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健:“台舰自造”美国出手也是坑 日俄谈岛初露曙光还很难


吴健:“台舰自造”美国出手也是坑 日俄谈岛初露曙光还很难

QUESTION

直新闻:美国同意部分军工企业对台输出潜艇技术,具体会是哪些?美国此举如何影响台海稳定?

ANSWER

特约评论员 吴健:从过去两年高雄“美台军工论坛”透露信息看,支持台湾“潜艇自制”,美国洛马已取代通用动力,成了台湾海军的主要合作伙伴,他们的潜艇综合战斗系统,也就是在台北展出过的“SUBICS”,几乎是台潜艇不可回避的“目标产品”,该系统以现成的商用计算机(COTS)为基础,用开放式框架,集合最新战术软件,能控制美欧各类潜艇武器。此外,来自美国或经美国转手的柴电动力、声呐、潜望镜等“红区设备”,都将是台湾搞潜艇的关键。

按照岛内分析,美国助台造艇,大体是走三十年前为以色列造艇的路数,也就是以色列当年想向西德买潜艇,因阿拉伯国家阻挠,便把潜艇项目拆解成所谓美国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项目,由美国英格尔斯船厂当主承包商,细部设计与建造由西德商人负责,而美国厂领导协调整个项目。这个案例套在台湾身上,很可能的路数,是由非美国的厂商提供常规潜艇设计图和部分装备,再由美国厂挂名主承包商,授权台湾建造,美国及非美国上游供应商再派技术团队来台协助实施。

要强调的是,鉴于中美关系有“战略性竞争”的一面,美国在西太加强对日同盟关系,尤其共同强化水下听音系统(SOSUS),防范我海军前出“一岛链”,但这个监视网有个缺口就在台湾南北海域,美国务院官员薛瑞福就公开扬言美与台方合作,提升伙伴关系,包括适当时交换雷达声呐数据、发展直接交流与分享作战信息,而助台造艇的含义就在于此。所以,我认为这次动作会比当年美国小布什政府要“实锤”一些,值得警惕。

吴健:“台舰自造”美国出手也是坑 日俄谈岛初露曙光还很难

QUESTION

直新闻:台湾“潜艇自制”试图以武拒统有多大作用?

ANSWER

特约评论员 吴健:在全球化和中国大陆日益崛起的当下,美国助台造艇,首先是所有军事和商业风险都集中在台湾自身。一位台军退役将领说过,靠现代化计算机软硬件辅助,美国公司是能帮台湾设计常规潜艇,但问题是美国不造这种潜艇,所需很多“红区装备”要从欧洲买,当年小布什政府答应售台8条潜艇,就是在欧洲碰了一鼻子灰,原因是能自己造的欧洲公司,不想让美国公司插手,还有越来越强大的大陆,让欧洲绝不肯为蝇头小利开罪。台湾很清楚,如果美国不是全面供应商,而是供应商兼代理商,必然是早年法国卖台湾护卫舰那样,是新一起重大弊案。

谁都明白,美国助台造艇纯属一张牌,而且照蔡当局自己的规划,这是跨15年的超级项目,届时你还执不执政都是问题,而中美关系随时都会变化,跟美国打了多年交道的台军明白,无论关键技术或“红区设备”,没拿到美政府出口许可前,都不算数。其次,潜艇预算庞大,台湾军费如何支持是个大问题,要知道首艇下水入列,最快也要到八年后,届时是否还符合台海作战需求,也是个大问题。就民进党当局的潜艇规划看,它的第一阶段是对现役两条荷兰潜艇搞延寿与逆向测仿、再熟悉经验后,新造1500吨标准的潜艇,预估两阶段所需经费达3500到4000亿台币,如此大的经费分摊到25年的军费中,台湾经济能否承受得起,是否会冲击其他社会福利,都是重大变数。一句话,“潜艇自制”是台当局的“坑”,你想跳,只能说明你“不识时务,咎由自取”。

吴健:“台舰自造”美国出手也是坑 日俄谈岛初露曙光还很难

QUESTION

直新闻:漫长的日俄领土及和平条约谈判,一下子露出曙光,您觉得希望大吗?

ANSWER

特约评论员 吴健:从内政看,无论普京还是安倍,他们的地位已经稳固,至少不用2021年前又去忙竞选问题,他们只需按照自己对国家利益的考虑去行事。其次,日俄之间相互都有迫切需要,是此番谈判不同以往的要害。先说日本,安倍政府所谓“改变有限主权”的事业,需要对俄建立新关系,如果没有,日本就不可能在对美同盟之外获得某种“平衡”,也就无法防止日本国家利益被美国过多捆绑,这就是安倍代表的一部分精英强调的“日本化”路线。不仅如此,安倍身边的人从去年9月就对外放风说,日俄过去60年的谈判,犹如莫比乌斯环行动,双方拼命跑,可就没终点,因此安倍政府提出对俄“新政策”概念,推动大量政、经、安保合作,还主动和普京彼此以“你”相称,或直呼普京大名“弗拉基米尔”。目的是什么,就是尽快缔约,搬掉“领土绊脚石”,而这事实上就意味着日本要从原来“要还就还全部四岛”原则要妥协。

再看普京,他对国家利益有准确把握,又因为国内有很高威望,不怕解决像领土这样的复杂问题,他可以坦率把情况告知民众,获得谅解。前俄外交官阿科波夫说过,普京和安倍都是现实主义者,明白各自要什么。仅就领土本身来说,俄罗斯可以用争议领土中最小的色丹岛和齿舞群岛,撬动日本乃至整个西方阵营。我注意到这个信号,去年11月14号,安倍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明确说过,“以1956年《日苏联合宣言》为基础,加快和平条约谈判,我与普京达成一致。”我已形同宣告日本过去“非四岛不谈”的态度破掉,而且,日本政府人士透露过,安倍曾对普京说:“让我们以完全履行联合宣言内容的形式签约吧。”这无疑说明,俄日谈判中的主要障碍日本已经转换。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谈判的艰难性。请大家注意,1956年宣言里面实际有很多“空白”,是很大的冲突点。比方说,宣言把苏联处置两岛行为的定义是“移交”,可“移交”到底是“俄方完全放弃主权”,还是“出租”,还是“共同管理”,都是学问,别以为是玩文字游戏,这就是司空见惯的外交谈判。况且,俄方能否用两岛彻底堵住日方嘴巴,别闹成“签完移交两岛的条约,下面两岛还没解决”的情况。因此,我的态度是,得益于领导人的政治决心,日俄这一次很有希望缔约,但中间的讨价还价会更加激烈,超出人们的想象。

吴健:“台舰自造”美国出手也是坑 日俄谈岛初露曙光还很难

QUESTION

直新闻:日俄和约若真的签署,究竟对岛屿谈判产生怎样的影响?和约莫非能改变些什么?

ANSWER

特约评论员 吴健:很长时间,日本把没有缔约当成谈判筹码,因为一旦缔约,只能意味着将两国和平共处跟要回所谓“北方领土”捆绑的机会丧失。尽管现实中日俄接壤地带非常安宁,但谁也不清楚未来会有何种改变,特别是在俄远东人口持续减少,远东开发始终乏力的状态下,莫斯科的忧虑不比日本要少。所以,和平条约是非常必要的东西。

而从俄罗斯的角度看,日本是个外表礼貌,却非常倔强的谈判对手,要让它从非分的要求上后退,简单的迁就远不如巧妙的运用。俄学者马诺伊洛就注意到,在发展与俄关系时,与日本同样有领土问题的亚洲邻国远远走在前面,日本非常关注中韩一举一动,并且产生某种焦虑。难怪俄科学院日本学者基斯塔诺夫所说:“日本人告诉我们,全部问题在于领土争端,只要它一解决,日本资金、技术就将涌来。可当我告诉日本人,如果是韩国人把这些的东西带到远东,你们还这么自信吗?日本人抱以沉默”。

(文章来源: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直新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