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玩手机!”背后的真相让无数家长深思!

上课玩手机老师该管吗?当然该管?那出了问题到底是谁的责任?

教育,首先是家庭教育,其次才是学校教育,孩子出现问题,家长是第一责任人。

青春期任性、自私,不能忍受挫折的孩子,都是幼儿期父母过于娇惯、宠溺、无原则性,没有形成良好的规矩。

为人父母,我们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不是金钱,不是豪宅、豪车,而是要教会他为人处事的规矩,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

“不让玩手机!”背后的真相让无数家长深思!

真正杀死孩子的

不是手机,是父母!

“不让玩手机!”背后的真相让无数家长深思!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所有孩子出现的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

每一个手机成瘾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手机成瘾的家长。

许多父母,一边呵斥孩子不要玩手机,一边自己沉溺在手机里不能自拔。

凭什么大人能玩手机,孩子就不行?“只许自己放火,不准孩子点灯”,是许多父母的通病。

如果父母不能管理好自己,还有什么权威去命令孩子?

“不让玩手机!”背后的真相让无数家长深思!

对于孩子来说,手机是一个新奇的世界,它可以拍照,可以聊天,可以玩游戏,可以了解更精彩的世界。

许多时候,是父母亲手把手机送到了孩子手里。

孩子闹腾,需要人陪,给他一部手机,听故事、看动画、玩游戏,瞬间整个世界都安静了,父母也省心了。

殊不知,孩子的手机瘾,就是这样慢慢染上的,手机正在悄无声息的绑架着我们的孩子。

“不让玩手机!”背后的真相让无数家长深思!

天长日久,手机成了孩子最亲密的伙伴,他不再需要父母的陪伴,只需要一部手机。

当孩子对手机已经形成强烈得依赖时,再夺走他的最爱,就等于要了孩子的命。

“不让玩手机!”背后的真相让无数家长深思!

最好的家庭教育态度

是和善而坚定的

“不让玩手机!”背后的真相让无数家长深思!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有的孩子问题,折射的都是父母。

小孩1岁就开始张嘴,3岁就什么都会说了,他说的内容,首先来自父母。父母怎么说,孩子就怎么学。

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孩子在12岁以后的叛逆期出现问题,一般是6岁前没有形成良好的规矩。

“不让玩手机!”背后的真相让无数家长深思!

三四岁的孩子,如果他想要一个玩具,你没给他,最多就是哭闹,躺地下打滚。

但到了十三四岁,如果他要玩游戏,你不让玩,他就会有好多方法来惩罚你,比如离家出走,跳楼自杀,服毒自杀。

因为他知道,父母是爱他的,父母的爱是没有限制的,只要他使出杀手锏,父母就会答应他任何条件。

三四岁的孩子,会用哭来威胁你,如果你从了,到了十几岁,他就敢用死来威胁你!

十多岁的孩子,跟本不知道死亡的含义,他只是想利用父母的爱,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不让玩手机!”背后的真相让无数家长深思!

美国一位教育家说:最好的家庭教育态度,应该是和善而坚定的。

第一,我是爱你的,我会陪伴你。第二,我是有原则的,你必须遵守!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态度。

作为父亲,要理性而和善,我有力量,但不轻易使用暴力,让孩子在心里尊重你、佩服你。

作为母亲,不能只是感性的爱孩子,还要立场坚定,孩子有什么难处,你可以帮他,但不能没有规矩。

惯子如杀子!父母在教育上的每一次妥协和放纵,都会给日后造成不可弥补的遗憾。

孩子的人生道路,都是跟着父母的脚步一步步走来的,愿每一对父母,都能以身作则,重视家庭教育,避免悲剧再一次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