒋介石打赢了第五次围剿,进而赢得了民国军人对德国职业军人的敬仰。
三、死要面子的日本武士
日本武士制度应该源于中国(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的胡人就有专职作战的职业军人家庭,南朝也出现过所谓的“府兵”)。只是中国的统治者不断吸取历史教训,忌惮职业军人危及自身安全,没有让职业军人的传统沿袭下去。
日本却比较细致认真地传承发展了武士制度。从镰仓幕府开始,直至明治维新,在天皇之外,形成了以将军、大名为核心的高级武士到最低级的足轻(步卒)低级武士的统治阶级,并逐步完善了以粮食“石”位为级别标准的薪俸管理体系。从丰臣秀吉的时代起,日本还实行了兵农分离制度,武士完全脱离了工农业生产,成为职业军人,并对平民有砍杀免责等特权。
江户幕府以后,武士们更加尊崇忠诚、信义、廉耻、尚武、名誉等中国儒家道德规范,然而这些日本武士毕竟不是舞文弄墨的文人,和中国儒家文官将仁德放在首位不同,即便和平时期,日本武士也主要强调赳赳武夫秉承的忠信。忠于自己的领主,重义轻生——为了主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了家族颜面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为颜面而死当作自己和家庭的无上光荣。
在日本武士制度里有两个特点很有意思:一是如果某家男丁断绝,可以招赘女婿继承家业,当然女婿要改成妻子家的姓氏。这对一贯恪守家业“传男不传女”的中国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而日本武士却用这种形式延续着家庭在职业军人体系里的地位和俸禄。
二是武士家庭的女子也要识字读书。和中国“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不同,日本武士很在意识字和书法,他们让家庭里的女孩也要拥有听说读写的能力,以便在其成年出嫁后能够教育自己的子女,使下一代拥有较好的军人素养。得益于这种习惯的保持,直到二战时,日本士兵的识字率和整体素质都要高于中国士兵。
自江户幕府创立伊始,许多被消灭的敌对大名手下的武士,就成了无主的、没有经济来源保障的浪人,只不过那时浪人的出现并没有影响武士这种职业军人制度的基础。明治维新后,日本废藩置县,大规模开展现代化进程,武士制度从法律意义上被废除了。许多下级武士一夜之间都成了生活没有着落的浪人,浪人们时常聚众闹事发泄不满。为此,日本政府实施了一些政策,稳定改善浪人的生活,当然这些政策中最简单的手段是发动一系列对外战争,让血与火消耗掉这些职业军人的躁动的躯体和灵魂。
四、输于体制的大清八旗子弟
最后要说的一伙职业军人是中国的八旗子弟。满族人和先祖女真人一样,人数不多,南下时面对人数众多的对手,只能采用全民皆兵的体制。女真人是猛安谋克制度,满族人是八旗制度。
清军入关后,全民皆兵的情况有所改变,按驻地、分工不同,旗人大致分为保卫中央的京师八旗、镇守地方的驻防八旗、伺候领导的内务府旗人等。但管理体制还是沿用军事化管理。
清代,旗人大多聚居:关外的多数住在某某旗屯,北京的住在某某营房,关内驻防的则住在所谓的“满城”里。满城说是城,实际是一个巨大的兵营,当时清政府在西安、青州、荆州、南京、广州等地都设有八旗驻军驻防,为避免沾染汉人骄奢之气,驻军被圈在满城里,尽可能减少与外界接触。
在满城、营房等驻地,八旗子弟大体按照职业军人的要求,每天进行着所谓的军事操练等工作,接受着国家给予饷银,享受着与“民人”不同的法律……除了个别年景要外出征战平叛面临生死,大多数时间里不农不商品味着单调人生。旗人家庭绞尽脑汁地把孩子塞进部队成为“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不是所有的“西丹”青年都能成为官兵,没当兵的只能靠当兵的亲人供养),以保证家族成员能够过得无忧无虑。
旗人在驻地也能接受教育,凡有八旗驻军的地方,都设有官学。只是这教育并未普及,不是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如《吉林外纪》中记载满学“八旗每佐领每岁额送学生四名”。
自清军入关伊始,清政府圈占民人的大片良田划归旗人,豁免旗人的税赋与劳役。职业军人的优惠政策造成了旗人的颓废和寄生性,致使其后代骑射荒废,甚至出现“生计”问题,直至清王朝和八旗军制一起最终走向衰败没落!辛亥革命后,除青州驻防等地的八旗士兵整建制改编为国民政府部队外,其他大多数八旗子弟则彻底地告别了职业军人的生活,连同几百年的体制一起渐渐消失在历史尘埃之中。
在此特别指出,把八旗子弟和纨绔子弟并列起来是严重的错误。金启孮先生在《北京的满族人》一书中,介绍了民国时期的营房旗人,即建制未消失的八旗子弟的生活。从中不难看出,这些下生起就注定了吃粮当兵的满族人,游手是因为只能学习打仗,好闲是因为军法要求除了打仗不许干别的。从鸦片战争开始,抵御英法外辱的战斗中,八旗士兵还是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的……
所以在世人诟病八旗子弟不思进取只图安乐的时候,请不要忽视这样的一个原因,八旗子弟一词由强悍可畏到只遭侧目,输是输在体制上,是输在统治阶级的狭隘与无能上,是输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那些糟粕上,与民族血统是没啥关系的……
图片均取自互联网,在此向原作者致以诚挚感谢!
閱讀更多 吉林烏拉永昌源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