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帶壟斷現象盛行?業內人士爆料:都是暴利惹的禍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 王峰

前不久,記者家的寬帶到期了,因為之前所使用的寬帶不僅網速慢,而且價格還不低,聽朋友介紹說中國移動手機客戶只要購買128元的月套餐,就能享受家庭免費寬帶服務。對記者來說,這等於是免費使用家庭寬帶了,因為記者就是中國移動手機用戶,每月的費用也和套餐價格差不多。於是記者就打電話申請安裝移動寬帶。沒想到,客服在查詢之後答覆說,記者所在小區還沒有移動的寬帶服務,因為小區物業不讓進駐。無奈,記者只好繼續使用之前既貴又慢的寬帶。

記者進而調查發現,在國家一再強調提速降費的今天,小區寬帶壟斷現象竟然依舊盛行,讓消費者既感無奈又覺心寒。

寬帶壟斷現象盛行?業內人士爆料:都是暴利惹的禍

調查

寬帶壟斷現象盛行

在聽說了記者安裝寬帶的經歷後,朋友劉先生哈哈大笑:“你還真當回事,這種情況多了,我們小區一直就一家寬帶企業把持,而且價格比你用的寬帶貴多了,我們小區住戶反映多年,都沒有解決,物業總有各種理由,其實最根本的理由就是錢,人家給錢多,物業當然會拒絕別的企業進入了。”

消費者陳先生向本報投訴稱,他去年搬入新居,想安裝100M的電信光纖寬帶,興沖沖地在電信官網上交了錢,卻被告知業主只能裝聯通網絡寬帶,其他運營商寬帶不能裝,而聯通寬帶價格要比電信貴。

上海市靜安區消費者李文娟近日也發現,雖然家裡裝了50M的光纖寬帶,但她的外孫看直播網課時卻經常卡頓,多次投訴報修依然沒有效果。隨後她前往其他運營商諮詢寬帶辦理業務,卻都被拒絕。李文娟詢問得知,小區寬帶業務由名為“上海市南電信服務中心有限公司”的代理電信服務企業經營,居民只能通過該公司接入寬帶業務。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不僅居民小區存在寬帶壟斷現象,商用寫字樓也普遍存在寬帶壟斷現象,而且價格高得驚人。

位於北京北四環的一座寫字樓內,初創企業租戶只有一家寬帶運營商可以選擇,50M寬帶的年使用費用是14000元。而位於北京CBD的某甲級寫字樓內,也只有一家寬帶運營商,60M寬帶的年使用費用是19萬元。記者注意到,在這些寫字樓裡,和租戶們簽訂協議的都是三大基礎運營商之外的二級、三級寬帶運營商,它們租用三大基礎運營商的業務後再售賣給租戶。

前不久,北京市通州區的保利·大都匯寫字樓被曝“百兆寬帶一年價格15萬元、10M寬帶竟打不開網頁”。該寫字樓的不少企業租戶反映,提供寬帶服務的是一家名為“北京金誠網絡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的運營商,是該寫字樓合作的唯一網絡運營商。記者瞭解到,北京聯通專門面向中小企業的“光快線”套餐百兆光纖寬帶的價格是一年2016元,而在金誠公司辦理則是一年12萬元,後者是前者的59.5倍;北京移動中小企業專線百兆光纖寬帶的價格為一年960元,在金誠公司辦理則高達一年15.24萬元,後者是前者的158.75倍。

緣由

都是暴利惹的禍

小區寬帶壟斷經營曾被國家多個部委發文明令禁止,全國多個省市也相繼出臺了規範文件,可為何寬帶壟斷仍屢禁不止?

“為什麼物業只讓一家運營商進入小區,原因很簡單,肯定是給了足夠的好處。”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按照規定,承諾寬帶入戶的住宅小區,開發商在樓盤竣工前,就應該已建設好用地紅線內的通信管道和樓內通信暗管、暗線,所需費用也是建設預算的一部分。可實際情況是,有的開發商為了節約成本,就把幾家運營商都請來談判,由運營商支付管道費用,價高者得之,也就是業內慣稱的入場費。相應地,作為入場費優惠的回報,開發商就會和運營商簽署一個排他性協議,承諾小區寬帶只此一家。等到房子交付使用後,物業公司也會遵循這條前期協議,甚至還可能要求和運營商在網費上進行分成,比如100元裡抽50元給物業。

一家專門從事小區寬帶設備安裝的網絡科技公司負責人向記者爆料稱,在小區寬帶壟斷經營現象難以根除的背後隱藏著一條暴利產業鏈:獨家經營一個1000戶左右規模的小區,前期投入需要5萬元至8萬元,三個月即可收回投資成本,一年毛利就接近50萬元。

而寫字樓的寬帶壟斷更是“利”字當先。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拿已建成的寫字樓來說,寬帶運營商要想接入寫字樓,通常都得允許物業參與分成。而分成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一次性支付的進場費,從20萬元到100萬元不等;二是按照最終安裝戶數收取“人頭費”,每戶從20元到100元不等;三是對年度營業收入進行分成的“提成費”,分成比例從兩成到四成不等。“具體採取哪種分成方式,最終經雙方協商,普遍都是組合模式。”該人士舉例說,北京某棟三單元寫字樓,唯一一家寬帶運營商接入的“代價”是100萬元進場費和每年20%的營業收入分成,支付了這筆費用後,運營商怎麼掙錢?羊毛出在羊身上,就是向寫字樓租戶收取高額的寬帶使用費,成本和使用費之間的差價就是利潤。通過這種壟斷模式,一家服務約40個項目的小型寬帶運營商,每年的利潤就可達數百萬元。

寬帶壟斷讓寬帶運營企業獲得了暴利,卻讓消費者備感心寒。“如今,國家一再強調要提速降費,三大運營商面向中小企業的寬帶費用也都是在下降的,但我們卻享受不到,提速降費的陽光何時能照到我們頭上?”一位創業公司的老闆陳先生說道。

專家

寬帶壟斷涉嫌違法

“寬帶壟斷的主要原因還是寬帶運營商與房地產開發企業、物業服務企業之間因為利益而勾結在一起。”電信行業觀察家丁少將指出,打破壟斷,還市場以自由選擇權,需要住建部、工信部等相關部門加強協同,出臺監管細則,禁止房地產開發企業以進場費為名轉嫁網絡通道的建設成本,禁止房地產開發企業或物業服務企業與他人簽訂壟斷或排他性質的寬帶運營協議。

實際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及各地相關部門都曾三令五申禁止寬帶壟斷。前不久,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又專門下發《關於整治商務樓宇寬帶壟斷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的通知》,決定即日起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為期一年的商務樓宇寬帶壟斷專項整治工作,將嚴查違規行為,杜絕寬帶壟斷。要求各基礎電信企業集團公司立即組織下屬企業開展商務樓宇寬帶接入業務自查自糾,全面清查摸底各類寬帶接入代理商相關情況,統一業務規程和相關要求,從合同約束、用途複查、違規問責等全流程加強規範管理,嚴格審核資源租用方資質和用途,嚴防各類接入資源違規使用。各互聯網網絡接入服務企業和寬帶接入網試點企業要全面開展自查,規範自身經營服務行為。對存在問題的要立即進行整改,並追究相關負責人責任。北京市住建委、市通信管理局、市經信委三部門更是早在2016年就聯合印發了《關於推進實施物業管理居住小區寬帶接入的通知》,要求每個住宅小區引入至少三家寬帶運營商。

“我認為,對於寫字樓,特別是新建寫字樓,應該有相應的規章制度,引入平等競爭,禁止寬帶壟斷,讓企業也能獲得自主選擇權。”電信專家項立剛表示,“寫字樓市場裡的小運營商,實際上是依靠壟斷資源來獲得尋租利益,它們所提供的寬帶服務價格遠高於基礎運營商,但質量卻不達標。對於中小企業來說,寬帶提速降費是大家期盼的實實在在的減負。”

對於消費者遭遇的“寬帶只此一家”的困境,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談小順表示,物業公司要求消費者只能使用一家或兩家寬帶運營商的行為,涉嫌違反《反壟斷法》關於“禁止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沒有正當理由,限定交易相對人只能與其指定的經營者進行交易”的規定。而且,開發商或物業公司與特定運營商簽訂壟斷性協議,還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關於消費者享有選擇權的相關規定。談小順還表示,小區通信配套設施應當屬於全體業主共享,業主有權參與選擇網絡運營商,開發商與物業不能單方面決定。談小順提醒說,業主購房前應提前瞭解開發商提供的通信服務內容,購入後可成立業主委員會,及時和物業協商要求增加寬帶運營商。一旦發現有寬帶壟斷行為,業主可以向有關部門投訴,必要時還可以起訴開發商或物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